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的是一件考研耐力和意志力的事情,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虽关于择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建议一定要趁早,因为即使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考试科目也未必完全一致。
如果同学们一时之间不知道选择那所学校,千万不要把过度的精力浪费在这上面,因为,备考复习工作是一天都不能丢的,所以在未定学校之前千万要保持学习进度。因为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大家可以筛选一些目标院校,有了一个大致方向,现阶段自己的不会过于慌乱,不会整天胡思乱想。
介于考研方面有太多的问题要讲,所以这篇文章便是我的种种干货和经验的整理,篇幅会比较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后会有所帮助,结尾处附赠我的学习资料。
咱们这门专业考试有四个科目,分别是:(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3)中国语言文学综合 (804)文学评论。
先介绍一下英语
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识记为主(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不需要能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11月到考试前一天背20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然后这两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厕所时光,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外还真的没专门抽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按理说,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如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了,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阅读就一个技巧,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常规阅读就40分,加之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都算是阅读的一种,总之除了作文基本都是阅读,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啊。阅读靠做真题完全可以提升很大水平,当然每个人做真题以及研究真题的方法不一样,自然达到的效果不一样,这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阅读,首先要做题并校对,思考答案为何与你的选择不同,并把阅读中不懂的单词进行记录并按照上面提及的方法对单词进行识记。第二遍:做题,并翻译全文(可口头翻译),有利于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
在开始做题的时候,并思考出题者出每道题的意图、思考出题人的陷阱设置。第三遍时应能做到明白出题人对每个选项是如何设置陷阱的,每个选项的错误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错误以及出题人为什么要这样出题。一篇阅读做三遍并不是一次就把这三遍做完。打个比方,我先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一遍的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先做一遍,再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二遍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再做一遍,再用第三遍的方法再做一遍。如此三遍,你的阅读经过几个月的定有巨大提高。
至于完型填空和翻译,我认为无需刻意练习,因为上述提及的练习阅读的方
法也起到练习完型和翻译的效果。对于作文的学习(11月开始)我当初还是关注了木糖英语才发现更好的资料,并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诵并默写了20篇范文(10篇小作文,10篇大作文),到了考试的时候直接套用了模板和观点。
我认为作文没有太多技巧,唯一的技巧就是多背,多背范文多背一些好的观点,以至于在考场上能写出有思想的文章。至于模板问题,我认为还是有模板比较好,虽然套用模板可能会降低老师的印象分,但如果文章因为没有模板而写得毫无章法可言,很乱,那么给评卷老师的印象会更差,因此不需害怕套用模板带来的后果。当然,如果你能把模板用得不像是模板,那么效果更佳。
专业课
对于中国语言文学综合的部分,主要就是理解加记忆的过程,而且文学综合的内容比较多记忆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一部分可以早一点开始进行。我是在7月左右才正式开始的专业课复习,这时候主要是把书看完,并做好笔记,有条件的同学和跨专业的同学可以早一点开始,由于每本教材的视角不同所以可能对于同样的内容有的是详述有的却是概述,对于这些书,我是把重复的相同的内容略看,主要找不同的地方进行相互的补充,看过书和做完笔记后要对每一章的内容有全面的把握,例如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以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 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还有复合构词法复合构词法是词根语素与词根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组合次序构成新词的方法。一边看书,一遍做笔记,第一遍过课本一定要认真,无盲点全过,不会的要争取弄懂,实在搞不清的基本上要记住答案或者要点。复习时重难点会很多,应该多花点时间。到后期基本上已经过了一遍,笔记做了有两大本。
