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根据这一册书前面介绍的散文,再现托物言志的写景方法,品味精彩
语句,学会欣赏语言美。
2.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独立、宁静”的生活情怀,体会她所构建的健康人格,唤
起学生心中积极、乐观的人生追求,以及对文章意境美的感受。
3. 发展目标:通过对课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学习,结合教学方法的启示,
发展实际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体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由景入情,理解作者寄寓的生活理想。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对课文的配乐朗诵的欣赏,感知全文,理解全文。
2、绘画法。引导学生在绘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丰富课文的理解。 3、讨论法。由点到面,引导学生拓展理解的空间。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理解作者寄寓的生活理想。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课件展示)5分钟
以几米的画《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导入。深情读出这一封《致花木马的信》(课件显示),并指导学生欣赏画作。几米的画拥有惊人的创作力和多变的叙事风格,使画面由平面变为立体,富饶诗意。当中的文字节奏简约而自成风格,广受欢迎。介绍几米不仅仅是因为他和本文的作者李乐薇是同一时代的人,更是希望能以几米带出绘图法这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画笔将自己对文章的感觉描绘出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心情不好时,你都在干什么?”(信中原话)
师:要是心情不好时,我们可以像几米一样,画出心中所想。今天,我们就一起
1
尝试在《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文章中捕捉快乐的灵感。
二、 (走进文本)倾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课件展示)10分钟
播放配乐朗诵,同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倾听。 课件显示问题:
1.全文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描述的景物,给我们什么感觉?3.你如何理解题目? 三、 (走出文本)绘画法8分钟
把学生分为两组,各派一个代表上台在画区作画。
要求:在10分钟内将文中所述之景描绘出来。而台下同组的同学可以诵读文中的语句作为提示,看哪一组完成得最好。这是一个学生之间互动的环节。台上的两位学生在绘出印象中的小屋之境的同时,台下的学生积极地响应,给出提示,在一种竞赛的气氛中进行,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仿佛是走出文本,其实是更好的进入,实现再创作。
四、 (重回文本)分析全文。(课件展示)20分钟
教师引领学生在画中理解课文。用幽默的语言评价作品的同时,有计划的将第二环节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作答。 观察两幅作品:
1.【学生绘画作品与文中语句的张力表现】
问1:我们两位同学都画了些什么呢?(全文写了什么内容?) 答:小屋、山、树??(画的主体部分)
结合画与文中的语句评述:(作对比) 口述:一座青翠山上座落着一幢小屋。 课文: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上痣一点。 口述:小屋的周围都是树。
课文: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口述:打开门就可以看到很美丽的景色! 课文: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
(解说:生动明快,清新自然的语言正是本文的特色。这是在初读本文的时候也是可以感受的。结合学生的绘画,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进行品味,不仅能够
2
更深刻地感受本文的语言魅力以及作者寄寓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还有利于下一步对文章描写结构的分析。) 2.【由景入情】
问2:两位同学的画给我们什么感觉呢?跟作者希望带给我们的感觉又是否一致呢?(作者描述的景物,给我们什么感觉?)
根据学生回答,点出关键词: 安静、别致、自由、热爱大自然??
明确: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别致可爱的小屋,这是一个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拥塞的山野中的处所。寄托了作者热爱自己的小屋,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以及保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感情。隐含着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和对现代文明束缚人的自由,隔离人与大自然交融的消极一面的批判。 3.【解题】
问3:《我的空中楼阁》与《我的山上小屋》作比较:
成语“空中楼阁”意为比喻幻想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作者反其寓意而行,采用其本意:建筑在或飘浮在空中的楼阁,凸现了山上的宁静,和与世隔绝。增加艺术效果,幻化出幽深的意境,透着无穷的情韵。
明确:普通的山,平常的小屋,但是作者笔下却是仙境一样,半空中的楼阁,若隐若现,如同幻境一般。寄寓着作者的理想,对生活的向往。 五、 小结。2分钟
1. 2.
学习内容的小结:作者以绘画般的笔触,清新自然地抒写了自己心爱的小屋,诗情画意间,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学习方法的小结:学会轻松学习语文,享受好文章的同时,不妨也用画笔来描绘一下,或许能像几米一样,带给自己,带给别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 布置作业
1. 2.
课后自行在网上查找有关本文作者的资料,更深入地了解本文; 收集已经学过的采用“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名家名篇。
七、 板书设计
我 的 空 中 楼 阁 李乐薇 小屋的特点:安静 别致 自由 3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多方位认识小屋的美;
2. 再现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进行多个作家作品的比较解读。 【教学过程】
一、课件显示表格,学生带问题默读课文。(15分钟)
立足点 二、师生共同理清思路。
1.提问:寻找作者立足点变化的段落。(8、9自然段),同时完成表格。 点明: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结构上: 第一部分(1-8段)立足于小屋外,描述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定景换点);
第二部分(9-18段)立足于小屋,描述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定点换景)。 完成表格如下: 立足点 小屋外 小 屋 观察的角度 远观 近观 描写的主要内容 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观察的角度 描写的主要内容 作画区 (一) 作画区 (二) 2.学会寻找小屋的美:例如,在山和不同的树的映衬下,小屋显示出不同的美。(课件显示)
不同的映衬物 山的映衬 展示小屋美的句子 描写特点 4
无花树 周围的许多树 高过屋顶的大树 屋前的树 内容上:前半部分:侧重写小屋的美;
后半部分:侧重于在小屋的生活。
完成表格如下: 不同的映衬物 展示小屋美的句子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山的映衬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无花树 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为周围的许多树 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高过屋顶的大树 ??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却像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屋前的树 轻灵而自由! 3. 学会寻找在小屋的轻松生活的情景:诵读文中语句。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我只觉得外出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小结: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写出了小屋在各种视角下的各个方面,写出了小屋的神韵。 三、由本文的“志”引出的讨论:(30分钟) 1.作者的简介(检查学生课后资料的收集情况)
5
别致。 效果 生动、形象 写出了小屋的精巧的静和小巧 加深小屋周围绿的描写特点 点出了山和小屋的关系,显出了小屋玲珑、别致 以树的动显示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