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自我监控和反思的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 课 题 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课 型 多媒体课 具体 程度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知识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技能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1.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过程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物理与生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方法 综合,从而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情感1.通过学习“我们自己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体现了物理是“生态度 活中的物理”,是“身边的物理”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联系与价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能力. 值观 2.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①人类听到声音的“物理过程”。 ②骨导的原理。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视频、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学生活动 思考 回答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复习上节课知识 设 计 意 图 实施 程度 感受音乐 思考回答 巩固上节课知良 识 播放一首歌曲和千手观音。 用音乐吸引学良 提问(1)这美丽的音乐你是怎样听到生的注意力,的? 并引发思考。 (2)什么器官的功劳最大?---引出新课 闭眼 回答 教学内容: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师活动:老师做一些发声的动作,让学生辨别。 思考 回答 提问思考: 为什么我们可以听到声音,而失聪(耳聋)的人却听不到? 通过实验让学良 生辨别声音,让学生知道有耳朵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引发学生思考
程 听讲 回答 朗读 观看 教学内容: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师活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通过课件讲解后学生朗读、并播放视频。用流程图呈现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我良 们听到声音的过程,通过学生朗读并播放视频让学生加深印象。 练习 回答 教学内容:学习辅导上第二节第5题。 巩固学生刚学良 教师现场解答 习的新知识。 并得到及时的反馈。 思考 回答 体验 观看 理解 朗读 思考 回答 观看 朗读 理解 教学内容:失聪的人怎样听到声音? 教师活动: 提问: 思考1:人失聪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讲解 思考2:难道失聪的人就一定听不到声音吗? ---通过思考题2引出失聪的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师活动: 探究实验: 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能听到音叉的声音吗? 并播放视频 得出结论: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家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教学内容:双耳效应和立体声 教师活动:提问:人为什么会有两只耳朵? 引出:人有两只耳朵不只是因为对称美,还因为两只耳朵能够辨别声源的方位。 这就是双耳效应:人耳具有分辨声音空间方位的本领。由于声源离开人左右耳朵的距离不同,造成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强度及步调上有差异,人耳正是利用这种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这种现象称为“双耳效应” 讲解并播放视频 良 通过实验体验良 用牙齿听声的过程,并通过观看视频和朗读加深理解。 通过提问思考良 和教师讲解以及视频让学生了解双耳效应。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朗读 理解 回答 记忆 教学内容:听觉障碍及其成因? 教师活动:介绍两种听觉障碍: (1)传导性耳聋 (2)神经性耳聋 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双耳。 小结: (1)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失聪的人怎样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和立体声。 (4)听觉障碍及保护耳朵 解疑 让学生了解产 生失聪的原因,并有意识地保护耳朵。 帮助学生理清良 这节课的内容 巩固知识 板 书 第二节: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1)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失聪的人怎样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和立体声。 (4)听觉障碍及保护耳朵 学生练习同时良 师生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 这节课按照课程标准落实了双基,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兴效 趣。而且所学内容都可以就地取材,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在生物课果 课堂中学习了耳朵的构造,所以学生容易接受。 良 评价 作 业 学习辅导P3-P4 教 学 反 思 及 设 想 设计思想: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这一科新的科目的特点,本 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已经对声音有了较多的感受,而且学生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于传播,这节课主要是学习听到声音的过程,涉及到耳朵,所以本教案可以设计实验,让每个学生都亲自体验和感受,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实验。其他知识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比如:有耳朵的人能够听到声音,那么耳朵的某个部分坏了还能听到声音吗?这个知识点学生可能只是处于猜测阶段,所以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很自然的就过度到介绍听觉障碍及其成因让学生了解并注意保护耳朵,体现人文精神。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讲解听觉障碍的时候没有强调传导性障碍和深神经性障碍的区别,导致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不理解,这是教学上的知识点拓展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