课本很厚,科目与科目之间知识点也比较散,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一个原则:有的放矢、重点突破、强化优势。复习要有轻有重,应该根据历年真题来调整复习的侧重点,但是绝不能允许有偏科的存在。万丈高楼平地起,先将教材从头到尾看一遍,看完一章要记住这章节的标题是什么,标题是教材是书籍的提纲。课后题要搞清楚,搞明白,切不可模棱两可。不会没关系,可以看答案,我在我们图书馆找到了课后习题的答案,看完答案还不懂求助或者接着看。看完一章要做课后的练习题。基础题型给分余地很大,相应解释符合就可以拿分(这是真的)不需要过多理解。在打印完准考证那段时间之后,大家要注意总结最基本的知识点,做到目无全牛,知识一定是从课本开始学,最后又回归课本,比如之前你可能做完之后并没有完全理解的题目,这些都要反复去看,一定要吃透。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不能仅仅以今年的考题为依据,复习必须理解透,教材也要全部复习完。
不过,这么多书都要一字不漏看完吗?当然不是。教材毕竟都是对理论的转述,都带有编者的主观性,所以同一个知识点每本教材有不同的表述方法。有些教材会故意不说人话,有些则简单易懂,尤其对于基础知识这一块比较艰涩的部分,更需要不同教材结合起来看,把知识点吃透。比如文学观念的变化和现代性文学格局的形成,最重要体现在晚清文学明显强化和提高了小说和戏剧这两种文体的地位,明确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为平等并列的四大文体,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这种观念转变,奠定了“五四”新文学整体格局的基础;对翻译文学的高度重视。1896—1916年,翻译外国小说800多种,林纾翻译的小说被称作“林译小说”,形成当时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繁荣了晚清当时的文学作品,对“五四”新文学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很大的影响。而且,一定要买试题、模拟题
什么的,然后开始练习,一遍之后第二遍二遍之后三遍,一直到你找到试题当中的规律为止,而且要根据往年真题的情况划重点。这里的细节太多,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要把你认为的重点都画下来并熟练背诵。
不要想太多,考研的时候就好好备战,不要今天想考不上怎么办,明天羡慕那些找到工作的同学,后天又觉得读研没用。一心一意的复习就是了,想东想西的影响自己的复习心情。我每天早上和晚上各看一章,画出自己觉得的重点,然后做一章的题。这么一遍看完大概10月份了,我马不停蹄开始第二遍。同样是早晚各一章。不同的是这次我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把每一章的梗概和重点摘下来。然后看一章内容,再做一章的题,笔记本用了整整一本。我后来反省过这个记笔记的方法,因为之后根本没有时间再去看笔记,也怀疑过其效果。但后来想想,其主要目的在于抄的时候的帮助记忆,而非之后的翻看。大家因人而异。耐心看真题,看看真题是怎么考知识点的,以及重点知识点又有哪些。
后期虽然也过了一遍教材,做了些笔记,但是并没有通过笔记建立起框架和脉络。所以在最后面的一段时间,在之前通读教材的基础时,我又过了一遍书,同时:划各章主要内容,将主要内容再精缩成大致脉络,背一些书中明确给出的重点原文和划好的主要内容,千万不要毫无方法的死背,可以圈好关键词、理顺逻辑,再进行背诵,不然你会很辛苦的。另外,背完一遍之后还是需要反复的回顾、记忆,不然很容易忘记的。这法子很笨而且耗时长,但是跨专业的考生,请务必在迷茫困顿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用各种“笨方法”充实自己的每一天:一切都是为了打好基础。
研教新版的课本解析建议大家可以看看,基础一般的话可能初读会觉得有些难懂吧,多读几遍就行。这本书还是很体贴的,解释基本上都总结出来了,还有
一些不怎么明显的需要自己去留心整理,如下图:
总的来说,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带着兴趣去读你会有更多收获,方法仍然是泛读到精读到记忆。但是,最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自己的问题意识,在看的过程中就要讲理论串在一起,要去想哪些地方能出题,如果真的出了题要怎么回答。死背书是不行的,要在答题时有自己的观点。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很棒了。 近几年填空题分值都很高,细节和基础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一定要注意,不要觉得什么不会考,而是要认真对待每一段话,还有,分清楚例子和观点。这一点也很重要。还没开始复习,我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绝对不乱发脾气,绝对不丧气,永远对自己和蔼,对家人微笑,永远保持信心。”这是我处理自己情绪的,“简单粗暴但是有效”的方法,希望和我一样有情绪困扰的朋友,每天把上述这几句话对自己默念三遍。
对于文学评论部分,所占比例就相对小一些,而且一般在出题方面也会和中国语言文学综合相结合,可以参考一下历年真题。对于这部分的准备可以看一下那本综合以及学校的参考书就可以了。对于比较常考的部分,像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秉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 合而成的习 惯性行为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但是如果出现一般都会比较基本。一定要树立书本整体的建构思维,各章节之间的串联关系,同时有自己的思考,列出书本框架,前期一定要面面俱到,尤其基础部分考的比较细,以防每个知识点自己都知道,到时候都可以答的上来。要总体上看书,要对书有整体的框架认识,同时有自己的见解。
文学评论的内容主要就包括一些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例如文学形象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可感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有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文学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衡量优秀作品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文学形象中也包含了深刻的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内涵。文学形象是具体的、感性的、个别的,又是具有普遍性的、现实的。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第三种高级形态。对于这门课程的准备就不能局限在书本上,而应当结合生活去复习思考,主要可以参考网上的一些论文以及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论文除了要关注老师近年来的全部论文还要关注一些期刊论文。然后在10月份开始做模拟题练习,由题回归课
