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21. 2H 3Fe3+ NaNO2 4H2CO3 Zn 22. G C B D E A
16.下列有关操作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变为红色 C.向蛋清溶液中滴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D.含碘酸钾(KIO3)的食盐水滴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
9.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磷元素 ▲ (2)3个铁离子 ▲ (3)水银 ▲ (4)最简单的有机物 ▲ 22.(6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A.盐酸 B.氧气 C.氢气 D.硝酸钾 E.碳酸氢钠 F.氢氧化钠 G.明矾 H.肥皂水
4、(2011年江西,18题)右图是小宇同学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型是 ;
(2)小宇同学的分类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
(3)实验室现购进一批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化钠、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 。
(1)氧化物(2)C2H5OH(或乙醇)(3)硫化钠,氯酸钾(或Na2S、KClO3)
7、(2011年四川雅安,21题)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空气属于化合物
B.水属于氧化物
C.氮气属于纯净物 D.乙醇属于有机物
8.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B.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D.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制作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30.(14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完CO还原氧化铁实验后,将黑色粉末取出包成一包。小明用手中的磁铁靠过去,整包粉末被磁铁全部吸起。小明认为这包黑色粉末全是铁粉。爱动脑筋的小红立即表示反对,其反对的理由是:Fe3O4也是黑色,且能被磁铁吸引,因此不能说这包粉末就是铁粉。于是两人争执起来。一旁的老师说:相关资料表明CO还原氧化铁,会有Fe3O4生成,你们何不继续研究一下。于是小组同学对这包黑色粉末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
(1)猜想1:黑色粉末是铁粉; 猜想2:黑色粉末是Fe3O4粉末; 猜想3:黑色粉末是 。
【查阅资料】 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但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Ⅰ.定性检验 实验方案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方案1 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注入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黄绿色,有气泡浓盐酸,微热 产生 方案2 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注入有极少量红色物质析出,仍有较多黑色固体足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 未溶解 (2)你认为方案 好。理由是 。 (3)上述实验说明猜想 成立。
Ⅱ.定量测定:为进一步确定黑色粉末的组成,小组称取该粉末13.12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Ⅰ 玻璃管和黑色粉末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组 的总质量为48.2 g 的总质量为46.28 g Ⅱ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组 的总质量为180.0 g 的总质量为182.5 g 【交流讨论】 (4)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
(5)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
(7)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黑色粉末的组成。不选择另一组数据的原因 。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黑色粉末中各成分的质量分别为 、 。(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总结】 (8)小明同学指出,定量测定黑色粉末的过程,尽管在通风橱中,避免了一氧化碳对实验室的污染,
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你认为应采用何种措施可以较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 (写一种措施)。 30.(14分)
(1)Fe3O4粉末和Fe粉末的混合物。
(2)Ⅰ 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但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3) 3
【交流讨论】 (1)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2)CO+ Fe3O4;
(3)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入A中。
(4)Ⅰ。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溶液浓度低,少量石灰水不能充分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氢氧化钙溶液的增重,因CO的一直通入会带走部分水蒸气,而造成误差。 Fe3O4:6.96g Fe:6.16g
【反思总结】尾气出口处放一燃着的酒精灯。或用导管将尾气引至酒精喷灯火焰处。
23.(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⑴请你按要求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 .......
①活性炭 ②碳酸氢钠 ③食盐 ④纯碱 ⑤熟石灰 ⑥烧碱 ⑦酒精 ⑧葡萄糖 ⑨干冰 ⑩氮气 发酵粉可以使食品松软可口,属于发酵粉成份之一,生活中人们称之为小苏打的是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 ;生产上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属于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是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23.(本题共8分,第1小题每空0.5分,共3分。第2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② ⑤ ④ ⑩ ⑧ ⑨
(2) ①蛋白质;锌 ②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食醋
(3)③
24.(9分)2009年12月7~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低碳经济”是此次会议的一个热门话题。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⑴煤、石油和 常称为化石燃料,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⑵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即:只生成一种产物)。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若该生产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则这种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⑤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⑸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玩起了以二氧化碳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游戏的规则为: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循环,如图所示。请完成: 若A为盐类,则标号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标号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B在常温下为气态氧化物,
则标号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标号④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 本反应类型)为 。 24.(本题共9分,每空1分)
(1)天然气 光合作用 (2)CO2 + 4H2 MnO2 2H2O + CH4
(3)B (4)①③④⑤ (答全给满分,少1个或两个扣0.5分,不足两个全扣) (5)①CO2 + Ca(OH)2 CaCO3↓+ H2O, ②CaCO3高温CaO + CO2↑ ③CO2 + C高温2CO, ④CuO + CO加热CuO+CO2
(此题答案较多,合理以及符合题意即可)
26.(10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
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通过右图所示的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写出甲种途径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特点是:原料、产物、条件无毒无害,提高原子的利用率。 从绿色化学的理念考虑, (填“甲”或“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若利用上图中的乙途径制取氧气,则应对所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作出改进,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
Na2CO3+H2O+CO2↑)也能制取二氧化碳。 (4)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2NaHCO3====
①要得到纯净的气体应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②E装置可用来测量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填序号)。
A.防止水分蒸发 B.增加容器中液体的重量 C.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26.(10分)
(1)酒精灯 集气瓶 (2)方程式略 甲
(3)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将导管衣出水面 停止加热 (4)D C
9.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4.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 g甲 和w 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10.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鉴别的物质 铁和锌 食盐和纯碱 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实验方法及现象 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滴加食醋,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