青海油田发展史
土木08-4 张健 08121404 地理位置:
青海油田的主要勘探开发领域位于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盆地的地理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沉积岩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油田工作区平均海拔高度2700,3000米,气候十分干燥,空气中氧气含量仅为内地的70,,是国内自然条件最艰苦的油田。
发展历史:
1955年6月1日,青海石油 勘探局在西宁正式成立。
1958年9月13日,建成了集钻、采、输、 炼、销为一体的冷湖石油基地。 1959年冷湖生产原油30万吨,占全国当 年产量的12%。
1964年发现了涩北一号气田。
70年代中期,探明了涩北一号气田,发现 了涩北二号气田。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勘探重点向柴达 木盆地西部转移,数千名职工重返西部建家园。 1977年10月3日,跃参1井钻获日产22.8 方的高产油流,发现了亿吨级的尕斯库勒油田。
1986年11月,国家正式批准青海油田“石油三项工程”立项。 1990年2月,439公里的花-格输油管道建成投产。 1991年11月,青海油田原油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 1993年9月,格尔木炼油厂提前一年投入运行。
1995年元月,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储量、产量、效益”三个翻番。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提前两年实现了“三个翻番”目标。
1998年12月,在青海石油局党委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了“5355”跨世纪发展目标。
进入新世纪,青海油田抓住中国石油“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的战略发展机遇,及时提出了“?5355?三步走,年产油气1000万”的战略构想,油田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
1999年,青海油田主营业务实现了从投入型向产出型的历史性转变,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3000亿立方米,率先实现了“5355”中的“3”字。
1999年6月,青海油田在格尔木炼油厂建成了年产10万吨甲醇、10万吨气体分馏和2万吨聚丙烯3项天然气化工生产装置
2006年5月10日,格尔木炼油厂年3万吨苯抽提装置顺利生产出苯产品,填补了青海省无苯产品生产能力的空白。2万吨/年MTBE装置于2006年底投产。
2006年,油田实施重组整合,步入了整体协调较快发展的新阶段。 2007年11月16日切6井获日产38.6吨高产工业油流,三级石油储量超过 亿吨,昆北勘探成果成为中石油2009年勘探最亮的亮点之一。 2010年,预计生产油气当量将达670万吨。 发展现状:
目前,青海油田累计生产原油4042万吨、生产天然气240亿立方米,累计加工原油1658万吨,累计输送原油3078万吨、销售天然气193亿立方米,累计完成投资426亿元。天然气已远输到了西宁、兰州、银川、北京等地,青海油田已进入全国“四大气区”之列。
55年的艰苦创业,青海油田不仅创造了巨 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培育了柴达木石油精神,造
青海油田发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