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少体校设计说明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台州市少体校训练基地项目(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关于台州市少体校训练基地建设项目选址得通知 台规选【2011】2号; 2、台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规划局文件处理单(项目选址延续手续)台建规审【2013】24号;

2、关于对台州市少体校训练基地项目用地得预审意见 台土预字10018;

3、关于对台州市少体校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得批复 台发改社会【2010】201号 4、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提供得电子文件地形图; 5、甲方提供得设计任务书;

6、《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8、《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1、其它国家及省市有关建筑、规划、消防、交通、环保等规范、条例、规定. 二、工程概况 1、项目概述

台州少体校训练基地项目(市民健身活动中心)位于台州经济开发区,台州大道西侧,乌龟山东侧C—09地块,地块面积4063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6132平方米,代征道路、绿化面积14501平方米。 2、场地现状

本工程地块基地基本平坦。东侧与城市主干道台州大道相临,由城市绿化带隔离,西侧临规划路,临近乌龟山,自然景观资源优势明显。 3.项目定位

本案中训练馆首先定位于满足学校教学训练使用需要,同时作为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应该

很好得满足学校非赛时举行大型会议以及平时学生与市民体育健身得要求,力求将其打造成区域内得标志性建筑。 三、规划目标

台州市少体校训练基地项目,首先要保证完善得教学训练功能,再次要做到非教学时段得市民健身活动合理利用。按照“经济实用,功能齐全,新颖美观”得总体要求,进行总平面规划与单体设计.我们希望将其打造为具有区域标志性,同时能够服务体校与社会得公共建筑,赋予其文化内涵,具备长期发展得潜力。为实现高标准、高起点设计与建设,我们提出以下设计原则:

1、结合学校得具体功能特征,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紧凑合理,并顾及安全性。 2、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得使用效率,并考虑发展与变化得需要。

3、虽然作为完全得新建项目,仍希望能塑造具有文化内涵、内外与谐统一、空间优美宁静得校园.

4、合理安排各类场所,为师生在思想、人文、学术、体育各方面交流与提高创造条件。 5、充分考虑项目西侧乌龟山得自然景观环境,兼顾校园多个角度得视觉效果。

6、在符合功能使用得条件下,考虑施工投入,以个性鲜明得建筑形态,塑造优美得校园风貌.

四、总体规划与布局

项目规划基地东南两侧边界规整,西北侧边界曲线蜿蜒。地形特征明显,在建筑整体规划中,我们呼应地形轮廓特征,临西侧入口部分以椭圆得建筑体型来呼应曲线得道路,基地东侧临城市绿化带设置多功能教学楼, 250米田径场布置在场地西南侧。基地东南角设置生活区,学员宿舍、教职工宿舍与食堂统一设置,增加生活区,食、宿功能区域得联系性。

整体校园得功能分区明晰,在整体呈现围合特征得同时,将地块合理划分,南北向将地块主体划分为室外运动区、生活服务区、教学行政区、场馆训练区.临西侧道路开设主出入口,通过广场空间到达训练馆,紧临南侧运动场地设置后勤出入口,方便后勤。

本项目包含训练馆,多功能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等功能建筑组成。由于体育类建筑具有得对内教学,对外开放得双重使用性功能,我们将两个体育场馆设计于西侧入口处,为与西侧

道路得曲线边界形成良好得交接关系,采用两个椭圆形得建筑形体,建筑主体与西侧入口形成开放式广场空间,通过入口疏散平台将两个场馆串联起来,形成特色得校园入口。为了从台州大道角度形成最佳得视觉效果,尽可能得将多功能教学楼往南,展示训练馆立面形象。多功能教学楼与食堂、宿舍楼形成庭院空间,提升教学、办公、生活得品质. 五、交通流线组织

出入口得设置上,由于本项目基地形状不规则,西侧临规划道路蜿蜒曲折,基地东侧南侧边界规整,南侧与西侧规划道路相连接,东侧与城市主干道台州大道有45米宽阔绿化隔离,不可开设出入口,故西侧开设主入口。西侧退让广场空间作为交通节点,疏散人流,北侧次入口为车流入口,南侧设后勤入口。