本也就是挑重点大致过了二遍课本。跟着真题来检验知识体系的完整与否很有效果,基本上看到题能够想到个十分之五六的样子,对于没头绪的返回课本细读总结、参考答案来做出自己的答案,一定要做个类似于发散性的思考,能够扩展开。同时10月下旬就得开始背书、笔记或者资料了,个人认为书本上的东西是你背的内容多少的底线,也就是说你如果自己做了笔记那就尽量背自己的笔记,看哪个总结的更全面背哪个,尽量多背多记。
在11月份开始接触近年真题,自己先大致做一遍,写一下要点就行,然后参考答案和自己的笔记看自己哪块比较薄弱,下硬功去突破,同时这一阶段基本上就能够形成知识体系了,由一个问题可以想到相关的问题,有些大的问题可以想到很细的点,类似于点线面的体系。12月份做一下近两年的题,至少一份题要自己完全去做下,规定好时间,看自己的考场时间把控力怎么样,最好能够大致划分一下答题时间范围,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后续要开始理解加背诵阶段,背诵是将书本知识不断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一定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背诵,背诵记忆比较快的方法就是不要单纯念,在楼道或者安静的地方以自己给别人讲的方式背诵,这样你既能够检测自己是否掌握知识点,而且还快速有效的忘不了。结合真题精读课本,按照书本,总结书本顺序的笔记,完成之后按照题型再做笔记,通过前几次的精读细读,笔记就要有所侧重,重点突出,但都得点到,如下图:
我是按照题型做的笔记,基本以课本为主,总分总的形式总结答题,总的说明观点,分开几点论述,最后再总结陈述一下观点(最后的按照题型总结的笔记很重要,是为后期背诵奠定基础,直接可以拿来背的)同时中国语言文学综合不同于文学评论,科目多而且知识点又碎又散。要结合真题,总结真题规律。复习时候稍有侧重,与此同时,每门科目还会有经常重复考到的点,找到重点之后,复习就会有头绪。
专业课无论哪种题型,都是从基础知识出发,同时要有自己的见解,都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而基础分数是书本得来的,除了书本,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就需要多看些论文,相关资料慢慢积累自己的素养,提高见地,这些都是自己复习课本烦躁的时候随手拿来看看就可以的。你平时不经意看到的,听到的知识真的在考场上都可以帮助到你,所以以课本为主,同时又要跳出课本,才会看的很明白,读的更通透。
再者,备考是有明确时间要求的,制定计划自然也是。在最终的考试到来之
前,必须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复习时间。往大的方面说要分成三阶段:基础、强化、冲刺。往小的方面说,长计划,短安排。自己一定要制定较为详细的时间安排计划表,闲散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疲惫时可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及计划好下一步的学习安排。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每看完一遍专业书需要用几天,都得有明确规划。每位学霸在分享中都强调,这不是要你跟别人比进度,而且要你把握自己的复习节奏,避免前松后紧、临阵慌乱。
我当时大致前前后后背了四五遍,笔记基本也掌握了,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个人建议,后期最好拿出大块大块时间来背书,背会消化才会形成竞争力!在这里插一句,背书时有时候你觉得自己背会了,但是看到问题很熟悉,不能够回答上来,这种熟悉是一种错觉,实质就是你没背会,大概第四遍时你就会产生一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
再说一下做题的事情。通过大量做题,我们主要能获得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二是答题技巧。答题技巧很重要,不但对专业课重要,对公共课也很重要。而上面可能没有提到过公共课的答题技巧,这里简单说一下。因为政治我用的是李凡《政治新时器》,我以这本书为例,说一下我的收获,我在做了一部分习题后,结合着答案分析,轻而易举的得到了几个答题技巧,比如说在不看题目的情况下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等等,这套资料让我受益匪浅。而关于英语的
技巧主要还是通过看《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上面的解析得到的。有了答题技巧后,在后面做题的过程中思路就清晰多了。
再备考过程中由于复习压力比较大,所以也需要劳逸结合,学累了的时候会给自己一天的时间出去玩,一般每两周就会出去看个电影改善一下伙食。尤其到了最后一个月压力超大,这时候就会不停的给自己买零食缓解焦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调节。一般考研战线都会持续半年甚至更长,大家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不但要保证学习效率还要保证身体健康,否则身体垮了就会非常耽误时间。
考研讲究时间和效率,运用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便是开启考研成功大门的钥匙。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往前走:不虚空、有所终。去放下所有拼一次,到头来,你会发现考研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如果选择考研,请你尊重自己的选择,全身心去投入到复习中,这样才会对得起自己浪费掉的一年青春岁月。
下附我自己曾经用过的一些资料截图,我都在high研网和high研app里面做了分享,大家可以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