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上海卷)
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得分 评卷人 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l、2、3小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A. 如图所示,一束卢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发生偏转,则
电场方向向 ,进人电场后,β粒子的动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A.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1和2,通有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的电流,a、b两点与两导线共面,a点在两导线的中间与两导线的距离均
为r,b点在导线2右侧,与导线2的距离也为r.现测得a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则去掉导线1后,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方向 .
3A.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的正极应接在 端(填“a”
或“b”);若电流表读数为8μA, 则每 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 个(已知电子电量为 l.6×10C)
-19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B.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后发 生偏转,
则磁场方向向,进人磁场后,p粒子的动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B.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l和n2, 当负载电阻R中
流过的电流为I时,原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为 ;现减小负载电阻R的阻值,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B.右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
5V R R/ 1 L 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该逻辑电路是 门电路(填“与”、“或”或“非”)。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将 (填“发光”或“不发光”)。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4.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
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 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D 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 .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则AB的长度表示 .
O C
A P B E
5.半径分别为r和2r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结在 一起,可以绕水平轴O无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缘上固定有 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小圆盘上绕有细绳.开始时圆盘静止, 质点处在水平轴O的正下方位置.现以水平恒力F拉细绳, 使两圆盘转动,若恒力 F=mg,两圆盘转过的角度θ= 时,质点m的速度最大.若圆盘转过的最大角度θ=π/3,则此时恒力F= 。
得分 评卷人 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
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6.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具有波粒两象性性.
7.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8.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EB,电势分别为UA、UB,则 (A)EA = EB . (B)EA<EB. (C)UA = UB (D)UA<UB .
O t A v B
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端开口,B端封闭,密度为ρ的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则B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0)
(A)P0-ρg(h1+h2-h3) (B)P0-ρg(h1+h3) (C)P0-ρg(h1+h3- h2) (D)P0-ρg(h1+h2)
10.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A)周期为Δt,波长为8L. (B)周期为3Δt,波长为8L. (C)周期为3Δt,波速为12L /Δt (D)周期为Δt,波速为8L/Δt
v 221 2 3 4 5 图(a)
6 7 8 9 1 2 3 4 5 图(b)
6 7 8 9
1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S A R1 V3 P V1 ε,r R2 V2 (A)U1/I不变,ΔU1/ΔI不变. (B)U2/I变大,ΔU2/ΔI变大. (C)U2/I变大,ΔU2/ΔI不变 (D)U3/I变大,ΔU3/ΔI不变.
12.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导轨与固定电阻R1和R2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导体棒ab,质量为m,导体棒的电阻与固定电阻R1和R2的阻值均相等,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ab沿导轨向上滑动,当上滑的速度为V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F.此时 (A)电阻R1消耗的热功率为Fv/3. (B)电阻 R。消耗的热功率为 Fv/6.
(C)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μmgvcosθ. (D)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F+μmgcosθ)v·
0
B a θ R2 b R1 θ 13.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sin37=0.6,cos37=0.8,g=10 m/s)
(A)V1=16 m/s,V2=15 m/s,t=3s. (B)V1=16 m/s,V2=16 m/s,t=2s. (C)V1=20 m/s,V2=20 m/s,t=3s. (D)V1=20m/s,V2=16 m/s,t=2s.
0
2
O
三.(30分)实验题.
14.(5分)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 .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 粒子,B为 气.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 + → 8 O+ .
15.(6分)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
(1)为了能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请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在图中用实线连接成相应的实物电路图; (2)将原线圈插人副线圈中,闭合电键,副线圈中感生电流与原线圈中电流的绕行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3)将原线圈拔出时,副线圈中的感生电流与 原线圈中电流的绕
17
行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16.(5分)为了测试某种安全阀在外界环境为一个大气压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某同学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试装置.该装置是一个装有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可密闭容器.测试过程可分为如下操作步骤: a.记录密闭容器内空气的初始温度t1
b.当安全阀开始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的温度t2; c.用电加热器加热容器内的空气; d.将待测安全阀安装在容器盖上;
e.盖紧装有安全阀的容器盖,将一定量空气密闭在容器内.
(1)将每一步骤前的字母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 ; (2)若测得的温度分别为t1=27C,t2=87 C,已知大气压强为1.0X10pa,则测试结果是:这个安全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是 . 17.(7分)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 U-I关系的实验数据:
o
o
5
U/(V) 0.0 0.2 0.5 1.0 1.5 2.0 2.5 3.0 I/(A) 0.000 0.050 0.100 0.150 0.180 0.195 0.205 0.215 (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 (填“甲”或“乙”);
V A V A S 图甲
a b R S 图乙
图丙
(2)在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而 (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定值电阻R和两个上述小灯泡组成串并联电路,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V的电源上.已知流过电阻R
的电流是流过灯泡b电流的两倍,则流 过灯泡b的电流约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