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且用专业术语专业表述。我们要尽量去弄到真题,最好能够找到最近几年的真题。先对真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寻找重点考察范围,分析其中的出题规律。
讲到做题,其实公共课也是如此,公共课政治多看看李凡《政治新时器》里的解析,里面的解析都是根据出题人的出题思路解析的,多体会一下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对于大家是很有帮助的。英语的阅读技巧方面,我主要还是靠做题,《木糖英语真题手译》总结很多的解题思路总结出一个阅读套路,能够轻松快速地找到定位句,选出正确答案,里面的解题方法确实对我很有帮助。所以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掌握了解题技巧对提高做题效率真的是非常有帮助的,然后我们言归正传继续回归专业课上来。
研究完真题后就要做真题了,千万不能只满足于看上去会做,我们需要的是实际动手能力。真题上的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与真题上的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也不容忽视,在专业课课本中划出历年涉及的考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大多数时候真题量是不够的,这时候就需要其他习题了,你可以从研教新版上找一些你需要的题,上面还有负责答疑的学长为你提供帮助。做题后就要对照答案,看看那部分没有涉及到,是不是给分点。上面就要求我们能做到根据题目找出考察点。比如这道题。
汉代的大赋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什么局限?
汉大赋在思想内容上浓墨重彩地进行铺叙,多写帝王贵族的京都、宫殿、林苑、游猎,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标榜歌舞升平。赋末对帝王贵族说几句规劝、开导的话,以此标榜作赋的目的是进行讽谏。但由于它铺陈渲染而造成的倡导意义,要大大高出于讽谏的意义,因此有人称大赋的这一特点为“劝百讽一”。在艺术形式上,汉大赋辞藻富丽,具有“铺张扬厉”的风格特点,有时不免堆砌辞
藻,冗长拖沓,过犹不及。
万事万物,必有规律可循,试题也不例外。
1、有两点很可能是下次考试的重点,即常考点和不考点,需要密切关注。当然对不考点还要通过大纲分析它是不是真的不考。
2、关于细节题,据说三年之外必有重复,有些更是经常考到,成为常考点,这个一定要多多留意。
关于笔记再简单说几句。大多数同学喜欢做笔记,尤其是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往往会“抄书”,但是这样的方法不利于形成一个全局观、整体架构,反而会浪费不少时间。做笔记时要抓住框架和重点,利用好目录,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大致的框架。之后细致的学习再填充这个框架图。到最后阶段我们能够自己写出框架,并根据框架写出里面的内容。
因为每年的同一章节往往是由同一位或几位命题人出的题,从而可以借此洞察他们的命题风格,例如是重能力、重基础、还是重应用。例如难易程度、考查趋向,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以及是否存在偏、难、怪等现象;明确该专业课考试的题型,例如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类型;通过分析真题,就可以分析得到历年考试什么题型最受关注、什么题型最难答等,从而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有所注意,并在实际练习中,有所侧重。我们通过多次学习参考书目甚至可以预测专业课考试范围和考试的高频考点。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些知识点同一个学校隔几年都会考,甚至每年都考。相同专业同档次的学校专业课也会反反复复考。这些反反复复考的知识点就是老师容易出题的地方,需要引起我们大家高度重视。把握好自己专业课复习时间以及适合自己的方法,有的时候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下面以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为例说一下具体复习时间规划。
对于专业课来说需要在前期把基础打好,等到9月时候就可以安心进行第二轮强化巩固了。不要相信战线太长后期会没有奋斗的动力这样的话,干什么都要早早开始,只有早点开始,时间就会充裕,到后期才会更加镇定,否则后期只会越来越慌张,觉得复习时长不够,从而影响其他科目的复习进度及备考心态。
首先呢就是要开始自己的第一轮复习,时间应该安排在暑假开始前。基础阶段根据考试大纲把教材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让自己对考试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可以去找学长学姐要一份相关的笔记,但我们还有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因为我觉得“学长笔记”的参考价值在于比对,如果有条件可以看看,如果没条件也不必担心,因为自己整理出来的笔记跟学长学姐整理的差不了多少内容。自己整理笔记会花费一些时间,但这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我们看别人的笔记的话,很难让其转化成自己知识。而且你可能会发现,每一个考生都有自己的笔记,但每个人的笔记形式都不太一样,这是因为大家都做过这样一个包含着自己独特理解、适合自己记忆的笔记。通过笔记要能显示出这些重要内容。
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这些内容要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就以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来说,应该掌握下列知识。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 1、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①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③ 文学是人类掌握世纪的一种方式
④ 文学的社会作用 2、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 ① 文学形象
② 文学形象的审美形态 3、文学作品的构成
①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② 文学作品的内容 ③ 文学作品的形式 4、文学体裁
① 文学体裁的涵义、区分、特点与意义 ② 诗歌、小说、散文 ③ 戏剧文学、影视文学 5、文学的创作
① 文学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 ② 文学的创作过程 ③ 文学创作与文学传统 ④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思维
我认为检验是否掌握教材内容的唯一标准是能否复述出来。复述不同于背诵,它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看书后的三种状态:1、只是看完了;2、看完且当时能理解;3、看完且能近乎能复述出来。到第一步只是基础,如果书都读不完接下来还怎么考试,所以接下来还要向第二步前进直至完成第三步。在这里说明一下,每一轮复习并不是意味着看一遍书,而是一轮复
习后自己已经能够达到一个不同于上一轮的新高度。
其次就是强化阶段,安排在暑假再加上开学一个月。我们应该在这个时间段就应该对专业课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在脑中形成一个基础框架体系,在之前第一遍的时候,就已经对书中的知识点有个总体的认识,所以这一阶段要对可能考到的知识点仔细整理,切忌抱有侥幸心理。这里提醒大家,一般看书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去记笔记,什么都记。笔记更多的可以看出自己复习的如何,要整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相关的重点方法。不过你可以做一个框架性的知识笔记,最好一个章节一张笔记,你可以买一个大一点的本子,直接一张纸就是课本一章的内容,这样在后期复习的时候可以一眼清楚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就像中学老师给我们做的提纲一样,便于梳理知识。到第二轮复习的时候,要做的知识点框架与前面的也不一样,前一阶段的工作是总结和整理每一章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而现在就是整理全书乃至所有专业课的知识点联系。这些是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的部分知识点,我们一定能够运用。
1.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包括: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三大层次。其中,文学话语层面包括文学话语是内指性的、文学话语具有心理蕴含性、文学话语具有阻拒性;文学形象层面包括主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文学意蕴层面包括历史内容、哲学意味、审美意蕴等内容。风格与形象创造包括些什么内容主要包括风格与题材选择和主题提炼、风格与人物塑造、风格与环境描写等。论述分析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本题要求学员必须有对具体作品的具体分析。
2. 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精神产品的表现:文学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