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的采访特点探究——以央视《看见》节目为例
○王慧仙
【摘 要】【摘 要】柴静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她在采访中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试图结合央视专题节目《看见》中的案例,从尊重采访对象和注重情感交流这两个方面,分析柴静在《看见》节目中的采访特点。 【期刊名称】新闻世界 【年(卷),期】2015(000)009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柴静《看见》采访特点
柴静是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她气质优雅,冷静敏锐,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她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练就了过硬的采访本领。在担任央视《看见》节目的记者兼主持人期间,她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令人称道。本文试图从尊重采访对象和注重情感交流这两个方面,对柴静在《看见》节目中的采访特点进行探析。
一、尊重采访对象
采访是在记者和被采访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活动。在面对面的采访中,记者不仅要做足前期的准备工作,还要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遵从他们的选择。如果对方对采访事宜提出的条件是合理的,就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比较有利于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柴静对于采访对象就做到了足够的尊重。
例如,在2012年10月28日播出的《告别卢安克》这期节目中,柴静尊重了卢安克对于采访事项的要求。卢安克是来到中国支教的德国志愿者,在广西一
所偏僻的小学——板烈小学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然而在2012年,由于家人反对的因素,他面临“留下?还是离开?”的艰难选择。柴静去采访卢安克,但是这次采访听从卢安克的安排,按他挑选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进行采访,遵照他的意愿,拍摄烈日下刚收割完的稻子和小罗同学家边上的晚霞等景象。其实当时,柴静和同事们本来想选择更好的光线,但是卢安克坚持说“不拍天要黑了”,说明他对这次采访很在意,所以他们还是拍下了卢安克所喜欢和欣赏的景色。面临是走还是留的问题,卢安克的内心一直为此交战。面对亲人的催促,卢安克似乎不得不暂时离开板烈村,但是他又不忍心丢下大山里的这些孩子们,所以他对这片土地有深深的留恋,他有一种告别的惆怅,有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柴静说:“我这两天觉得,你好像是要把这个节目当成一次告别一样。”卢安克回答:“有这个感觉。”可见,柴静敏锐地体察到了卢安克内心的纠结和不舍,所以她选择按照卢安克的安排进行这次采访。这体现了柴静对于采访对象的充分尊重。
又如,《看见》在2012年12月9日播出了《少女抗暴杀人事件辨析》这期节目。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少女小琪是不想谈她个人的事的,因为她怕这对她以后的生活有影响。然而,柴静和她进行了沟通。首先,柴静跟她说:“接受和不接受采访,都是你的权利。除了司法机关,任何人跟你交谈案情,你都可以拒绝的。”这表明柴静尊重小琪的选择。再者,柴静通过看材料知道小琪在案发之后常常会做恶梦,就对她说:“我知道你一直睡不好,这件事情发生之后你也没有跟任何人谈过,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小琪听后,低下头,掉下了眼泪。等了一会儿,柴静开口道:“我只能说,如果你愿意谈一谈,我愿意听。”这表明柴静愿意倾听受访者的讲述。小琪在一番思索之后,表示可以接
受采访,但她不希望别人认出她的脸,也不愿当着柴静的男同事的面谈话。为了尊重小琪的意愿,保护她的隐私,柴静让摄影师只拍她的侧影,避免别人认出,并且柴静把交谈的声音降低到只有她们两个人面对面能听到的音量。 显然,在案件发生后,作为少女的小琪内心敏感而脆弱,她不愿意跟别人谈及此事,因为这件事在她的心里留下了一时难以抹去的阴影,让她感到痛苦。她不想再回忆和谈论这件事,这是记者可能会预料到的结果。然而,柴静真诚的沟通和愿意倾听的姿态打动了受访者,她对当事人隐私的保护使小琪消除了顾虑,接受了采访,告诉了记者一些她之前没有向外界诉说过的具体情况。由此可见:作为记者,柴静十分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她努力使自己做到不伤害当事人,不勉强受访者,这份善意和关怀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种职业态度也非常值得我们肯定。
二、注重情感交流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有生命、有知觉、有感情的生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对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予以一定的关注,让对方感觉到记者不是只会提问题的冷冰冰的人,而是对对方的思绪和情感有所关心的。也许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理解的话语,都能让对方感到记者所具有的人文关怀,从而使双方能在一种宽松舒适的采访氛围中达到沟通和交流的良好效果。 在人际互动中,情感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柴静具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和与生俱来的善良。在采访过程中,她不仅讨论事实,还比较注重与受访者的情感交流,她常常会为对方的故事而流泪。这种情感共鸣很容易拉近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使双方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使对话更加和谐地进行下去。
例如,在2012年4月22日播出的《归去来兮》这期节目中,柴静专访台湾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