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绚丽/眩晕 陨石/功勋 挟持/豆荚 妩媚/愚昧 襁褓/强词夺理 ..........B.矗立/伫立 ..C.苍劲/劲旅 ..D.蠕动/孺子 ..
推崇/鬼祟 复辟/开辟 俯瞰/看守 蜿蜒/偃旗息鼓 ........
告诫/押解 翡翠/绯红 卑鄙/秕谷 棱角/愣头愣脑 ........
署名/暑假 彷徨/仿佛 诘难/拮据 凯歌/皑皑白雪 ........
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决择 戛然而止 纷至沓来 轻歌慢舞 风云变幻 B.瞭望 怒不可遏 人情事故 行将就木 色采斑斓 C.狡辩 川流不息 袖手旁观 美不胜收 漫不经心 D.奠定 不修边幅 义奋填膺 历历在目 和言悦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职业介绍所刚开业,应聘的人员便接踵而至。 ....
B.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湘江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C.这是一块令人惊诧不已的未知领域,它可以引导你进入名副其实的奇妙乐园。 ....D.路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一派繁忙的景象。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在文中不仅精细地描摹了壶口瀑布的磅礴、雄壮的气势,更由黄河想到了人们的经历,由对黄河的歌颂涌向对人的歌颂。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记叙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东浏览的经历,描绘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C、《登勃朗峰》中,作者马克.吐温所乘坐的马车的车夫因为喝的醉醺醺的,导致我们被大部分的游客车队赶上,最后到达旅馆后,很遗憾地没有住进上等的房间 D、《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写这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等。
5.名著阅读。(8分)
(1)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①《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的,“书”指的是____________。(2分) ②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2分)
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这部小说是作者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无数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有一段话意义非凡: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
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________,他在________(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2分)
②这段文字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 。(2分) 6.诗文名句默写(6分)
⑵ ,讲信修睦。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4) ,是鱼之乐也。
(5)关关雎鸠, 。 ,君子好逑。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面对民生的疾苦,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袒露出了“ , !”的济世情怀。
⑵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卖炭翁》一诗中描写出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 ”。
⑵常建在他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幽雅宁静画面的诗句是 ,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①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下午,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30名扑火人员失联。经全力搜救,30名失联扑火人员已全部找到,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其中山东5人,4名是临沂籍。
②4月5日下午,烈士们回归家乡,临沂市委、市政府在临沂国际机场举行庄重的迎接仪式。“欢迎战友回家”“英雄永垂不朽”“烈火英雄浩气长存……”人们神情凝重,一条条黑色横幅诉不尽家乡父老对烈士的敬意和哀思。
③后来,经过森林公安部门侦查后确认,木里森林大火的起火点和雷击树木均已找到,确认此次起火的原因是由雷击造成的。
(1)第②段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应将 改为 。 (2)第③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2分) 应将 改为 。
(3)请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悼念我们的救火英雄。(4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相应的题目。(4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 8.上阙通过哪些词描写庭院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2分)
9.词的最后两句,这是词人托意所在,试从塑造形象,传达心境的角度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4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才美不外见 (2)执策而临之 ..(3)愿子还而视之 (4) 去而顾之 ..1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执策而临之 去而顾之 ..B.策之不以其道 臣有骏马欲卖之 ..
C.其真不知马也 其中往来种作 ..D.策之不以其道 以其境过清 ..
12.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13.用文段中原话填空。(4分)
乙文中介绍这匹骏马“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这个故事印证了甲文提出的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绿豆那些事儿
①据考证,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绿豆了。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对绿豆的记载。绿豆跟大豆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作物。只是与大豆相比,绿豆总是显得地位卑微。大豆位列五谷,与稻、黍、稷、麦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而绿豆呢,只能与山芋为伍,居于杂粮之中。其实,有这样的差别,也不难理解。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中庸,只含有淀粉(61%)和蛋白质(22%)。而大豆就不一样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高达40%,于是有了“田里长出的肉”的美誉。
②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外,绿豆的淀粉含量不如水稻,产量更是敌不过小麦,于是,它被分在杂粮之中 也就合情合理了。
③虽然身为杂粮,绿豆却是不甘寂寞的配角。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面,总会多多少少存点绿豆,且不说那些绿豆粥、绿豆糕、小朋友吃的绿豆冰棍以及我们餐桌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每家每户的绿豆汤,就足以证明其对餐桌的贡献之大。
④更为特别的是,绿豆的淀粉有着优良的烹饪性能。中国美食中有一种特殊的食材——粉条,(一种纯淀粉“面条”),而在粉条之中,又以绿豆淀粉为佳。绿豆淀粉颗粒出奇的细腻,降低了制作粉条所需的剪切力。说通俗点,就是可以在制作粉条时进行充分的搅拌。这样,生产出来的粉条就会既透亮,又筋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作物能够提供如此高质量的淀粉,这也就是假冒绿豆粉条横行的一个原因吧。
⑤另外,富含淀粉的绿豆还有一个特殊用途,那就是制作冻冰棍。绿豆细腻的淀粉赋予了冰棒特有的疏松感。当然了,这种纯绿豆汤冻出来的冰棍,远远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不过在早些年那些被糖精水冰棒统治的夏天里,绿豆冰棒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
⑥只是,绿色的绿豆真如其颜色一样能为我们遮挡烈日,提供凉爽吗?
