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六广镇中心小学 郑朝平
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看到了大部分的学校都注重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但是,在一小部分农村学校,由于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考出来的语文、数学成绩,加上家长没时间去监督、辅导子女的学习,所以教师只能根据家长短浅的要求,占用其他所谓“属科”课的时间去辅导学生,部分教师也以“我不是专业的美术老师,不能教学生画出美丽的作品”为由,去敷衍美术课,甚至一些专业的美术教师也在环境的影响下,对美术课简单化,随意给学生一副图,让学生照着画,以模仿得相似程度为评价标准。正是在教师和家长这些错误的认识下,渐渐地淡化了对学生美术兴趣、欣赏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教育出来的学生将会是一套套“机器”。为了唤醒小学生对美的感悟,满足他们享受快乐童年的需要,作为农村教师的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多与生活联系,培养其兴趣。下面就来谈谈我自己几点粗略的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激发审美意识
在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然而《美术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美术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欣赏能力为主。也就是说,小学美术课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而哄着孩子玩。学生充满童稚的眼中,画出来的画绝对不可能和成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
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太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只要学生的画中是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课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从课堂抓起,激发兴趣
对农村学生来说,培养美术兴趣、提升美术欣赏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所以,要从抓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培养他们的兴趣。
1、直观性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就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也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实用的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一次美术课上,我课前用鸡蛋壳粘贴了一只小鸭子,用多种种子----小豆、花生、腰豆、葵花等,拼成了一栋小房子。当孩子扪看到我做的这些有趣的作品时,都异口同声地问:
“老师,这是怎么做的呀?好漂亮!”接着,我把所用的材料:蛋壳、各种种子拿给孩子们看。孩子们看了,觉得特别新鲜,都发出这样的赞叹:原来这些东西经过加工,会变得如此有价值,都争先恐后的说:“我要做一只小鸡,我要做一架飞机……”在当学生兴趣盎然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创作心理急切,过不多久,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作品。每个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获得实践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由此可见,直观性教具,在课堂中的使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以无限的丰富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料库。为教师和小学生们展现了一个丰富的可感知的美的天地,使小学生对美的体验更丰富、更立体。因此,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在教画鱼时,我让学生欣赏从网上下载资料来制作的课件——各式各样的鱼的形象:有游动着的、有静止的,有卡通的……这样一来,就不在是专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空对空”口传式地说教了,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这些多样的形象为学生的绘画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运用有声有色的影像及生动丰
富的素材资料,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与生活联系,走出教室,发现美
小学美术新课标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然而,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大自然就是一门艺术,生活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偶尔带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丰富地多角度地感受大自然,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例如:我在教我喜欢的一处景色时,我就把学生带出了教室,让学生用眼睛去寻找 、耳朵去倾听、用双手去拍打树干、用鼻子呼吸空气中的花香,调动全身的感官用身体感知一切。从而让他们领悟了,原来,还能走出教室学习美术,而且更加有趣、有意思。
4、交流与合作的美术学习,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是人们主流的交往方式,其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社会里更为重要。合作学习美术,可以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四五个同学一组,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比如:做一件手工艺品,用不同植物的种子拼出一幅对大自然的感悟,每个同学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种子, 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使他们更加热爱同学,爱护班级,具有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善于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让他们看到自己因合作而取得的成绩,获得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对学习美术的兴
趣。
三、体会成功的快乐,延续学习兴趣。
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进程,效率。而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学习始终离不开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记得在2008年的四月,中心校举行“迎奥运、百人书画大赛”。我辅导了四名学生参赛,刚开始时,学生画的一塌糊涂,我并没有灰心,而是一个劲的鼓励学生,在教她们作画技巧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动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在比赛中,她们四人经过自然感受,自我体验,自由想象创作出自己所想要画的画。因此都分别取得了一、二、三等奖。我把她们的奖状和奖品当着全班学生发给她们,让班里的学生和他们一起体会成功的喜悦,并把这事当成一个契机激发其他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实践证明:当学生看到自己身临其境存在价值,并在成功创造的过程中找到的兴趣,这对他们也就会觉得学习美术是如此快乐,自己也就十分乐意地投入到美术课当中去。
而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我始终给予激励和表扬,如:你的画真棒,色彩搭配得很漂亮,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画家等等。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们会因此得到鼓励,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从而延续了学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学的独特是不可代替的,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丰富,心灵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农村学生这方面历来不受家长和教师的重视,所以,作为课程改
革背景下的农村教师应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产生愉悦的情绪,以此来启动学生内在的活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