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企业劳动定员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有了定员标准,便于企业在用人方面精打细算,促使企业在保证员工生理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地、节约地使用人力资源,用尽可能少的活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因为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是在对整个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先进合理的定员标准和劳动定额为依据核定的。所以,按定员标准编制企业各类员工的需要量计划,是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
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企业内部员工调配工作的目的是开发人才,使人尽其才。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了解员工,掌握他们的爱好、技能和健康等各方面的素质状况之外,还必须了解企业的定员,掌握各个生产、工作岗位需要多少人和需要什么条件的人。所以,定员是人员调配的主要根据,而调配工作又是定员标准得以贯彻的保证。
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合理的定员能使企业各工作岗位的任务量实现满负荷运转。这就要求在岗的所有人员必须兢兢业业,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业务水平,否则,便不能胜任其工作。因此,劳动定员可以激发员工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 三、企业定员的原则
搞好劳动定员工作,核心是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所谓定员水平,就是各类人员定员数量的高低宽紧程度。只有先进合理的定员才能既保证生产的需要,又能节约劳动力。先进就是要体现高效率、满负荷和充分利用工时的原则,与同行和生产条件大体相当的企业、或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进行比较,生产任务完成得好,用人又相对较少。合理就是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即定员标准通过主观努力能够达到。为了实现劳动定员水平的先进合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定员的科学标准应是保证整个生产过程连续、协调进行所必须的人员数量,因此,定员必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及保证这一目标实现所需的人员为依据。 (二)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应强调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1.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只有产品方案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才能做到定员工作的精简、高效、节约。所以在制定产品方案时,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不要为了多留人或多用人而有意加大生产任务或工作量。
2.提倡兼职。兼职就是让一个人去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工作。兼职既可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节约用人,又可以扩大员工的知识面,掌握多种技能,使劳动内容丰富多彩。这对挖掘企业劳动潜力,实现精简、高效、节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新的岗位的设置必须和新的劳动分工、协作关系相适应,即在原有的岗位上无法完成的职责出现的时候,才能产生新的定员。
精选范本
.
(三)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企业内人员的比例关系包括:直接生产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关系;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的比例关系;非直接生产人员内部各类人员以及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内部各工种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在一定的产品结构和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上述各种关系存在着数量上的最佳比例,按这一比例配备各类人员,能使企业获得最佳效益。因此,在编制定员中,应处理好这些比例关系。
(四)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定员问题,不只是单纯的数量问题,而且涉及人力资源的质量,以及不同劳动者的合理使用。因此,还要考虑人尽其才,人事相宜。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认真分析、了解劳动者的基本状况,包括年龄、工龄、体质、性别、文化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进行工作岗位分析,即对每项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环境条件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劳动者安排到适合发挥其才能的工作岗位上,定员工作才能科学合理。 (五)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定员的贯彻执行需要有一个适宜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所谓内部环境包括企业领导和广大员工思想认识的统一,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如企业的用人制度、考勤制度、退职退休制度、奖惩制度、劳动力余缺调剂制度等。所谓外部环境包括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使企业的经营成果真正与员工的经济利益相联系,同时还要建立劳务市场,使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力,企业有选择劳动者的权力。
(六)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企业的定员也应有相应的稳定性。但是,随着生产任务的变动,技术的发展,劳动组织的完善,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定员标准应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能力要求】
一、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
制定企业定员标准,核定各类人员用人数量的基本依据是:制度时间内规定的总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的工作(劳动)效率。即:
在企业中,由于各类人员的工作性质不同,总工作任务量和个人工作(劳动)效率表现形式不同,以及其他影响定员的因素不同,使核定用人数量标准的具体方法也不尽相同。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核定定员人数时,总结和推广了以下五种传统核定方法。
(一)按劳动效率定员
这种方法是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计
精选范本
.
算公式如下:
这种定员方法,实际上就是根据工作量和劳动定额来计算人员数量的方法。凡是有劳动定额的人员,特别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因为人员的需求量不受机器设备等其他条件的影响,更适合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定员。
工人劳动效率可以用劳动定额乘以定额完成率来计算。由于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有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因此,式(1-1)中生产任务和工人劳动效率,可相应按工时或产量来表示。
例如,计划期内某车间每轮班生产某产品的产量任务为 1000 件,每个工人的班产量定额为 5 件,定额完成率预计平均为 125%,出勤率为 90%,则可直接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出该工种每班的定员人数:
精选范本
.
(三)按岗位定员
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是按岗一位定员。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性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企业,如冶金、化工、炼油、造纸、玻璃制瓶、烟草,以及机械制造、电子仪表等各类!企业中使用大中型连动设备的人员。除此之外,还适用于一些既不操纵设备。又不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
按岗位定员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两种方法:
精选范本
.
1.设备岗位定员。这种方法适用于在设备和装置开动的时间内,必须由单人看管(操纵)或多岗位多人共同看管(操纵)的场合。 具体定员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看管(操纵)的岗位量。
(2)岗位的负荷量。一般的岗位如果负荷量不足 4 小时的要考虑兼岗、兼职、兼做。高温、高压、高空等作业环境差、负荷量大、强度高的岗位,工人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2小时,这时总负荷量应视具体情况给予宽放。
(3)每一岗位危险和安全的程度,员工需走动的距离,是否可以交叉作业,设备仪器仪表复杂程度,需要听力、视力、触觉、感觉以及精神集中程度。 (4)生产班次、倒班及替班的方法。对于多班制的企业单位,需要根据开动的班次计算多班制生产的定员人数。
对于采用轮班连续生产的单位,还要根据轮班形式,计算倒休人员,如实行三班倒的班组,每 5 名员工,需要多配备 1 名员工。
对于生产流水线每班内需要安排替补的岗位,应考虑替补次数和间隙休息时间,每 1小时轮替一次,每岗就定 2 人,采用 2 人轮换;一人工作,一人做一些较轻的准备性或辅助工作,对于多人一机共同进行操作的岗位,其定员人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计算岗位定员是一种初步核算,为合并岗位,实行兼职作业提供依据。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根据计算结果与设备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劳动分工,以便最后确定岗位数目。对于单人操纵设备的工作,如天车工、皮带输送工等,主要根据设备条件、岗位区域、工作量,以及实行兼职作业和交叉作业的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定员。
2.工作岗位定员。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而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如检修工、检验工、值班电工,以及茶炉工、警卫员、清洁工、文件收发员、信访人员等。这种定员方法和单人操纵的设备岗位定员的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根据工作任务、岗位区域、工作量,并考虑实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定员人数。 (四)按比例定员
这种方法是按照与企业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
在企业中,由于劳动分工与协作的要求,某一类人员与另一类人员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数量依存关系,并且随着后者人员的增减而变化。如炊事员与就餐
精选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