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向通信方式和双向通信方式两大类别,而后者又分为单工通信方式、双工通信方式和(半双工)通信方式三种。
2.双工制通信就是指移动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发信和收信,这时收信与发信必须采用不同的工作频率,称为频分双工。
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码分多址是一种利用扩频技术所形成的不同的(码序列)实现的多址方式。
4.目前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调制技术主要有(连续相位)调制技术和线性调制技术两大类。
5.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话音编码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即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 二、单项选择题
1.移动通信使用的极低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A)。
A.3~30HzB.3~300HzC.30~300HzD.300~3000kHz 2.移动通信使用的中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D)。
A.3~30HzB.3~300HzC.30~300HzD.300~3000kHz 3.移动通信使用的极高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C)。
A.3~30HzB.3~300HzC.30~300HzD.300~3000kHz 4.移动通信使用的甚长波的波长范围是(D)。 A.1~01mB.10~1Mm
C.1000~1000kMmD.100~10kMm 5.移动通信使用的短波的波长范围是(C)。
A.10~1kmB.1000~100mC.100~10mD.10~1m 6.移动通信使用的厘米波的波长范围是(B)。
A.1~01mB.10~1mC.10~01mmD.1~01mm
7.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890MHz,采用(B)MHz频段。 A.600B.900C.1200D.1500
8.目前移动通信使用超低频的频率范围是(B)。
A.3~30HzB.30~300HzC.300~3000HzD.3000~30000Hz 9.移动通信使用的长波的波长范围是(B)。
A.100~10MmB.10~1MmC.100~10kmD.10~1m 三、多项选择题
1.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ABCD)构成。 A.发信机B.收信机C.天线D.馈线
2.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多址方式有(ABC)以及它们的混合应用方式等。 A.频分多址B.时分多址C.码分多址D.空分多址
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向通信方式和双向通信方式两大类别,而后者又分为(ABC)。
A.单工通信方式B.双工通信方式
C.半双工通信方式D.半单工通信方式 四、判断题
1.移动通信是指移动体之间,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
2.半双工制通信方式与双工通信相类似,其中一方使用双频双工通信方式,另一方则使用双频单工方式,发信时要按下按讲开关。(√)
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收信机的主要作用是把天线接收下来的射频载波信号首先进行低噪声放大,然后经过变频、中频放大和解调后还原出原始信号,最后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输出。(×)
4.频分多址是按照频率的不同给每个用户分配单独的物理信道。(√)
5.时分多址系统把每个无线载波按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隙,每个时隙仅允许一个用户发射或接收信号。(√) 五、简答题
1.与有线通信相比移动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答:移动通信是有线通信的延伸,与有线通信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终端用户具有移动性; (2)采用无线接入方式;
(3)具有网间漫游和互通功能。
2.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发信机的主要作用。
答:发信机的主要作用是将所要传送的信号首先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形成已调载波,已调载波信号经过变频(有的发射机不经过这一步骤)成为射频载波信号送至功率放大器,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送至天馈线。
3.进行移动通信多址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哪些主要问题?
