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法国启蒙哲学
第一节 孟德斯鸠
1:法的精神
广义的 法 :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即贯穿一切事物中的必然性规律性。 不遵守法则的原因: 1、个别的智能的存在物受到本性的限制,会犯错误。
2、独立行动是万物的本性。
自然法 :根源于我们的自然本质。 四条:和平、寻找食物的意图、自然的爱慕、过社会生活
的愿望。
人为法 :以自然法为基础,目的是为保障人的自由平等天赋权利。 2:政体的性质和动力原则 政体 :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它的性质、原则决定国家的各种制度。 三种政体: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
3:权力分立与政治自由 自由与法律相辅相成,自由是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 政治自由的两
方面:政治体制,防止权利滥用——权力分立,相互制衡。
公民
三权分立 : 1、立法权力—— 立法权 ,由人民享有,参与立法,自己统治自己。 2、有关国
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 行政权 ,由国王行使便于迅速处理国家事务。
3、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 司法权 ,由法院行使,但不是固定团体,
由人民选举产生。
三种权力必须分开才有政治自由可言。
1、立法权与行政权必须分开,因人会惧怕国王式议会暴虐法律。
2、司法权须与行政权和立法权分开,因法官会实施专制或变成压迫者。
4:地理环境决定论
法和一个国家的政体、 气候、 生活方式等地理环境因素有密切联系, 所有这些关系的总和叫 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特别重视气候的作用,且民族居住的地域大小与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
第二节 伏尔泰
1:经验论 伏尔泰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不存在天赋观念, 最初观念是感觉, 是知识
的唯一来源。 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触觉作为证明物质世界存在的根本手段。
2:自然神论 伏尔泰承认上帝是宇宙创造者和第一推动者,但在第一次推动后就不再干预世
界。
上帝存在不可被证明, 而上帝最应是道德生活社会秩序的保证者, 相信其存在并 不是根据形而上学的理由。
3:社会政治思想
1、自然法为人为法的基础, 认为自然法蕴含在人性中, 人为法越接近自然法, 社会越和谐。 2、国家不是由契约,而是由暴力产生。
3、社会存在不同阶级是合理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公正而平等的保护各自利益的法律,平 等
只是抽象的天赋原则。
4、认为开明君主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坚决反对君主专制,共和政体会引起无政府状态。
第三节 卢梭
1: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自然人心灵中两个最基本原
则:自我保存、怜悯。 自然状态——社会状态——私有制(必然结果) 自我完善化能力(潜在存在)要由许多外部原因偶然会合。 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又是人类一切灾难的罪魁祸首。 2:社会不平等的发展阶段 两类人类的不平等: 1、自然、 段 :
生理上的不平等
2、社会、 社会不平等发展过程三阶精神、政治上的不平等。
1、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定。产生
贫富阶级划分,产生统治 和奴役的
关系。产生暴力和掠夺的关系。
2、官职的设置。富人欺骗穷人建立政权,订立契约,限制有 野
心的人保障富人财产。
3、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法律巩固财产所有权,使掠 夺
变成合法权力。
伴随人类文明进步的是不平等的深化,普遍道德的堕落。 深刻的辩证法思想:物极必反,人民会用同样的手段还报恶君。
3: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的 目的 :寻找一种真正合法的社会契约来取代以往的以牺牲人的自由平等为代价
的社会契约。它是合法权利和正常政治制度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根本问题 :用全体共同力量,维护成员人身、财富、并使每人都如同在服从本人意愿般 自由
(个人权利的转让)
要旨 :1、自身权利转让给整个集体,将自身共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2、道德和集体的共同体:即由全体个人结合形成的公共人格——共和国
主权属于人民,不可分割,每个人都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双重身份。
第四节 拉美特利
1:心灵和身体的关系 心灵和肉体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唯灵论:采取先天的方法,
是从上帝和精神出发的空想。 唯物论: 后天的方法, 通过经验观察从人体的器官中把心灵解剖分析出来, 指导。
只有经验才能做
心灵特性明显依赖于身体状况。 (通过经验观察证明) 2:人是机器 心灵依赖于身体,是肉体一部分和原动力,都由物质构成,服从机械定律。 否认有独立的心理实体存在,心灵只是空间的名词,思想是物质的特性。 机械唯物论的局限性:
1、把人等同于动物,否认二者根本区别。 2、没有看到新陈代谢、遗传等生物的运动形
3:无神论思想 物质
的两种根本属性:
运动力和广延——批判宗教神学。
第五节 孔狄亚克
2:感觉论
感觉论 : 1、否认反省是观念的来源,它只是观念借以从感觉导出的过程。
2、观念:单纯观念,某一感觉产生的观念。
复杂观念,几个感觉组成的观念。
第六节 爱尔维修
1:肉体的感受性
人身的两种能
1、接受外界对象在我们身上造成多种印象的肉体感受性。
2、保存外界在我们身上造成的各种印象的记忆。 :灵魂:物质性的东西,
灵魂和精神的区分 感觉能力。
精神:非物质性的东西,人的思想认识活动。 二者关系:精神依靠
灵魂,是灵魂活动的结果。 趋乐避苦为肉体感受性的本质特征或人的本性,两类快乐和痛
苦:肉体的,当下的 预期的,回忆的
2:利益论 自爱是肉体感受性的直接结果(趋利避害)永久性、不可变性,是一切欲望感情的
基础。 此必然导致利益原则,决定我们行动价值取向,一切判断(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永恒规律) 三种利益 :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公共利益。 倡导维护公共利益,强调人民共同性幸福为目标,以一种整体利益为目标的利益和谐。 即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增进公益(公共福利)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法律和道德准则。 局限性:公共利益往往是空泛规定,无可操作性。
3:环境和意见 1、人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关系:刺激——反应关系,人的精神作出回答。
教育:指人的一切生活条件的总和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人是 教
育的产物,教育万能早就一切。
2、“环境决定意见” ,人是环境教育的产物。影响人的性格、风俗等。
3、“意见决定环境” ,“法律造成一切” ,因良好立法会迫使人们道德,而改变环境需有开
明 理性的天才人物制定法律。
第七节 狄德罗
1: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
唯物主义一元论 :世界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现象不是孤立的。
2、运动和物质不分割,物质本身具有运动,相互作用的能力。
物质分子从内到外的活动:激动。 其他分子作用于它的活动:移动。
3、用物质的运动来解释世界的质的多样性,一切事物处于差异变化之中。
4、 生物进化论 思想: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
两种感受性:迟钝的感受性——无机物 活跃的感受性——有机物
5、生物进化中存在 的矛盾运动 :生命运动中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生物中遗传变异的矛盾
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