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Social Work Practice 课程代码:B3052024 学 分:3 总学时数:48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和学习的目的
课程性质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以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具体介绍了在介入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的技能与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是从事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的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社会工作人员只有运用专业化、科学化的方法来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实现社会福利资源的最大化,从而为案主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 课程学习目的
了解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知识,树立利他主义的价值观,重点掌握在助人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在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中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导论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及方法发展的历史,什么是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社会工作实务按其工作对象可划分为微观社会工作、中观社会工作和宏观社会工作三个不同的层次。
2.理解: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些理论如系统论、人类行为的医学模式、人类行为的生态学模式、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
3.掌握:系统论的主要概念如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医学模式、生态学模式、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的具体内容,什么是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具备哪些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在整个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促成案主变化过程的程序是怎样的,同时还要意识到为案主提供咨询也是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总体社会工作。
2、促成变化的过程。
3、系统论的观点(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的概念)。 4、人类行为医学模式。 5、人类行为的的生态学模式。 6、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 7、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
8、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 9、社会工作者对介入策略的选择。 三、教学重点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历史 知识点:
(1)慈善组织协会产生的背景、过程和目的。 (2)睦邻运动产生的背景、过程和目的。 (3)社会工作方法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工作 1.知识点:
(1)社会工作的涵义。
(2)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3)社会工作职业。 2.联系实际:
结合书中的案例明确职业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人际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第三节 总体社会工作实务 知识点:
(1)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的涵义。
(2)总体社会工作的特征:最先接待案主;应有能力诊断案主的需要,界定案主的压力与问题;在服务过程中,能运用一系列的技能与方法。 (3)“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工作程序的6个步骤。 第四节 促成变化的过程 1.知识点:
“促成变化的过程”的步骤:界定问题;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制订工作计划并签订契约;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介入策略;选择并实施适当的介入策略;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监管与评价介入的成效;注意运用适当的研究成果与最新技术;结束。 2.联系实际:
结合书中的案例和自己的工作实践,理解“促成变化的过程”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
第五节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知识点: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实现者、经纪人、呼吁者、赋权者、行动者、调停者、谈判者、教育者、发起人、协调人、研究者、领导者和公共发言人。 第六节 系统论的观点 1.知识点:
系统论的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 2.联系实际:
应用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的观点来分析处理案主的问题。 第七节 咨询—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形式 理解:
“咨询”和“临床社会工作”是总体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咨询能力重要性。 第八节 人类行为的医学模式与生态学模式 1.知识点:
(1)医学模式的涵义:它把案主看做是病人,首先诊断病因,然后提供治疗。病人的问题被认为存在于病人的身体之内。
(2)生态学模式的涵义:生态学方法同时注意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强调人和环境之间的机能失调,并把治疗和变革结合起来。 重点:“环境中的人”的概念。 2.理解:
(1)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2)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的实质。 3.联系实际:
应用“环境中的人”(人类行为的生态学模式)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九节 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 理解:
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提高人们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人道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制订和修订社会政策;赋予危难中的人们以应得的权利,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发展和试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十节 微观社会工作、中观社会工作与宏观社会工作 知识点:
(1)微观社会工作的社会个案工作和个案管理的涵义。 (2)中观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小组治疗和家庭治疗的涵义。 (3)宏观社会工作的社区组织、政策分析和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
第十一节 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 1.知识点:
(1)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知识。 (2)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3)社会工作的本科生应达到的技能水平。 2.理解:
(1)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关于社会工作实务基本知识的规定。 (2)美国社会工作协会关于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规定。 (3)社会工作实务的价值。
第十二节 社会工作者对介入策略的选择 理解:
社会工作人员应尽可能掌握多种介入方法,明确各种理论与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于自己的介入策略。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知识与价值之间的区别,对案主或自己的价值矛盾应有清醒的认识,
社会工作的价值序列,如何向案主解释保密原则,特许交流原则,象艾滋病之类问题的解决将会面临极其复杂的价值矛盾和冲突。
2.理解并掌握:处理价值矛盾应注意的策略,尊重案主的尊严与独特性,案主自决的原则,保守秘密,制度取向的社会服务,在社会工作人员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界限,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和对服务成效的评估。 二、考核知识点 1、知识与价值。
2、解决案主与社会工作人员的价值矛盾。 3、尊重案主的尊严与独特性的理依据。
4、贯彻案主自决原则的意义及在贯彻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5、相对保密的涵义及其应用的领域。 6、其他价值取向的社会服务。 三、考核重点 第一节 知识与价值 理解:
知识与价值的区别。
第二节 案主与社会工作人员的价值矛盾
理解:
处理价值矛盾的策略。确定它的存在;把自己的价值取向付诸实施,但应具体环境而定;个人价值服从于待业价值;鼓励案主探讨他的价值,并把他的价值与可能的选择方案联系起来思考;在案主不侵害他人的利益的情况下,让案主去做他想做的事,满意他的需要;在价值取舍时按其重要性程度排序,然后进行选择。 第三节 尊重案主的尊严与独特性 1.知识点:
处理与自己的价值观、个性等相反的案主问题时,社会工作人员的策略。第一、社会工作人员应该尊重的是作为人的案主,而不是案主的偏差行为。第二、他可以把案子转给其他社会工作人员。 2.理解:
(1)在社会工作中,分类与个性化之间的平衡。
(2)尊重案主的尊严与个性化原则的理论基础“镜中之我”的理论。 3.联系实际:
结合书中的案例及自己的生活实践,分析在日常的工作中如何实践这一原则。 第四节 案主自决的权利 1.知识点:
(1)案主自决权利的涵义:案主在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有表达自己观点,并按自己观点行事的权利。
(2)案主自决权利的意义:让案主积极参与,在过程中培养能力。 2.理解:
在实践中如何贯彻案主自决的原则:让案认识到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 有多种选择;案主是解决问题的主要人物;社会工作人员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某些领域行使保护社会的功能,但案主自决原则仍然有效。 第五节 保守保密 1.知识点:
(1)保密的类型:绝对保密和相对保密。
(2)相对保密的使用范围:工作过程中的交流,教学目的而讨论具体的个案,发现案主的犯罪行为动机,正式授权,法庭作证,被案主起诉,保护案主的生命,制止案主的犯罪行为。 2.理解:
保守秘密的对于社会工作的意义: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让案主如实在讲述思想、情感和行为。
3.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践,思考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