答:一是多路复用,也就是将一条通路变成多个物理信道;二是信道分配,即将单个用户分配到某一具体信道上去。 六、论述题
1.阐述移动通信系统中天线和馈线的主要作用。 答:(1)天线。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把射频载波信号变成电磁波或者把电磁波变成射频载波信号。按照规范性的定义,天线就是把导行模式的射频电流变成扩散模式的空间电磁波的传输模式转抉器及其逆变换的传输模式转换器。 (2)馈线。馈线的主要作用是把发射机输出的射频载波信号高效地送至天线,这一方面要求馈线的衰耗要小,另一方面其阻抗应尽可能与发射机的输出阻抗和天线的输入阻抗相匹配。
2.阐述移动通信中时分多址的特点。 答:(1)TDMA系统中几个用户共享单一的载频,其中每个用户使用彼此互不重叠的时隙,每帧中的时隙数取决于几个因素,例如调制方式、可用带宽等等;
(2)TDMA系统中的数据发射不是连续的,各移动台发送的是周期性突发信号,而基站发送的是时分复用信号。
(3)由于TDMA系统发射是不连续的,移动台可以在空闲的时隙里监听其它基站,从而使其越区切换过程大为简化;
(4)同FDMA信道相比,TDMA系统的传输速率一般较高,故需要采用自适应均衡,用以补偿传输失真;
(5)TDMA必须留有一定的保护时间(或相应的保护比特),但是如果为了缩短保护时间而使时隙边缘的发送信号压缩过快,则发射频谱将展宽,并将对相邻信道构成干扰。 (6)由于采用突发式发射,TDMA系统需要更大的同步报头;
(7)TDMA系统的一个优点是在每帧中可以分配不同的时隙数给不同的用户,这样通过基于优先级对时隙进行链接或重新分配,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带宽需求。
第二章移动通信网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网的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系统—BSS的控制部分,在BSS中起(控制)作用。
2.移动通信网交换子系统的短消息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存储和(转发)用户的短消息。
3.移动通信网的操作维护中心,用于对GSM系统的(交换)实体进行管理。
4.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的信道结构中,无线子系统的物理信道支撑着逻辑信道,以GSM系统为例,逻辑信道可分为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两大类。
5.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的信道结构中的业务信道主要传输话音和(数据)。 6.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的信道结构中的控制信道主要传输各种(信令)信息。
7.移动通信网基地站的收发信机电源控制单元中的定时总路线—TimingBus从DXU单元至TRU单元间传送无线空间的(时钟)信息。
9.移动GSM网络基地台主要有2个接口,一个是面向移动台的(Um)接口,另一个是面向基站控制器BSC的A-bis接口。
10.实现移动通信网络与用户手机终端在空中接口的连接的是无线基地站的(天线)系统。
11.移动通信网正六边形无线区群的中心激励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12.移动GSM网络中,选择无线小区模型的基本原则是在考虑了传播条件、复用方式、多重干扰等因素后必须满足(载干比)的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
1.移动通信网中的小区制是指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A)公里左右,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
A.10B.20C.30D.40
2.移动通信网小区制中每个小区和其它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称为(B)。 A.频率重复B.频率复用C.频率覆盖D.频率范围 3.由于移动通信网的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A)和移动台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随路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A.基地台B.发射台C.基站D.无线
4.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B)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
A.小区B.无线小区C.同频小区D.不同频小区
5.(C)是指移动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A.顶点激励B.低点激励C.中心激励D.自由激励 三、多项选择题
