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以世界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和规律、确立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基本任务的一般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哲学与心理学是二门不同的学科,但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所以要想学好心理学也还要有点哲学思维。哲学是寻求信念的,所用方法不是科学方法,心理学有部分是科学方法。
哲学与心理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24
怎样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在整个世界心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有人认为,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是由于摆脱了哲学的羁绊,崇尚自然科学的实验验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理学家从事研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哲学的一定影响。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实质而言,是源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融合。
从研究对象看,心理学研究的客体是人。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心理学是研究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感情、意志和个性特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
究竟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鸣。有学者指出,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不可分地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因而心理学者从事研究就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哲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之所以是科学的,具有真理性,乃是因为它在客观上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实验也是一种实践,但仅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实践,还有更广泛性的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对于各种研究实验类的和思辨类的进行检验。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心理学研究,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真理性。可以这样认为,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实质而言,是始自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从人与自然界的联系讲,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存在物。从人与社会的联系讲,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体现者,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所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规定着其心理、意识的本质。
人的心理、意识就其生理基础来讲,是人脑的产物;就其社会根源来讲,是在人类社会活动首先是劳动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概括而言,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人)的反映,既依赖于人的自然存在,又依赖于人的社会存在。在人的心理、意识的活动过程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以辩证统一的形式存在、运动和发展着的,但社会因素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有学者从考察早期西方心理学传入我国的历史入手,指出我国现代心理学不是在自己的土壤上产生的,而是由西方传入的。千百年来,心理学一直包含在哲学的母体之中,心理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混杂在一起,相互交织,并受到宗教的渗透。虽然一百多年前心理学已经宣告脱离哲学的母体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还是受着各种形式的二元论或唯心论哲学的缠绕和束缚。这是早期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思想体系的实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心理学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应当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心理学,但是应注意在引进和学习的同时,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和研究心理学在中国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探其源以知其流,鉴其古而知其今。
有学者引用恩格斯关于反映论的一段论述来说明心理学的性质及其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事实上,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学者认为,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反映过程中的主客观矛盾规律,概括了制约心理活动及其内容的主客观因素,应当成为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基础的核心。根据恩格斯的论断,可以引申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要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以及多因素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可知论、可塑论,等等。
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问题上,有学者对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提出了基本看法,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就是用哲学的思想和观点指导心理学研究。采用何种哲学思想来指导心理学研究,关系到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构思,决定着研究的思路和途径。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可以概括为发展观、联系观和动力观。所谓发展观,就是强调心理现象的过程性,即把某种心理活动放到前后相继的过程中来考察;联系观要求避免片面地、孤立地对待某种心理现象,整体论或者系统论、协同论就是具体的联系观;动力观就是要探究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从影响心理活动的多种矛盾运动中发现推动心理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力量。只有在哲学方法的指导下,充分吸收各种哲学思想的营养,并自觉地把哲学思想作为理论思维的基础,心理学研究才能在选择和解释事实时摆脱主观任意性和片面性。
心理学是在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合点上形成的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从发展过程看,它很古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有哲学那个时代起,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成为哲学所注意、所研究的内容了。但是,心理学又是一门很年轻的科学,因为只是从19世纪后半叶起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学科,至今不过100多年。心理学由于它所研究的对象即心理、意识,与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与哲学形成了十分密切的关系。列宁曾经把心理学规定为\那些应当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由此可见,心理学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不意味着心理学与哲学相互割裂、彼此对立。从在整个科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讲,心理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的基础科学,它同时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具有联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中介作用,但从整体上讲,它更侧重于社会科学。
在心理学研究中,又有侧重于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和侧重于人文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分支,二者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在整个心理学系统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客观现实要求心理学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人自身而非技术的因素。
哲学心理学
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简介
