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莘试验高中10-11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地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诊断性测试(一)

地理试题

考试说明:

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代码填涂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或填写在第II卷的答案栏内。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第II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B.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2.关于区域划分目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B.为了明确区域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C.为了进一步了解区域内部的各种特征 D.为了制定统一的区域开发方案 3.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 )

①华北平原 ②京津唐工业基地 ③吴方言区 ④浦东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居居屋房檐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6.下列省份完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

A.辽宁、河北、福建、海南 B.山东、江苏、安徽、河南 C.山西、江西、广东、广西 D.湖南、浙江、吉林、内蒙古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1回答7—9题

7.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8.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 9.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起步晚

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C.甲国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

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之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10~11题。

10.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11.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12~14题。

12.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 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13.图中各区域,受人类影响较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Ⅰ和Ⅲ

14.图示Ⅰ、Ⅱ、Ⅲ区域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区域的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地关系也发生相应变化。回答15—17题。

15.下列城市因资源开发利用而发展起来的是 ( )

A.大庆、攀枝花 B.巴黎、北京 C.纽约、上海 D.淮安、大连 16.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的时期是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17.关于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B.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 C.新兴工业部门不断产生 D.集聚效应减弱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状况,应选择的最佳方法是 A.调查访问法 B.问卷调查法 C.野外实地考察法 D.文献资料法

19.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回答20一22题。 20.“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此思想包含了——的一些观点和认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中心地理论 D.可持续发展 21.“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这句话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2.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倍受世界关注。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23~25题。 23.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农业基础薄弱 C.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D.自然资源不足 24.我国政府为了推动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保护西部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③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25.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A.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交流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 C.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26.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中,下图所示的争议双方不能体现的是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阶段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27.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发展问题 B.贫困问题 C.生态问题 D读“我国某工业基地略图”,回答28~30题。

28.该工业基地为我国的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9.该工业基地发展主导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丰富 B.农副产品丰富 C.水能资源丰富 D.煤铁资源丰富

30.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31~32题。

3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3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人口问题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33—36题: 3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34.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 35.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36.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 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37—39题。

37.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

A.丰富的铁矿 B.丰富的煤矿 C.充足的的水源 D.便利的水陆交通 38.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B.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39.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C.发达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 D.第三产业比重越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 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40—42题。

40.西线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输水干渠需要穿越 ( ) A.祁连山脉 B.阿尔金山脉C.巴颜喀拉山脉D.横断山脉 41.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为 ( ) A.绿洲农业 B.粗放畜牧业

莘试验高中10-11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地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诊断性测试(一)地理试题考试说明: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代码填涂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或填写在第II卷的答案栏内。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第II卷。考试时间100分钟。卷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e17o1tz9y0zn011oo6h6et871df1c0194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