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父亲诗句
【篇一:描写父亲诗句】
为什么古代诗词中描写父爱的比较少? - 知乎登录加入知乎为什么古代诗词中描写父爱的比较少?显示全部关注者54被浏览9102添加评论分享邀请回答关注问题写回答7 个回答默认排序少年空负凌云笔17 人赞同了该回答谢邀。对这方面问题可能平时想得比较少,就说说自己的想法。
古诗词中写父爱的诗词确实比较少,这点我是认同的。但是如果说这个问题,还要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个角度是写父爱的诗比写母爱的诗少;第二个角度是:写父(母)爱的诗很少。个人还是比较认同第二个角度。
首先说说父爱与母爱的诗词。父爱的诗词确实不是特别多,就个人所接触的古人诗词中单纯写父爱的不是特别多。关于父母爱的,通常愿意放在一起来说,比如比较早的《诗经 小雅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这首诗就是相对纯粹的歌颂父母的诗篇。虽然说《毛诗序》中认为这首诗实际上是刺幽王。但是不论是从字面还是从后代各家观点,这首诗本质上还是一首感激父母并后悔不能终养父母的诗歌。
关于母爱,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写这类的诗篇十分多。但是实际结果是相反的。关于母爱的诗歌确实有,但并不能够说很多。孟郊的《游子吟》可以说是系列母爱诗词中最经典,传唱度最高的诗篇,因为这首诗太有名,所以给无数人极其深刻的印象,也是凭这种印象主导,不自觉的认为母爱的诗篇数量很多。实际上呢,写母亲的诗词可能稍稍比父亲多一些,整体数量却仍然看不得。但不得不说写母亲的诗歌能够出彩的特别多,比如说黄景仁的《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刚刚举得这两首名诗的作者孟郊和黄景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幼年丧父。所以自然会歌颂一把屎一把尿
把他养大的母亲了。这里要说一句题外话,中国很多杰出的人都是幼年丧父,尤其是最最传统的士人群体。比如说早到孔子、孟子,后到欧阳修,范仲淹,张横渠等等,都是幼年丧父或者年少丧父,而这种早岁丧父从一定程度上对于其性格会产生影响,丧父的现状会让他们不断幻想出一个高大伟岸完美无缺的父亲形象,而这个和士人所仰望理想社会形貌不谋而合。所以少年丧父的人在从小经历丧父之痛后会比其他的孩子更加自立自强,更容易出类拔萃。同时呢,对于一般人来说哦,通常都是父亲在外而母亲在家教导子女,古时候的女性大多数都是全职太太,少数的人呢会去卖卖瓜,开开馆子,但是照顾自己子女的事还要自己去做。更少数的人呢陪陪皇帝甚至当当皇帝这些人就不放在这里讨论了。所以说一般人对母亲的感情往往会更深一些,所创作的诗词内容也会更多更丰富。
当然上面稍稍跑了一些题,中国幼年丧父的例子特别多,所以这一个群体对于母亲的感情就会加倍。这也是写母亲诗词比较多的原因之一。转到父亲呢?就显得很少了。举例如孔平仲的《代小子广孙
寄翁翁》,代孙子写给爷爷,实际上就是自己写给父亲,全诗如下: 爹爹来密州,再岁得两子。牙儿秀且厚,郑郑已生齿。翁翁尚未见,既见想欢喜。广孙读书多,写字辄两纸。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翁翁虽旧识,伎俩非昔比。何时得团聚,尽使罗拜跪。婆婆到辇下,翁翁在省里。大婆八十五,寝膳近何似?爹爹与奶奶,无日不思尔。每到时节佳,或对饮美食,一一俱上心,归期当屈指。昨日又开炉,连日北风起。饮阑却萧条,举目数千里。当然如果说这首诗完完全全是写给父亲的吗?当然不是。前半段是向父亲报近况,下半段则是写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如果说找个纯粹点的,南宋的方巨山这类的词比较多,举例如下: 酹江月 其三 寿老父
幅巾云麓。笑人生瓮等,何时是足。莫道年来无好处,第一秫田新熟。
孙息乘鸾,大儿荐鹗,翁已恩袍绿。笑谭戎幕,尽教岳也碌碌。 是则江南江北,月明飞梦,认得溪桥屋。多少睡乡闲日月,不老柯山棋局。唱个曲儿,吃些酒子,检点茅檐竹。问梅开未,一枝初破寒玉。
