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细胞的分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科学技术出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第四章第二节《细胞的分化》。本模块的前三个章节是从物质组成和物质变化的角度出发,介绍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代,而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细胞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出现在舞台上,展示它的整个生命历程,也就是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容环环相扣。在本节的前一节是《细胞的增殖》,而多细胞生物体是由受精卵通过分裂和分化得到的,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与分裂共同完成生物的个体发育,可见分化的重要性。而细胞的全能性和干细胞是现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能够拉进学生与科学的距离,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细胞的癌变是细胞分化的异常情况,学生了解后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并关注癌变等相关的医学进展。所以学好本节《细胞的分化》,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之前所学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并为后面的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作好铺垫。本节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在知识方面,首先学生在学习《细胞的分化》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通过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但是如果只有简单的分裂,受精卵是无法形成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细胞生物体的,这是一个新旧知识的人知冲突,教学中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而且在生活中,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对白血病、干细胞、癌症等有所了解,但是学生不清楚其中的机理,这是又是一个认知冲突,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出发,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把新知识有机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拉进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在能力方面,高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确立,但还不是很完善,而细胞的分化十分的抽象,尤其是分化的稳定性与细胞的全能性对立而又统一,所以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分化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但同时,已经分化的细胞又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全能性)。教学中利用形象的比喻以及丰富的图片和动画,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心理方面,在第一节章节引入中,学生已经知道多细胞生物体是由受精卵通过分裂和
. 资料 . ..
... . .
分化得到的,并且掌握了细胞的增殖,所以学生有学习细胞的分化的求知欲望,而且本节知识与现在的科学热点息息相关,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开展本节《细胞的分化》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②描述细胞分化的特点;
③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概念及应用;
④运用所学的干细胞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白血病等热点问题; ⑤说出细胞癌变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探讨干细胞、癌症等知识,养成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命健康的习惯; ②搜集有关干细胞、癌症等知识的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学习,树立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 ②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②细胞的全能性概念及应用。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对立统一。
. 资料 . ..
... . .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对话法、引导探究法、直观法等的适当结合运用。
2、学法
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的灵活运用。
五、教学手段
采用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六、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人的血细胞寿命很短,又失去分裂能力,健康人的血细胞数为什么不会随之减少?白血病的治疗为什么是给患者捐献骨髓,而不是输血?
(二)提出问题:细胞的分化、干细胞等问题 (三)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探讨一:如果细胞只有简单的分裂,受精卵能形成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细胞生物体吗?
↓
细胞的分化的概念、特点、意义
↓
问题探讨二:细胞是不是一旦分化,就不再具有分裂、分化的能力了呢? ↓
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和应用。
↓
问题探讨三:比较各种细胞全能性大小,引出干细胞
. 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