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电化学极化 第3章 电化学极化 (电荷转移步骤动力学)
绪论中曾提到:一个电极反应是由若干个基本步骤形成的,一个反应至少有三个基本步骤:O?O?ze?R?R
1) 反应粒子自溶液深处向电极表面的扩散——液相传质步骤。 2) 反应粒子在界面得失电子的过程——电化学步骤。 3) 产物生成新相,或向溶液深处扩散。
当有外电流通过电极时,?将偏离平衡值,我们就说此时发生了极化。如果传质过程是最慢步骤,则?的偏离是由浓度极化引起的(此时Cis?Ci0,?e的计算严格说是用无浓度极化时Cis?Ci0,?的改变是由Cis的变化引起)。这时电化学步骤是快步骤,Cis。
平衡状态基本没有破坏。因此反映这一步骤平衡特征的Nernst方程仍能使用,但须用?代
0s?s0?e,Cis代Ci0,这属于下一章的研究内容。如果传质等步骤是快步骤,而电化学步骤成
为控制步骤,则这时?偏离?e是由电化学极化引起的,也就是本章研究的内容。
实际上该过程常常是比较慢的,反应中电荷在界面有积累(数量渐增),?随之变化。 由此引起的?偏离就是电化学极化,这时Nernst方程显然不适用了,这时?的改变将直接以所谓“动力学方式”来影响反应速度。
3.1 电极电位与电化学反应速度的关系
电化学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一个电极上既有氧化过程,又有还原过程)。若一个电极上有净的氧化反应发生,而另一个电极上有净的还原反应发生,则在这两个电极所构成的电化学装置中将有电流通过,而这个电流刚好表征了反应速度的大小,
i?v(i?nFv)[故电化学中总是用i表示v,又i为电信号,易测量,稳态下串联各步速度同,故浓差控制也用i表示v。i的单位为A/cm2,zF的单位为C/mol,V的单位为mol/(cm2.s)]。既然电极上有净的反应发生(反应不可逆了),说明电极发生了极化,?偏离了平衡值,偏离的程度用?表示,极化的大小与反应速度的大小有关,这里就来研究?~i二者间的关系。
一个反应进行速度的大小,从本质上说,取决于反应粒子变成产物粒子所需越过的活化能垒的高度:能垒低,反应易进行,速度就快,反之则慢。
而电极电位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就是通过影响反应活化能来实现的,即?~?G~i,而?~?G~i三者关系如何?
3.1.1 电极电位与反应活化能
1.电化学步骤的反应活化能
以Ag?e?Ag的反应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1。
?? -55-
第3章 电化学极化 如果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即?e时,Ag??Ag和Ag?Ag?的速度相同(i?i)。若???e,必是某一方向的反应速度高于另一个(i?i),即有净的反应发生。如氧化>还原,电极上e将有积累。确定一个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是针对净反应说的。但不管净反应速度是多少,氧化态—还原态的交换是始终存在的。上一反应可以看作是
?????Ag?在固、液二相间的转移。那么,Ag?相间转移时涉及的活化能,以及?对活化能的
影响,我们通过势能曲线来说明。
图3-1 Ag势能曲线
?液相中的Ag要转移到电极上,需要首先从基态转化为活化态(或过液态)。也就是从不易于反应的形式转变为易于反应的形式。这个过程将伴随Ag能量的升高。这个
0*能量的变化量就是Ag还原所需要的活化能垒的高度(?Gc)。
???一旦到达活化态,Ag就将受到电极的作用,得到e,还原成为Ag原子。从活化态到Ag的基态是一个能量下降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在紧密层内进行的)。
逆过程,Ag自电极转移到溶液中,即氧化成为Ag,也需有一类似的过程:自基态提高能量成为活化态,再降低能量变成基态的Ag。
实际上,从基态到活化态常常是个脱水过程,无论是溶液中的Ag,还是电极表面上的Ag都是水化的,脱掉水才易于实现反应。而脱水过程正是一个能量升高的过程,需要断开与H2O之间的键,需一能量。
????? -56-
第3章 电化学极化 2.电极电位对活化能的影响
假定:溶液浓度很大,而电极电位较正(vs?0)。这时,电位主要降在紧密层中(?????1,?1?0,??1?0),????(???1),主要用于改变紧密层电位差。那么电极上1molAg由于?的改变带来的能量变化为F??(z=1)(设???0)。而
??1?0,即溶液中的Ag?在?变化时,其基态能量不变。
紧密层内的电场系均强电场,故F??自电极表面到d处是线性分布的。
将此能量线与前面的势能曲线迭加,就得到电位改变为??时的位能曲线。我们来看此时的活化能的变化:电极上Ag基态能量升高了F??,溶液中Ag?基态的能量未变,活化态能量上升了?F??。
,多数场合??0.5。 ?—对称系数(对称因子)
活化能垒的高度也因之发生了变化,由图中可知:
?'还原的能垒:?Gc??Gc???F??