⑦其实,绿豆汤作为消暑饮品,并不是因为它有带走酷热的魔力。而是因为其中富含钾、钠、钙等各种矿物质。夏天,我们很容易出汗,这时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各种宝贵的矿物质。此时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体液和流失的矿物质,达到消暑的目的。所以,在抢救中暑病人的时候,不能给他们喝纯净水,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⑧于是,富含各种矿物质的绿豆,成了消暑的佳品。其实,在夏天喝绿豆汤,跟我们激烈运动后,最好补充带盐分的饮料是一样的道理。同时,绿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豆素类等),在我们饮用时会带给我们清爽的心情。
⑨虽然名为“绿豆汤”,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形成了红色物质,而氧化跟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以及与氧气的接触情况有关。所以,如果我们用纯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豆汤。当然了,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
⑩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有一个传说,神龙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这个“绿豆解百毒”的故事明显是个传说,但记载绿豆解毒的医学典籍还真不少。比如,《开宝本草》中说,绿豆可以“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纲目》中说,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迷信绿豆可以解毒的话,那很可能会延误治疗。
14.文章第①自然段的划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删去也通顺,但为什么不能删?(2分) 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 .....
16.本文从哪些方面对绿豆进行了介绍?请概括回答。(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应的题目。(14分)
好沉的一抔土 石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面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著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合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
?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以“我”对黄河口的土的情感为行文线索,思路清晰。 B.第⑥段王总诗意的话语,丰富了“我”对黄河口土的认识。 C.文中使用“闻”“捧”“攥”等词语,写出了“我”爱土成性。 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朴素,充满哲理。 18.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19.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4分) 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⑵赏析画线句子: ⑵赏析加点词语:
20.第⑨段写“我”将土“攥得好苦”,第?段写“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21.作者为什么认为黄河口的土“好沉”?请简要分析。(3分)
三、作文(50分)
22.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微笑是一种神奇的电波,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个平日对卡耐基很有意见的商人在角落里大肆抨击卡耐基。当卡耐基站在人群中听到他高谈阔论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使得宴会主人非常尴尬,而卡耐基却安详地站在那里,脸上挂着微笑。等到抨击他的人发现他的时候,那人感到非常难堪,卡耐基的脸上依然堆着笑容,走上去亲热地跟他握手,好像完全没有听见他讲自己的坏话一样。后来,此人成了卡耐基的好朋友。
请以“微笑的力量”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①字要写得规范工整,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A. 绚丽/眩晕、妩媚/愚昧、襁褓/强词夺理 C. 苍劲/劲旅、告诫/押解、卑鄙/秕.......谷 D. 蠕动/孺子、署名/暑假、诘难/拮据 这些词语读音相同,其他均不同) ........2、C(A. 抉择 轻歌曼舞 B. 人情世故 色彩斑斓 D.相辅相成 和颜悦色)
3.B 解析“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说江上的龙舟比赛,不合语境。
4、C【解析】车夫喝的是略显醉意,但他凭高超的驾车技术,赶上并超过了游客车队,最终我们也住进了上等的房间。
6. (1)(2分)……”改为 ”…… (2)(2分)“此次起火的原因是由雷击造成的”改为“此次起火的原因是雷击”或“此次起火是由雷击造成的”。 (3)略 7.(1)傅聪 信 (2)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也体现一位父亲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
(1) 保尔?柯察金 朱赫来 (2)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 8.上阕用“缺月”“疏桐”“漏断”等一系列萧疏、凄凉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宁谧、凄清的寒秋夜景图,为全篇营造了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
9.此两句塑造了一只寂寞孤独、心怀幽恨、傲岸不群的孤雁形象。词人以心怀幽恨、拣尽寒枝而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的孤鸿自比,表达了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甘随俗的高洁品格。
10. (1)见,通“现”,表现。 (2)临,面对。 (3)子,你。 (4)顾,回头看。 11.B 12. (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
13.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4.(3分)作比较、列数字。将绿豆的营养成分与大豆相比较,同时列出了绿豆与大豆营养成分的具体数字,说明绿豆的营养价值比不上大豆,所以居于杂粮之中。 15、(3分)“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绿豆的流行与其“解毒”光环有关联,但并不是唯一 的原因;删去,原因就变得唯一了,这与原文意思不符,也与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要求不符。 16、(4分)①绿豆的历史与地位;②绿豆的营养价值;③绿豆受欢迎的原因;④绿豆的食用方法(或食用类型);⑤绿豆的解毒功效(或药用价值) 17.D 18.紧承上文;欲扬先抑;强调印象中黄河口土质的粗糙、贫瘠;与下文写土的肥沃、清香形成对比。
19.(1)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高粱穗比作硕大的锣鼓槌,形象地写出高粱穗的饱满;“擎”赋予高粱以人的动作,生动地写出高粱的壮硕。 (2)示例:“腾出”写出珍鸟受惊吓后急速飞离的情态;“飘落”写出珍鸟的轻盈;给秋熟图景增添了生机。
20.沉重的历史已经过去;新中国治黄成绩显著;新洲的美好前景指日可待。
21.来源地域广阔,汇聚九省区沙土精华;凝结中华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有历史厚重感;
历经淘滤,不随波逐流,成为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