希腊文没有与“人性”相应的词,但却有着我们称之为人性的不同成分的名称。首先,存在着“灵魂”这一名称,意指“生活的气息”,它随着一个人的死亡而离去,亦是使有机和无机得以区分的基本原则。其次是“胸腺”,意指构成有机体行动和情感的动机要素,特别指行为由动机所激发。再次是“理性”这一术语,意指清晰觉知真理的心理器官。
1、自然主义。在古希腊,最早阐释心理现象的是泰勒斯。他的一个中心论题是现实的性质。在泰勒斯看来,虽然世界由许多不同的物质(树木、石块、空气、烟尘等)所构成,但是,在现实中,唯有一种元素--水,才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皆始于水,又复归于水。水是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称为“始基”,所以那些追随泰勒斯探究元素之人便称作“物理学家”。
泰勒斯的传统为他的学生米利都的阿那克西曼德所继承,后者接受了 “始基”的概念,但批判了水是万物之源的假说。阿那克西曼德提出这样的问题:一种普通的元素如何能转变为其他的元素。相反,他提出存在着一种元素,这种元素不是任何可被认识的元素,而是具有许多形式且难以限定的某种东西。他称他的“始基”是“无限定的”.此外,阿那克西曼德对进化的
问题也进行了敏锐的观察。他持据说,由于人类的婴儿比较羸弱且需要长时期的抚育,所以人类的原始状态肯定有其独特之处。但是,随着个体的独立,人会逐渐变得强健起来。为此,他还借助未知生物的化石来支持他的进化观点。这是一位希腊哲学家求助于经验资料来支持一种观点的罕见实例之一。 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哲学家,特别是影响到柏拉图的,是萨摩斯的毕达哥拉斯。他的成名之处在于“毕达哥拉斯定理”。然而,对毕达哥拉斯来说,数学不只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开启宇宙之门的一把钥匙,因为宇宙中的每一事物都可以通过数学来认识。毕达哥拉斯还在灵魂与躯体之间作了明显的区分:灵魂不仅可以在没有躯体时存在,而且躯体是使灵魂囚于其中的腐化之狱。因此,人类的责任是净化躯体。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克劳顿的阿尔克曼恩。在某种意义上,他是第一个得到承认的心理学家,并对后来的心理学缔造者产生影响。阿尔克曼恩受过医学训练,实施过某些早期的解剖,以期探究人类的知觉。他解剖过眼睛,发现视神经通向大脑,于是提出感觉和思维发生于大脑之中。阿尔克曼恩的着述暗示着哲学中心理学分支的创立,因为他试图通过从生理学领域借用过来的科学方法解答哲学中的理智问题。W.冯特、W.詹姆斯和S.弗洛伊德等人,都不同程度地从中获得过启发。
2、经验主义。在哲学形成和哲学争鸣的过程中,恩培多克勒倡导了经验主义。恩培多克勒既是一位医生又是一位哲学家,其心理学观点主要是发展了一种有关知觉的理论,也即借助我们的感官来证实我们常识的可靠性。在他看来,物体散发着射出物,这些射出物是其本身感觉方式的独特复本。例如,我们的鼻子对某些事物发出的特定分子作出反应。一切种类的知觉均是如此,而且,这些射出物进入血液,与心脏相遇,随着心脏的跳动,搅动了射出物,那便是思考。虽然现今看来,这种观点甚为荒谬,然而它对于自然主义却是重要的进步,因为它给心理活动提供了纯物理的基础,而不仅仅把心理活动归因于灵魂。
恩培多克勒的观点,就其特征而言,是经验主义的观点。他声称,我们通过观察现实,特别是通过物体内在化的复本而认识现实。 哲学
哲学(Philosophy)传统包括了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的研究。这些学科试图回答对于世界起源,知识如何获得,以及善恶等观念的问题。基本上,哲学的基本方法是运用理性对于这些问题提出论证。但是,哲学的实际范畴与定义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哲学是什么”在哲学传统之中是充满分歧与倍受争议的。 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大家一提到心理学,就会想到有病、精神分裂,虽然,心理学有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但是,它还脱胎于哲学。
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在我国心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理学家从事研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哲学的一定影响。就实质而言,是源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融合。
从研究对象看,心理学研究的客体是人。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心理学是研究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感情、意志和个性特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从人与自然界的联系讲,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存在物。从人与社会的联系讲,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体现者,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所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规定着其心理、意识的本质。
人的心理、意识就其生理基础来讲,是人脑的产物;就其社会根源来讲,是在人类社会活动首先是劳动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概括而言,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既依赖于人的自然存在,又依赖于人的社会存在。在人的心理、意识的活动过程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以辩证统一的形式存在、运动和发展着的,但社会因素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心理学是在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合点上形成的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从发展过程看,它很古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有哲学那个时代起,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成为哲学所注意、所研究的内容了。但是,心理学又是一门很年轻的科学,因为只是从19世纪后半叶起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学科,至今不过100多年。心理学由于它所研究的对象即心理、意识,与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与哲学形成了十分密切的关系。列宁曾经把心理学规定为“那些应当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由此可见,心理学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不意味着心理学与哲学相互割裂、彼此对立。从在整个科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讲,心理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的基础科学,它同时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具有联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中介作用,但从整体上讲,它更侧重于社会科学。
在心理学研究中,又有侧重于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和侧重于人文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分支,二者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在整个心理学系统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客观现实要求心理学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人自身而非技术的因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我国广大心理学者的共同任务。
各时期对哲学心理学的概念
古代时期的定义为“心理学是研究灵魂之学”。 近代时期的定义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灵之学”。
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定义改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
但是在二十世纪20年代初期至60年代,哲学心理学的概念被行为主义否定,行为主义盛行时强调心理学
的研究因无法研究内在意识的变化过程,且受限于相关研究工具的缺乏,无法在不伤害人体的情况下研究人体
的内部变化,因此对意识的问题是存而不论,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相关的工具陆续发明并广泛应用于医学
上的临床实验后,心理学研究内在心智历程的研究计划才陆续被提出,并导致认知主义的盛起,意识方面的研
究才再度受到重视。
因此现在对哲学心理学的定义采用“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 主要的四大争议
1、心身关系问题(mind-body problem) 主要的理论有一元论(monism),包括了唯物论(materialism)与唯心论(idealism)。另一个理论是二元论(dualism),包括了心身交感论(psychophysicalinteractionism)与心身平行论(psychophysical parallelism) 2、天性与教养问题(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 争论的焦点除了先天与后天何谁重要外,还包括了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等方面。
3、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free will versus determinism) 主要是在探讨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问题。其中的决定论包括了物质决定论(determinism)、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与精神决定论(psychical determinism)并有相对立的非决定论(indeterminism),其重要的代表理论是自由意志。
4、知识来源的问题(origins of knowledge) 其主要是探讨人类如何获得知识,主要的学派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