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读写循环的文体写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刘许 朱明坤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24年第04期
摘 ;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难点,鉴于当下写作教学中读写让人堪忧的现状,从文体研究出发,探索基于读写循环的文体写作的读写规律,以期打通阅读与写作的思维通道,宏观层面落实读写循环文体写作序列、微观层面重视语篇阅读的结构分析,适性、智性贯通文体写作,特别打磨议论文七段式结构。 关键词:读写循环;文体写作;模块;七段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11-0009-05 一、研究缘起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难点。关于阅读与写作的一个主流说法是“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备受认可。而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众说纷纭、各有千秋。阅读之于写作,作用不容忽视。反观当下,写作教学中读写功利化、无序化、散乱化、疲软化的现象日趋严重,文体淡化乃至无文体意识,语文教学的专业性令人担忧。鉴于此,笔者从文体研究出发,组建“基于读写循环的文体写作教学策略”的校本研究团队,以期找到阅读与写作的思维通道,还语文教学以专业尊严。
文体者,文章体裁也,作为文章的式样和外形,在运思中是一种动态的立定过程,是文章即语篇在所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展现出来的文章或语篇类型。也就是说,文体的内涵考察因素是多种手段组成的整体,主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入手考察。在这四个手段中,笔者以为语篇结构应起统帅作用,是文体的本质所在。因此,文体教学与写作的性质,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语篇结构的分析与运用。 文体研究始于魏晋,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文体论的研究具有独创性,任昉的《文章缘起》、刘勰的《文心雕龙》和萧统的《文选》对文体论的研究具有突破性。吴讷的《文章辨体》、徐师曾的《文章明辨》、姚鼐《古文辞类纂》具体解说了各类文体的写作特征和法则,是我国古代较为系统的文体论的写作研究成果,使我们从理论上更清楚地认识各类文体的性质、特点,从而掌握其写作的特点和规范。
随着时代的发展,依据各种分类标准,文体分类不尽相同。考虑到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升学和以后社会生活的需要,不太适合掌握过多的文体写作。鉴于此,笔者所在研究团队的文体写作类别研究主要以教材语篇中出现的典型类别为主,既有古文体的“诗”“传”“记”“说”“书”等,也有现代的“新诗”“散文”“戏剧”“小说”“调查报告”等。 二、读写循环的理论探索
基于读写循环的文体写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