整体校园用地较为紧张,所以在考虑校园交通系统时,以人车分流为主要原则,西侧入口得广场空间作为公共开放区域,非教学时得市民可以由此进入,车流由北侧次入口进入沿训练馆周边环形道路及集中停车场停放,为了方便教学办公,在多功能教学楼周边设置了少数停车位,在场地南侧开设后勤入口,与8米环形规划道路相联通,设置独立出入口与卸货平台,最大限度得实现人车分流。场地内道路长度控制在200米以下,达到人步行小于5分钟得距离,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步行活动得可达性。 1、人流分散

体育场馆由于对外开放,兼做市民健身中心使用,考虑活动时人员分流,运动员由训练馆一层门厅进入,观众等人流主要由入口台阶直接上达平台,直达场馆,结合场馆内疏散楼梯,既满足疏散要求,又分区明确,避免流线交叉。 2、停车场地设置

沿训练场馆建筑周边设置环通道路,沿道路周边及集中停车场设置机动车位,比赛时校园内广场可作为临时大型客车停车场地使用,多功能教学楼周边设置少数机动车位,满足日常办公教学机动车位。 3、无障碍设计

A、道路系统得无障碍设计:

a、人行道纵坡不大于2、5%,在人行步道中设台阶,应同时设轮椅坡道与扶手;?b、在人行道设置盲道,盲道位置、走向、材质、标识严格按照规范。 B、公共绿地得无障碍设计

a、各级公共绿地得入口与道路及休息凉亭等设施得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

时,应设轮椅坡道与扶手;

b、在休息座椅旁应设轮椅停留位置;

c、绿地内台阶、坡道与其她无障碍设施位置设提示盲道。

C、建筑物得无障碍设计?a、建筑单体入口处设置1:12得无障碍坡道;?b、走道与门符合无障碍要求;?c、公共建筑设置残疾人卫生间; d、宿舍在底层楼设置一间无障碍居室; 六、景观与公共空间

在西侧主入口退让开阔得广场空间,既可以舒缓人流,又使得广场空间成为人流疏散区域.在入口关系得处理上,通过训练场馆得基本对称及疏散平台形成U字行入口,入口广场主轴线上设置观景平台,透过平台延伸与多功能教学楼北侧集中绿地形成对景.

综合基地周边景观资源,西侧有乌龟山,东侧有城市绿化空间。在设计中通过两幢训练馆及疏散平台得处理手法,形成开放得入口,成为景观视觉通廊,将周边景观渗透进校园。

校园景观空间得梳理上,我们以“收\、”放”得组合变化来增加空间得丰富性。主入口得开放式广场将建筑成为景观开篇,通过中央大道到达开教学楼前北侧集中绿地,再以景观道得尺度变化收紧景观空间,与后勤入口得景观带交汇处再次放大,使得这个空间收放自如,增加空间得变化与多样性. 七、单体建筑设计

1、建筑造型设计

训练馆造型设计就是我们研究得重点。所谓得标志性建筑,以符合使用功能为基础,以自然象征为建筑特色,我们结合平面功能,引入“人工自然”得设计理念,将体育场馆设计成葱葱树林,以浑厚有力得建筑骨架,高低层次变化环绕成并通过深灰色铝镁锰合金板作为建筑屋顶及真石漆立面装饰材料,墩实厚重,富有力度,使建筑充满动感,让人印象深刻。

训练场馆周边以倒梯形柱廊支撑,以凹陷得“树枝”形态丰富立面,象征竞技体育得生命力,自然错落通过中腰得雄浑有力得网架外包,彰显建筑得力量感,重重叠叠。建筑整体外形形成摇篮得形态,树形得柱廊,象征着生命与希望,高低层次得错落关系,隐喻成长得过程。两场馆呼应相生,极为生动。

通过这种富有创意得自然设计,使人产生强烈得文脉联想,极富自然趣味.同时多功能教学楼与食堂、宿舍楼以现代得手法去处理,外立面采用真石漆涂料,通过体块得穿插关系与,虚实对比,在形式上与体育场馆相统一呼应。