1.移动通信网交换子系统MSS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ABCD)和短消息中心(SC)。 A.拜访位置寄存器(VLR)B.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C.鉴权中心(AUC)D.设备识别寄存器(EIR)
2.移动通信网操作维护中心的主要功能有维护测试功能、障碍检测及处理功能、(ABCD),以及用户跟踪、告警、话务统计功能等。 A.系统状态监视功能B.系统实时控制功能 C.局数据的修改功能D.性能管理功能
3.移动通信在多信道共用系统中,移动台可按多种方式选择空闲信道,主要有专用呼叫信道方式(ABD)等。
A.循环定位方式B.循环不定位方式
C.循环集中定位方式D.循环分散定位方式
4.带状服务区一般应用在(ABCD)的移动通信系统。 A.铁路B.公路C.沿海D.内河航道
5.移动通信中为防止同频干扰,相邻区域不能使用同一频率,为此可采用(ABC)的配置方式,将这些频率依次分配给相邻区域,交替使用。 A.二频组B.三频组C.四频组D.五频组 四、判断题
1.移动通信网的体制通常可分为小容量的小区制和大容量的大区制两大类。(×) 2.目前GSM网络广泛采用的无线小区模型有4/12复用方式和3/9复用方式等。(√) 3.移动通信网的直放站(中继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
4.移动交换中心(MSC)是PLMN的核心,MSC对位于它所覆盖区域中的移动台进行控制和完成话路接续的功能,也是PLMN和其他网络之间的接口。(√)
5.移动通信网的拜访位置寄存器(VLR)通常与MSC合设,其中存储MSC所管辖区域中的移动台(称拜访客户)的相关用户数据。(√)
6.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存储管理部门用于移动用户管理的数据。(×)
7.移动鉴权中心(AUC)属于HLR的一个功能单元部分,专门用于GSM系统的安全性管理。(√)
8.移动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存储有关移动台设备参数,完成对移动设备的识别、监视、闭锁等功能,以防止非法移动台的使用。(×)
9.移动无线基地台(BTS)是由基站控制器BSC控制,服务于某个小区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完成BSC与无线信道之间的转换,实现BTS与移动台MS之间通过空中接口的无线传输及相关的控制功能。(√)
10.移动收发信机射频合分路单元(CDU)是TRU和天线系统的接口,它允许几个TRU连接到同一天线。(√)
11.移动收发信机电源控制单元中的X地总线(Local bus)提供DXU、TRU和ECU单元的外部通信连接。(×)
12.移动收发信机电源控制单元中的本地总线在各个TRU单元间以一个时隙为基础传送话音/数据信息,它用于基带跳频。(×) 五、简答题
1.简述小区制数字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
答:数字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网络结构包括:移动终端、基站BSS子系统和交换MSS子系统等部分。移动终端与BSS子系统通过标准的Um无线接口通信,BSS子系统与MSS子系统通过标准的A接口通信。 2.简述移动交换MSS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答:移动交换子系统MSS完成GSM的主要交换功能,同时管理用户数据和移动性所需的数据库。MSS子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管理GSM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和GSM移动用户与其它通信网用户之间的通信。
3.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中存有哪些名单?
答:一是白名单——存贮已分配给可参与运营的GSM各国的所有设备识别标识IMEI。 二是黑名单——存贮所有应被禁用的设备识别标识IMEI。
三是灰名单——存贮有故障的以及未经型号认证的设备识别标识IMBI,由网路运营者决定。
4.简述GSM网络无线小区模型中的3/9复用方式的主要特点。 答:3/9频率复用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1)不需要改变现有网络结构;
(2)在原有的基站基础上通过改变复用方式就可提高容量; (3)系统不需增加特殊功能;
(4)需要有足够的频带宽度以保证跳频效果。
5.简述移动通信系统正六边形无线区群的构成条件。
答:无线区群的构成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若干个无线区群彼此之间可以互相邻接,并且无空隙地带;二是邻接之后的区群应保证同频无线小区之间的距离相同。 6.简述GSM网络中直放站(中继器)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答: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直放站在下行链路中,由施主天线现有的覆盖区域中拾取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对带通外的信号进行极好的隔离,将滤波的信号经功放放大后再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在上行链接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从而达到基地站与手机的信号传递。 六、论述题
