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真题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取下眼镜后,像的位置在光屏的前面。为了能使像清晰,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应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像才会逐渐远离凸透镜,所以A错误。因为像在光屏前,所以应该将光屏靠近透镜,B正确,C错误。如果再加入凸透镜,成像位置更加靠前,所以D错误,故选B。

2.【答案】A。解析:当滑片向左端滑动时,整个电路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增大,小灯泡的电压增大,故选A。

3.【答案】B。解析:选项A中原点O处的电场相当于1/4圆环在原点O处的电场。选项B中的电场既有1/4带正电圆环在原点O处的电场,又有1/4带负电圆环在原点O处的电场,且两个电场夹角小于90°,合场强变大。选项C中两个1/4带正电圆环在原点O处的电场相互抵消,最终只有1/4带负电圆环在原点O处的电场,大小与A中的电场相同。选项D中两对正电荷和两对负电荷在O点的电场相互抵消,合场强为O。对照四个选项,电场强度最大的是选项B。故选B。

4.【答案】A。解析:t=0时M点位于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向上,M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的最大位移处,则MN间最短有个4个波长的波形,则MN两点间距离为(k+4??),(k=0,l,2,…),故C正确。

5.【答案】B。解析:对绳子上的结点P进行受力分析:

3

3

平衡后设N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根据几何关系得sinα=所以??2=2,故答案为B。

1

2√5。据平衡条件可得sinα=

??????

=

??2??1

。??√56.【答案】D。解析:过理想气体的A点和B点,分别做它们的等容变化的图,可以看出点B与t轴上的﹣273℃连线的斜率大于点A与t轴上的﹣273℃连线的斜率,且体积V∝1/k,所以VA>VB。B到C过程,温度相等,压强增加,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VB>VC。,所以VA>VB>VC。

2067.【答案】A。解析:一个238发生?衰变的次数为(238-92??原子核衰变为一个82Pb原子核的过程中,

206)÷4=8次,发生?衰变的次数为2×8-(92-82)=6次,选项A正确。

8.【答案】C。解析:根据右手定则,开始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正,因此排除B、D。设经过时间t,且未脱离右边磁场区域时,导体杆转过的角度为?,则???t,导体有效切割长度为

L?2Rsin?t。E?12BL?可知,E?2BR2?sin2?t,B、R、?不变。根据数学知识,杆中的电动2势在右边磁场区域,从0开始随着时间增大,离开磁场后变为0;进入左边区域后,方向变为负向,电动势从0开始随着时间增大,离开磁场后变为0,可知C正确,故选C。

二、简答题

9.【参考答案】

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过程为: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思维加工、建立规律;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1)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演示实验导入】①将一个瘪的空牙膏管放进一个盛水的容器里;②往瘪的牙膏管中吹气使之鼓起,再放进水里,鼓的牙膏管却浮于水面并未下沉。

【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个牙膏管,瘪的下沉,而鼓的就上浮呢?由此导入新课。 (2)思维加工,建立规律 【活动体验】 ①阿基米德故事介绍。

②学生体验:空矿泉水瓶漂浮在水面上,用手把空矿泉水瓶向下慢慢压入水中。

问题:

a.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b.矿泉水瓶的重力如何变化?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 c.水面高度有什么变化?

d.通过活动体验和观察,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矿泉水瓶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水的体积就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③浮力大小,理论推导环节如下:

a.提出问题:物体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这条结论对于一般的物体适用吗? b.探究实验: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归纳总结:阿基米德原理内容。

(3)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对于气体同样适用。

(4)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习题练习。 10.【参考答案】

①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施科学探究中,开始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液体压强”一课的教学中,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带鱼都是死的?

②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使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③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教学中,有的问题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进行实验,无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② 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严格的科学过程,要想获得一个正确的探究结果,必须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断,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十分有益。

三、案例分析题

11.【参考答案】

(1)第一问中求电阻的公式推导过程不全面,原因可能是学生只是对公式死记硬背,没有理解定义式和推导式的区別,得出推导公式要写出正确、完整的推导过程。

第二问中对于电路串并联分析错误,误以为正常加热S1、S2都闭合的状态下,电阻R1和R2是串

联的,实际上两个电阻是并联状态。而在求加热煮饭电饭锅消耗的电能时认为只有电阻尺R2连入电路中,电能求解错误,原因可能是学生对加热煮饭和保温过程的物理原理没有搞清楚,串联和并联电路求电阻的规律混淆。正确的解答如下:

UU2U22202?P??R1???1210(?)。(1)?P?UI,I? RPP40(2)加热煮饭状态,R1、R2并联接入电路。

R总?11R1U2P?

R?1?111?121044?2420 (?)。57R2U22202W??t??600?6.84?105(J)

2420R57答:R1的阻值是1210Ω,电饭锅1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6.84×105J。

(2)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全盘否定,应该引导学生意识错误,改正错误。首先让学生复习电功和电功率的基本公式,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出电功和电功率的变形式,并引导学生学会在简单电路中求用电器的功率和电能。其次,再让学生分析电饭锅的工作原理,弄清楚加热煮饭和保温状态电路的连接方式,并分别画出电路图,引导学生根据保温状态的电路图挖掘已知条件求出的阻值。最后,复习串、并联电路的物理规律,并让学生讨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识別方法对照加热煮饭状态的电路图,结合上面复习的公式让学生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

12.【参考答案】

(1)该课堂教学片段在提问技能、教学策略设置方面,能够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要求,该课堂实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教学内容不完整。李老师只是帮助学生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而忽视了和压力大小的关系,严重违背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原则。

②没有体现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没有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教学评价原则。该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内容没有进行全面的、发展的点评,也没有有效的反馈。学生无从而知自己对于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完整。

(2)教学方案如下: 一、新课引入

出示图片:(1)小姑娘站在雪地里,对雪地有压力,双脚陷入雪里;一大人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对地面也有压力,却几乎没有陷入雪地;(2)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皮肤被按进一些,用的力越大,陷入越深;(3)用手按图钉帽,手对图钉有压力,图钉尖扎进桌面;(4)吊有钩码的细绳对橡皮泥有压力作用,细绳压入橡皮泥。

师:用物理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作用效果)

师:请同学们分析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

师:谁能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的关系

1.猜想:师: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请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回答: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我们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生:控制变量法。

2.设计实验;师:如何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在我给你一把钢尺和几本相同的书本,你如何控制和改变压力、受力面积等变量?

(教师边启发边演示完成任务,设计实验要解决三个问题:显示什么,如何显示?控制什么,如何控制?改变什么,如何改变?通过这样的程式化的锻炼,可使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实验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生:用钢尺形变的程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控制放在钢尺上书本的个数来控制压力;通过书本的横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积。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请同学们说出实验的过程和得到的结论,教师追问:如何控制压力不变和受力面积不变的? 5.师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我们物理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板书: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学设计题

13.【参考答案】

(1)教材中“改变钢尺长度”实质上是改变钢尺振动频率,设计意图是探索物体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2)活动:全班同学齐唱歌星韩红的《青藏高原》,到最后一句学生声音再大也唱不上去。 师:大家为什么唱不上去了呢?(因为声音太高了)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真题答案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取下眼镜后,像的位置在光屏的前面。为了能使像清晰,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应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像才会逐渐远离凸透镜,所以A错误。因为像在光屏前,所以应该将光屏靠近透镜,B正确,C错误。如果再加入凸透镜,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d82l5noja667gj1yjqg01k8300x4z01cl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