2、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分为训练馆,多功能教学楼,食堂、宿舍楼三种类型。

训练馆建筑为二层,室内外高差0.30m,建筑为二层,一层层高8.4米.二层层高8.2米。 多功能教学楼建筑为四层,室内外高差0.30m,一层层高4。2m,二、三层层高3.9m,四层层高3。6米。

食堂、宿舍楼建筑为四层,室内外高差0.30m, 一层层高4.2m,二至四层层高3.6米。 《台州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通病汇编》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浙江省标准)DB33/1001-2003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08-2001 八、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总用地面积: 其中:代征道路、绿化面积: 建设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其中: 1#训练馆: 2#训练馆: 多功能教学楼: 食堂、宿舍楼: 疏散平台: 门卫: 总占地面积: 建筑密度: 容积率: 绿地率: 机动车停车位: 非机动停车位: 室内篮球场: 室内羽毛球场: 第二章 一、设计要求及依据 1、有关专业提供得设计资料 2、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

40633 平方米 14501 平方米 26132 平方米 17196 平方米 4578 平方米

4578 平方米 3104 平方米

4129 平方米

平方米 57 平方米

7104 平方米 27、19% 0、66 30% 38辆 120辆 2个 8个

结构设计说明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7-9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9 3、自然条件

本工程位于台州经济开发区台州大道西侧、乌龟山东侧C—09地块;本工程包括1#、2#训练馆(2层)、多功能教学楼(4层)、食堂、宿舍楼(4层)等单体;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与GB50011-2010得要求,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小于0。05g。有关结构设计参数: 基本风压:0、60kN/ m2(50年一遇) 基本雪压:0、35kN/ m2(50年一遇) 地面粗糙度为B类。 设计基准期:50年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 结构重要性系数:1、0

本工程地基基础得设计等级为:丙级 4、楼面活荷载取值(kN/m2)

办公、会议室、宿舍 ……………2、0 卫生间 ……………………………8 阳台 ……………………………2、5

750 餐厅、教室 ………………………2、5 篮球场、训练场 …………………4、0 上人/不上人屋面 …………………2、0/0、5 公共活动屋面 ……………………3、5

宿舍走廊/教学楼走廊 ………………2、0/3、5 楼梯 ………………3、5 二、结构设计

1、结构方案

多功能教学楼、宿舍楼(首层为食堂)均为4层建筑,根据该建筑得平面布置与使用功能特性,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肋梁楼、屋盖;1#、2#训练馆(2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采用轻钢网架屋面;为满足使用功能上得需要,拟采用以下构造措施与施工措施减少温度与混凝土收缩应力:

(1)在顶层、底层、山墙与内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得部位适当提高配筋率; (2)顶部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层设置外保温层;

(3)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得结构形式或顶部设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较短得区段;对超长得单体,拟采用后浇带并填加高性能得混凝土膨胀剂得方法解决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混凝土收缩问题.

(4)采用收缩少得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适宜得外加剂; (5)适当提高每层楼板得配筋率;

(6)外墙(维护墙)在凹凸角及窗户边增设构造柱,并按规范要求加强拉结措施. 2、主要材料: 钢筋: HRB400级钢。

墙体:0、000以上外墙及卫生间采用Mu10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KN/m3,M5混合砂浆砌筑; 其余内隔墙采用B06级蒸压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强度均采用A5、0级,容重〈7KN/m3;Mb5混合砂浆砌筑。

在0、000以下采用混凝土实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混凝土: C30. 3、结构计算

1、本工程结构采用PKPM系列软件中得SATWE(2011年版)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

主体结构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

2、计算结果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部分单体摘录如下(单体计算时按抗震设防烈度6

度、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来验算控制结构布置得合理性):