酹江月 其四 戊戍寿老父
且拌春醉。问人间、谁是十分如意。道不好来人又道,也有一分好处。
管甚长贫,只消长健,切莫眉头聚。尽教江路,梅花依旧留住。 儿辈虽不如人,有何不可,怎敢嫌迟暮。但喜吾翁躔度转,唤起烟霞深痼。
否极而亨,剥余而复,长至迎初度。龟图羲画,直从今日重数。 八六子 子寿父
喜椿庭。近来强健,团栾雁序欢声。正柳絮帘栊清昼,牡丹栏槛新晴,缓飞翠觥。
阿戎碌碌功名。但要无灾无难,何曾著公卿。且抖擞斑衣,笑供儿戏,共将乐事,细酬佳景,须知翠袖全盛绿黛,金章不换蓑青。松亭。中间顿个寿星。
而就像是眉师在前面所讲的,男人笔下的诗,多是老父。关于男人(大多数诗人为男性)与父亲之间的关系,眉师已经阐述的很明白了,我想法相近,这里就不多解释。也正是这种原因,这类诗歌通常都是寿诗,父亲几十大寿的时候,来上一首,以来祝寿,二来感
谢恩情。所以说这类诗词的内容与情感和对于母亲的情感相差很多。 说完了这点,再简单说说为什么写父母整体的诗词那么少?这类诗除了说是单纯写父母为父母祝寿等外,还会存在在什么诗中呢?首先是怀乡诗。怀乡诗其实内容中已经兼含父母,当然前提是父母还在。但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一般诗人成熟都是中年,而古人的寿命不是特别长。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往诗人还没有深沉的酝酿去感恩父母时,父母已经离开了,这也是件十分无奈的事实。所以很多怀乡诗词多是怀念自己的兄弟而不是父母(可能父母已过世):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
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
妹。》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其次,悼诗。悼诗,也就是纪念身边逝去的亲人。按理说悼诗中记录父母的应该多一些,但是很容易能够发现悼亡的对象常常是妻子,以至于悼亡诗成为了纪念死去妻子诗歌的专属名词。一般人离开家乡后可能要一辈子回不去家,而妻子是能够陪在身边,共同生活的重要家庭成员。对于一个人来说,父母一直不能够陪伴在身边,所以父母离开时会十分悲痛,顾念年少的养育之恩,但是对现有生活的影响不是十分大。而妻子不同,作为在身边一直形影不离的重要家庭成员,去世后会造成极大的生活影响,这个也可能是悼诗中更多会记录妻子而不是父母的重要原因吧。经典的悼亡诗也不多举例了,比如说潘岳、元稹、苏轼等人的名篇。他们和妻子感情很深,所以时常会想起妻子,而对几十年不能见的父母,可能只有祭拜的时候,会发出一些感慨,比如说:
先亲去无归,家有十男子。春秋此堂上,拜起共祭祀。一贫乃青毡,书种幸未已。人言抱子晚,君已三十四。何时见入学,况未保龆稚。老年树松柏,仁者用其意。父母养我时,辛勤五兄弟。蜂房今俯育,谁则逮菽水。昊天真罔极,梦想九原启。恭惟父母心,敢不嗣遗体。平生忠与孝,举动法经史。先训吾所知,功名盖天尔。 ————宋 苏泂《举子》
所以说为什么类似于父母爱的诗少,除了缺失父母爱的少部分人外,大多数人都是爱自己的父母的,只不过因为生活环境包括之前所分析的各类原因不会把太多呈现在诗歌之中。中华民族有恪守孝道的优良传统,而这种孝也是发自真心的。没有人(除去少数个案)会不爱自己的父母,可能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甚至说强盗恶徒,都会爱自己的父母,所以不能把歌颂父母诗歌少而看做一种情感上的缺失。
最后附一个欧阳修著名的《泷冈阡表》,此为其父死后的墓表,足见其对父母的深深的感情: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
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
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戍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礻右〕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