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小学《农村新教师专业成长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铜梁区教育科研课题2015年度
农村新教师专业成长培养研究
开题报告
重庆市铜梁区旧县镇石鼓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近几年,农村学校教师流动较快,很多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师都通过遴选进入城区学校了,农村学校充实的教师基本都是刚毕业的学生,而且很多都不是师范专业毕业,对教育学生缺少系统的知识。近几天通过“国培”分学科分组,听新教师随堂课,看到他们的课堂里由于缺乏经验,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语言过多——啰嗦。有些年轻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总是反复强调,失去了语言的逻辑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反而造成学生思维混乱,降低了学习兴趣。
第二:语言过少——刻板。表达不到位,分析说理不充分,抓不住学生注意力,新教师按课前准备的教案,不敢越雷池半步,话少、语速慢,学生听完这句等下句,教师表达跟不上学生的思考速度,学生逐渐失去听课兴趣。真的很多都是无效课堂,虽然老师很认真,讲了很多,学生却没有多少收获。
第三:语速过快,不能灵活掌控课堂。年轻教师初上讲台,内心慌乱,按照教案竹筒倒豆子只顾倒给学生,中间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也不能及时解决,甚至不到三十分钟就结束了内容,不知该干什么就只好宣布下课。
第四:书写零乱,字体不规范。随着社会发展,年轻教师书写能力相对薄弱,黑板字更是一大难关。教师的板书随心所欲,缺少整体规划,在潜移默化中导致学生的作业也零乱不堪。
这些年轻人由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摇身一变”成为教师,就学校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一部分专业知识要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更何况新课程改革又为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新教材,引导广大教师首先必须加强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适应课改,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这些新的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很多新教师都还不能适应,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成长。
新教师成长了,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学生。新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其对教育诸因素的
2
3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该如何来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才能适应新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呢?这对于每一个新教师都是一个挑战。它要求新教师不仅要在教育工作上下功夫,而且要创新,在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和影响也是最直接、最有力度的。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对它的形成、培养、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是初步的,需要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六、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总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促进新教师脱颖而出,通过系统培养,使新教师成为具有团队精神,勇于争创一流业绩的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造就一支“勇立潮头、敬业爱生、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
1.认真组织落实培养措施
教学处制定每学期培训计划,落实师资、内容、时间和场地,组织、协调好校内外的各项培训工作。
2.开展总结交流活动
每学期分别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新教师座谈会和指导教师、行政领导研讨会。就新教师培养工作专题进行意见交流,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措施。
3.完善师徒结对子制度
每名新教师确定一名指导教师,订立师徒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任务,对新教师的整个成长过程进行把关指导。
4.进行听课指导
领导小组成员对入门期新教师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胜任期学期不少于10节,成才起学期不少于5节。
5.落实培养过程
明确新教师成长发展阶段的素质要求,把握各个方面的专业能力目标,针对不同阶段,确定重点培养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措施。
(1)入门期(0-1年)
培养工作从“应知应会”着手,帮助新毕业的新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基本技能。
?学年教学基本功过关
入门期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一话”、“两笔”、“两技”、“三法”、“五课”。
4
“一话”即坚持使用普通话;“两笔”即能写规范的钢笔字、粉笔字;“两技”即掌握规范的板书技术、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三法”即精通教法,熟悉学法指导,粗通教育科研及教学改革实验方法;“五会”即会备课,会说课,会上课,会听课,会评课。上述教学基本功用平时分散考核与定期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新教师进行逐项考核,分项记分,人人过关。
?完成学期基本培养任务。
A 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 B反思提高:每个月完成一篇教学反思、随笔、案例三项中的任意一项 C撰写论文:学期末至少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相关教学论文 D听课交流:完成个人听课任务(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20节) E班级实践:担任一学年的见习班主任工作 (2)胜任期(2-3年)
按照每个新教师个性发展的趋势,进行分类培养,鼓励脱颖而出,培养校级“教学新秀”。
?参加交流活动。每学期至少参加两次校级以上教师论坛交流活动。 ?完成学期基本培养任务
A 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结合工作实际,写出心得体会文章。
B反思提高:每个月完成一篇教学反思、随笔、案例三项中的任意一项 C撰写论文:学期末至少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相关教学论文 D听课交流:完成个人听课任务(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15节)
E自我展示:至少承担一次校内或组内公开课或主题班会课,课堂教学能力达到良好以上等次
F课题研究:至少参与一项校级以上的课题研究。 G论文获奖。胜任期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区级及以上奖励 (3)成才期(3-5年)
重点培养新教师在成熟的基础上向获得成就的方向发展,培养更多的校级“教学能手”及“骨干教师”。
?开展互动学习
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新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或交流活动,活动后,新教师要将外出学习的反思和感想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全体教师汇报。
?评比锻炼提升
新教师积极主动地争取承担校级以上的交流课、公开课,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展示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提升自己。
?完成学期基本培养任务
5
石鼓小学《农村新教师专业成长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