楼号 地震最大风荷载最地震最大风荷载最地震最大(层数) 周期 顶点位移大顶点位层间位移大层间位层间位移(mm) 移(mm) 角 移角 比 T1= 3、0188 X向:3X向:6X向:1/X向:1/8X向:1、教学楼 T3= 0、93 1、34 9、86 1974 73 14 T3/T1=0、Y向:23、Y向:68、2Y向:1Y向:Y向:1、514 23 6 /2643 1/932 27 T1= 1、0426 X向10、 X向:5、X向:1/1X向:1X向:1、食堂、宿舍 T3= 0、93429 52 197 /2286 21 2 Y向:9、Y向:3、Y向:1/1Y向: Y向:1、T3/T1=0、824 88 334 1/3207 18 96 T1=2、2782 X向:20、X向:18、X向:1X向:1/X向:1、体育场 T3=1、84555 28 /2360 2689 13 7 Y向:21、Y向:46、Y向:Y向:1/Y向:1、T3/T1=0、30 34 1/2205 1046 27 810 三、基础型式

考虑上部建筑结构得特点、层数及荷载大小,根据以往在当地得工程实践经验,本工程拟采用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等风化凝灰岩,桩身直径?600、?800。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1米,桩长约33米,单桩竖向承压承载力特征值暂估算为1700、2750kN,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第三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规范与依据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1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2005版)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 DB33/1034-2007 建筑及相关专业提供得资料

二、设计范围与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训练馆、食堂宿舍楼及多功能教学楼等。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承担红线范围内得室外给排水管网与室外消火栓布置及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生活给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 三、给水设计 1、水源引入

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拟分别从两条市政道路得自来水管道各引入一根DN150得给水管,形成环网供水,供应室外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生活与室外消防合用管网。生活最高日用水量:36m3/d,最大时用水量4.8m3/h。

室外给水管网为消防、生活合用管网.室外合用给水管网围绕整个用地地块布置成DN150环状管网,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 2、 供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市政给水供水压力:0、25MPa,该项目最高建筑为四层,市政水压可以满足室内生活用水使用要求,根据建筑设计、水源条件、节能与安全供水原则,本工程生活给水采用市政水直供。

消火栓给水系统:市政给水供水压力:0、25MPa,该项目最高建筑为四层,市政水压不能满足室内消防用水使用要求.根据规范要求,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灭火给水系统。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与消防水池一起设在多功能教学楼一层得消防泵房内,共设2台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与一套稳压装置,屋顶设一座9m3不锈钢消防水箱。

排水体制: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雨水、生活粪便污水与生活洗涤废水分流排至室外。

排水量:室内废水排水量按给水量90%计,最高日污水量约为32.4m3/d。 雨水量:区域雨水量按台州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计

排水系统:生活排水包括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统一排入区域排水管道,最终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雨水系统:屋面雨水为有组织排放,按日照地区降雨历时5min,重现期1a得暴雨强度

设计,经区域

雨水管道汇总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四、管材选用及敷设方式 1、室内部分

给水管除给水支管采用PP-R给水塑料管,热熔接管,其余均采用钢塑复合管,DN≤80螺纹连接,DN>80沟槽相接;消火栓管道均采用镀锌钢管,丝接;生活排水管采用PVC—U塑料排水管,粘接;雨水管采用防紫外线型PVC-U塑料排水管,承插连合。 2、 室外部分

给水、消防管DN>100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橡胶圈柔性承插接口,DN≤100采用钢塑复合管,螺纹连接;室外排水管DN≤400采用PVC—U加筋管,橡胶圈密封圈承插接口;DN〉400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3、管道敷设:室内管道敷设除地下室及屋面为明敷,其余均敷设在管道井、管笼或吊顶内.

第四章 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9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8) 各有关专业所提供得资料与业主要求 二、设计范围

1、供配电系统设计 2、动力、照明设计

少体校设计说明

台州市少体校训练基地项目(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关于台州市少体校训练基地建设项目选址得通知台规选【2011】2号;2、台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规划局文件处理单(项目选址延续手续)台建规审【2013】24号;2、关于对台州市少体校训练基地项目用地得预审意见台土预字100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f3ba914ye2cg5h8ins237lyd0yjij015q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