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练32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人
与环境
一、选择题
1.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萌发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萌发,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2.下图为生态系统成分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箭头可以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都有信息传递 B.部分箭头不能代表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也是双向的
3.(2019湖南常德期末)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
B.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4.(2019广东江门调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捕食者的存在说明其生态系统稳态易遭到破坏 B.某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说明其生活环境被破坏
C.森林火灾有利于新植株迅速长成,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说明其稳态被破坏 5.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则随之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7.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相同,而光照条件不同(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稳定。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生态瓶
光照
编号
的泥沙
藻类
含微生物
浮游
水草
动物 浮游
A B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A.A瓶中的所有生物组成食物网,而B瓶中所有生物组成一条食物链 B.A瓶中有光照,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源头 C.B瓶浮游动物种群密度降低只是因为缺乏食物 D.当A瓶中能量的输入≥能量的散失时,处于稳定状态
8.(2019江西南昌模拟)下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选项是( )
A.图中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B.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
C.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间的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D.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9.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0.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有能和鳄鱼搏斗的缅甸蟒蛇、疯狂繁殖的亚洲鲤鱼、数量惊人的八哥等。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 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12.下列有关生物圈的保护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B.生态农业是实施生物圈保护的有益探索 C.节约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D.无废料生产体系,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13.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1993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头麋鹿,自由生活在保护区内,完全靠野生
植物为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8年已经超过1 000头,并形成了3个亚种群。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减小的迹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一直稳定不变 C.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充足,因此没有环境阻力 D.由于出现生殖隔离,原来的1个麋鹿种群分化为3个亚种群
二、非选择题
14.(2018全国Ⅲ理综)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
(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
即 。
-(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3,通常植物根系对NO3的吸收是通过 运输完成
的。
15.(2019河南南阳期末)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多地结合当地实际,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农民通过种植食用菌和增加养殖业脱贫,建成了很多食用菌基地、养殖场和大型沼气池,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某地在发展此生态农业时,调整结构后的生态系统,能够使能量更有效地被人们利用,原因是 。
21高考生物苏教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人与环境 含解析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