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开展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是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阐述。建设一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献身于农村经济建设,积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当前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以初步探讨。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使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扶贫开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面逐年下降,有些乡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正逐步向小康迈进,村级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兴办科技教育事业、大抓劳务输转、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影响当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方面,涌现出了许多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实现。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直接影响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必须及早找到解决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金钥匙”,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1
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的困惑、作风上的漂浮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无奈,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扶贫攻坚和各项经济发展措施难以实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科学发展的需要。 1.支部书记素质不高、工作漂浮的问题普遍存在
农村支部书记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思想保守僵化,观念陈旧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吃饱就是福的观念根深蒂固,工作上仅仅满足于完成乡上下达的任务,主观能动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加快发展的意识还不是太强,理想信念还不是十分坚定,法律政策水平还不是太高,科技兴农和经营管理知识更是缺乏。加之,部分村的支部书记工作中有畏难情绪,仅仅是“维持会长”,只满足于上达下应,完成乡上下达的任务,而对于如何理清本村发展思路,办一些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心中无数。工作上寄望乡上帮助,一推一动,不推不动,工作作风漂浮,不敢动真碰硬,老好人思想严重,不能够很好地指导开展各项工作。
2.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
党员队伍中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等问题仍然表现得比较突出。许多地方的支部书记由于平时对发展党员重视不够,许多有文化、懂技术、有能力的青年外出打工,长年不归,即使在家的也只有顾自己致富奔小康,怕麻烦,怕出力不讨好,不愿担任支部书记,甚至有的村找不到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担任支部书记,只能由乡干部兼任。党员的老龄化以及文化程度偏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不仅造成党员队伍缺乏活力,而且导致村干部和后备队伍不足。党员缺少为群众服务所需要的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先进技能。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创“五好”支部进程中,绝大多数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参差不齐,与党员标准和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不适应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表现在思想上是习惯于墨守成规,用老眼光、旧观念看问题,不能接受新鲜事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表现在行动上是不能很好地挖掘当地的潜在优势,创新思维、大局意识不强,服务发展氛围不浓。
3.村“两委”班子活力不强,对工作信心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
2
部分村干部由于存在思想僵化、年龄老化、党性弱化的问题,对工作投入不够,再加之干部年酬仅1600元,组干部仅600元,事无巨细都要过问,花费精力不说,有时工作上受群众的气,回家老婆怨,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对将来的归宿和结局心存疑虑,管事一时难以提高,从而缺乏工作应有的主动性,甚至可能还会发生新的“无人管事”的现象,对工作缺乏信心致使班子存在活动不强,没有生机。
4.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问题普遍存在
一些村的财务、村务、村民议事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无法照章办事。虽然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没有贯彻执行,仅仅是摆摆样子,走走过场,特别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诸如农村低保对象的评定、救灾救济资金的发放、计划生育指标的安排、农村宅基地的审批、财务收支等应公开的事情,没有做到及时公开、及时公布,导致群众议论纷纷,干部之间相互猜疑,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给工作造成了许多阻力和不便。
加之,部分村干部政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群众观念,高高在上,不善于走群众路线,遇事不同群众商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会运用政策法律、法规去说服教育群众,而是方法简单、粗暴,与群众关系紧张,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本来大家都同意办的公益事业,就是由于部分群众气不顺形成了阻力,甚至个别干部公报私仇,打击报复与自己持不同观点者或对自己有意见的群众,致使干群关系进一步僵化,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步伐。
5.村级集体经济脆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我们大西北自然条件差,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经济收入低。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十分脆弱,大多数农村基层组织集体积累几乎是零,在兴办公益事业上,寄希望于上级投资和帮扶,没有“造血”能力,村上企业极少,在当今发达的市场经济时代,集体没有充足的资金,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了。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立足实际,创新工作不够
一是研究新情况不透。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深入学习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