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 1、2、3 )。
(1)细胞生物学 (2)分子生物学 (3)生态学 (4)解剖学
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 2、3、4 )三个层次。
(1)生态环境多样性 (2)生态系统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 (4)遗传多样性
3、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 2 )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1)施莱登 (2)林奈 (3) 达尔文 (4)孟德尔
4、1838-1839年( 1 )提出细胞学说。
(1)施莱登 (2)林奈 (3)达尔文 (4)孟德尔
5、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 3 )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
(1)施莱登 (2)林奈 (3)达尔文 (4)孟德尔
6、( 4 )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
(1)施莱登 (2)摩尔根 (3)达尔文 (4)孟德尔
7、( 2 )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施莱登和施旺 (2)沃森和克里克 (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 (4)孟德尔和摩尔根
8、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 1、2、3、4 )等,已成为现
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因工程 (2)细胞工程 (3)发酵工程 (4)酶工程
二、判断题
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 × )。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 ∨ )。
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 ∨ )。
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 ∨ )。
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 )。
6、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 ∨ )。
7、发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从流动的渔业(渔猎)社会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变迁( × )。
8、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
9、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常分为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四个步骤( × )。
10、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 )。
三、名词解释
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和生命现象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生物的发生与发展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多样性: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存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变异性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简述:
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此外还具有以下一系列特殊的基本特性;(1)有序性;(2)新陈代谢;(3)生长和发育;(4)反应;(5)运动;(6)适应性;(7)生殖;(8)进化。
第二章 宇宙、地球与生命
一、选择题
1、原始地球上存在有机物质,其可能的来源有( 1、2、3 )等几个途径。
(1)地球形成之初已经存在 (2)流星 (3)原始大气自然产生 (4)植物光合作用产生
2、基于原始汤的生命起源学说-------化学进化学说,包括( 3、2、1、4、5 )等
几个阶段(按进化的时间顺序填写)。
(1)有机大分子的协同进化 (2)有机大分子的自我复制进化
(3)简单有机分子聚合成有机大分子 (4)原始细胞的形成
(5)细胞内协调生理活动的发生
3、早期单细胞生物的进化,包括(1、3、2、4、5 )等几个时期(按进化的时间顺序填写)。
(1)最早的生活细胞 (2)产氧的光合自养细胞 (3)自养细胞
(4)耐氧和好氧细胞出现 (5)真核细胞
二、判断题
1、数以千亿计的恒星聚集成星系,而太阳仅是一颗普通的轻量级恒星( ∨ )。
2、太阳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 × )。
3、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 )。
4、只有在液态水和含碳有机化合物都存在的行星上才有可能存在生命(∨)。
5、大陆漂移引起地球地表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
三、简述:
1、“化学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基于原始汤的化学进化学说:
简单有机分子聚合成有机大分子
有机大分子的自我复制进化
有机大分子的协同作用
原始细胞的形成
细胞内协调生理活动的发生
2、早期单细胞生物的进化历程:(1)最早的生活细胞(2)自养细胞出现(3)产生氧气的光合自养细胞出现(4)耐氧和好氧细胞出现(5)真核细胞出现。
第三章 细胞
一、 名词
原生质:构成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是生活的细胞腔内所充满的半透明的胶状物质,为细胞中有生命的部分。
组织: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或细胞组合。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控制的主动的生命过程,故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