?'?氧化的能垒:?Ga??Ga??F???F??
?? ??Ga?(1??)F????Ga??F?? (????1)
图3-2 改变电极电位对Ag势能曲线的影响
?即有:???0,??,阳极极化,?Gc??,?Ga?,还原反应困难加大,而氧化
?反应变得容易进行了。
-57-
第3章 电化学极化 ?若??,阴极极化,则???0,?Gc??,?Ga?,与上述情况相反。
?表示电极电位改变量对阴极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程度,?表示电极电位改变量对阳
极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程度
3.1.2电极电位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改变?,导致反应活化能的改变,那么?G0?~v(i)间关系如何??~i以此为桥梁联系起来,也就是?如何通过影响活化能来影响v(i)的?
若电化学步骤系单电子过程,看下面反应: O?e?vk??????vaR
) va、vk: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绝对速度(不是净速度!
1.活化能垒与绝对反应速度及绝对电流密度的关系。(?G~v~i)
**电极取单位面积(i?I),其上的还原与氧化反应的活化能垒为?Gc和?Ga,则根
*据反应动力学基本理论,其速度为:
vc?kcaOexp?( va?kaaRexp?(*?GcRT) )
?G*aRT**和?Ga:还原反应和kc、ka:指前因子;aO、aR: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Gc氧化反应的活化能垒。
此时还原与氧化反应的绝对电流密度为:
ic?Fvc ia?Fva v:mol?s?1?cm?2(单电子过程)
,而是同一个电极上ia、ic并不是净的反应电流,不是外电流(流过外电路,可测)
氧化-还原反应的绝对速度,是不可测的,也叫内部电流密度(内电流)。 ???e时,ia?ic。
2.电极电位与反应速度的关系(?~i) 当??????e时(阳极极化),
Gc?F???F????下:ic'?FkcaOexp(??RT )?FkcaOexp(??Gc?)?iexp(?cRTRT)'?? or ?FkcaOexp(??FRt) (1)
*'*其中 k?kcexp(?'c*?GcRT)
?Ga??F??ex?p(RT?ia)*此时的ic为电位变化前(???e)的反应速度。
' ia?FkaaRexp?(' or ?FkaaRexp(*?GaRT'?)FkaaR?F??exp (RT)?F??RT) (1’)
-58-
第3章 电化学极化 '取对数:lnic?lnic??F??RTRT
' lnia?lnia??F??整理得:???RT?F' 还原反应 lnic?RT?Flnic'RTRT ????? 氧化反应 Flnia??Flnia以上指同一电极上的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速度与电极电位的关系。
* 作??~lni'图:因为?Gc和
'' ??lnilnicai、ic为常数,故?G(?) 为直线(半对数坐标)。
*a为常数,所以a'lnic?,??? 'lnia?,???
0(?e) RT、?。 F斜率分别为:?
可将??坐标变为?(只差一常
数:??????e) 0' lni lni
公式(1)、(1’)变为:(将图3-3 电极电位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e代入)
''F? ic?FkcaOexp(??Rt)exp(RT?F?F?eRT''F?)?FkcaOexp?(?RT) (2)
'''其中:kc?kcexp(?F?eRT)
'')ex?pRT(e?Fk)aaR' ia?Fka'aRexp(RT?F??F??F?RT ( )(2’) exp'''其中:ka?kaexp(??F?eRT)
3.1.3 ?e与交换电流密度(Exchange Current Density)
''当ia时,宏观上无净的反应。反应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交换平衡),此时?ic(用??坐标时,该点则为0)。 ???e,二条线交点对应的?即为?e。
令ia?ic?i,即交点对应的i值。
''0i0—氧化与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绝对电流密度(也即:氧化态粒子与还原态粒子
的交换达到平衡)。称为交换电流密度。
由(2)、(2’)式,???e代入
''' ic?FkcaOexp(??F?eRT)?i0
''' ia?FkaaRexpRT(e)?i0
?F?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