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心理学》课程中所学到的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疾患也日益增加。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已经超过20%,部分小学对8-12岁学生进行心理筛查的结果显示,15%的学生有心里问题。高校中的心理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高达15%,其中有35%的学生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明显,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正常的生活压力。尤其是今年以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华南农大两周内发生4起跳楼身亡事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自杀事件。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分析当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我在《大学生心理学》课上学到的,浅谈大学生心理的普遍问题、产生原因和应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1、环境、角度的变化导致难以适应新生活的焦虑心理
大一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就会遇到生活上的不适应。大部分的同学们习惯了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张手。而进入校园后,由于习惯了原来生活的亨受,则无法很好地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在另一方面的学习生活来说,大学里的学习制度和方法都与中学时的大大不同,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常束手无策。
2、不擅人际交往造成的抑郁心理
大学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可以说成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进入大学以后,人际交往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而有的大学生可能性格上比较内向、孤僻,或不擅言谈,不知道怎么样来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与同学产生矛盾,甚至导致疏离的结果。 3、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压力是无形的,是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环境因素给我们造成的紧张感。大一新生刚进入校园,还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再加上如果所学的专业并非自己感兴趣的,就很容易在学习上感到些微压力,更不用说预备考研,参加各类证书考试等等带来的应试压力了。
4、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上,大学生们对未来的生活虽有向往和迎接挑战的兴奋,但在没有丝毫社会经验和对未来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没有他人的引导,
反而更易产生迷茫的心理。在受挫之后,更加容易采取被动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徘徊不前。 5、恋爱的烦恼
经过了高中严酷的学习生活,进入大学后的学生们不再受到过多的限制,学校也不像以前那样明文规定不准学生谈恋爱。所以,很多同学都想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谈一场恋爱。而大学生往往并不能很好地把握交往程度,很可能出现一些伤害他人或伤了自己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二、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我认为社会、家庭、个人都有原因,主要为以下三点:
1、社会原因。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特别长的国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的小农经济,形成了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对个性心理少有关爱和研究。这种“内向型”性格,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极易诱发心理疾患,并且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心理疏导。
2、家庭原因。父母处事态度、生活方式等家庭氛围的影响。事实证明,父母感情和谐、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3、学校原因。传统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科教育,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多是秀才,少有人才,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很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4、个人原因。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和遇到的问题,不懂得寻求帮助,一味埋在心里,不会向别人倾诉,不会释放压力。导致心理压力越来越来,恶性循环,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甚至自杀,现在高校中的自杀事件大部分由此而产生。 三、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认清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无需求全责备、作茧自缚。在选择适当目标完善自我的同时,还应看清自身的不足,努力改进,并保持愉悦的心情。
2、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制定无法实现的目标,不为力所不及的事情苦恼,也不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作比较,以平和的心态对
待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
3、乐于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增进同学友谊、师生关系,更能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学生可以向好友诉说喜怒哀乐,或与辅导教师交流,以缓解和消除心理压力或紧张。
4、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心理上的专业知识,在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有效途径解决。学校也可以开展并提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让大学生了解情况,找到倾诉的对象,受到正确的引导,及时走出心理误区。
5、学校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流,社会对大学生群体在才学、品德、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较高期望,这些期望与大学生的实际行为往往形成一定的反差,大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部分焦虑来源于这种社会压力,因此产生自责和罪恶感。摆脱这种困扰,需要大学生在社会要求和个人能力之间学会灵活和折衷,接受自己个性中某些不为社会赞赏和肯定的方面,扬长避短,不勉强自己屈从社会压力,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张扬个性中积极的方面,淡化消极个性因素带来的心理困扰,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在学习了这门课程后,对我非常有帮助,无论是面对学习的压力,还是将来走上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都可以自然处之。倒霉之事时常有,不同的只是你用何种心态来面对它。只要我们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不断扩大自我的生活经验、诚实坦率、平心静气地分析自我,找出问题之所在,就能及时予以补救,化失败的打击为增进自我接受感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