1.阐述移动通信基站子系统BSS的功能、作用和组成。
答:基站子系统BSS为PLMN网络的固定部分和无线部分提供中继,一方面BSS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实现通信连接,另一方面BSS又连接到移动交换子系统MSS的移动交换中心MSC。
基站子系统BSS可分为两部分。通过无线接口与移动台相连的基站收发信台(BTS)以及与移动交换中心相连的基站控制器(BSC),BTS负责无线传输、BSC负责控制与管理。一个BSS系统由一个BSC与一个或多个BTS组成,一个基站控制器BSC根据话务量需要可以控制多个BTS。
2.阐述移动无线基地站中收发信机中央控制单元(DXU)的功能。 答:(1)分配交换,SWITCH的功能; (2)面向BSC的接口;
(3)定时单元,与外部时钟同步或与内部参考信号同步; (4)外部告警的连接,所有机架外的告警信号接口; (5)本地总线控制;
(6)物理接口G703,处理物理层与链路层;
(7)OMT接口,提供用于外接终端的RS232串口;
(8)处理A——BIS链路资源,如安装软件先存贮于刷新存贮器后,DRAM下载; (9)信令链的解压与压缩(CONCENTRATES),及依TEl来分配DXU信令与TRU信令;
(10)保存一份机架设备的数据库。
第三章移动通信的无线覆盖技术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中由于业务区域的宽度已经确定,所以不能通过压缩水平面的波束宽度来提高天线增益,只能通过变窄垂直面的(波束宽度)来提高天线增益。
2.移动通信中在天线周围除存在交变电场外,还存在由交变电流所产生的交变磁场,这两个场的幅度分布取决于(双极振子)上电压和电流的分布。
3.移动通信无线覆盖技术中,由四个半波振子组成的垂直直线阵的增益约为8dB,一侧加有反射板的四元式直线阵,其增益约为(14~17)dB。
4.移动通信无线覆盖技术中,一侧加有反射板的八元式直线阵,其增益约为(16~19)dB,即加长型板状天线,也就是所说的高增益天线。
5.移动通信无线覆盖技术中,一般高增益天线的长度在26米左右,而低增益天线的长度在(13)米左右。 二、单项选择题
1.当把两导线张成(C)角时,电场完全散布在周围空间,因而产生有效的辐射。 A.70°B.80°C.90°D.100°
2.当导线张开两臂的长度(C)波长λ时,辐射很微弱,当两臂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A.大于B.小于C.远小于D.接近
3.通过电场、磁场之间不断的能量转换,电磁波得以从(D)向外传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与传播方向保持垂直。
A.交变磁场B.交变电场C.半波振子D.双极振子
4.无源分布式系统通过(B)分配器件,将微蜂窝信号分配至各个需要覆盖的区域。 A.天线B.无源C.供电D.光纤 三、多项选择题
1.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天线的性能,如(ABCD),都直接影响小区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A.增益B.覆盖方向C.极化方向D.俯仰角度 2.移动通信无线覆盖技术中,在大型建筑物的中间楼层,由于来自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可能产生(ABCD)。
A.乒乓效应B.手机切换频繁C.话音质量差D.掉话率高 3.移动通信无线覆盖技术中,室内覆盖常用的是(AB)。 A.泄漏电缆覆盖方式B.分布天线覆盖方式 C.个性化吸窗方式D.个性化全向覆盖方式
4.移动通信天线室内覆盖系统所采用的分布天线包括(ABC)。 A.泄漏电缆式分布天线B.同轴馈电式分布天线 C.光纤式分布天线D.卡塞格信式分布天线 四、判断题
1.无线通信中通过电场、磁场之间不断的能量转换,电磁波得以从半波振子向外传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与传播方向保持垂直。(×)
2.发射天线可以是把从馈线取得的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并把大部分能量朝所需的方向辐射。(√)
3.一般来讲,当天线垂直安装时,其最大增益方向朝着地表面。(×) 4.用机械方式使天线下倾是改变天线垂直方向辐射特性最简单的方法。(√)
5.移动通信无线覆盖技术中,通过改变馈入各振子的信号相位,可以改变无线天线主瓣的下倾角度。(√)
6.若干个对称振子组阵,就能够控制辐射,产生“扁平的面包圈”,把信号进一步集中到在水平面方向上,从而获得增益和更好的方向性。(√)
7.电调俯仰角的优点就是天线在各方位角度的方向图下倾不是一致的,这样水平平面上波瓣的半功率角将保持恒定。(×)
8.为了达到室内、室外分开覆盖的目的,可在大楼内安装微蜂窝基站,通过有线接入的方式,将微蜂窝基站信号引入室内覆盖系统(√)
9.在微蜂窝附近采用无源方式,用馈线直接引用基站信号;距离微蜂窝较远的地方采用干线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后使用。(√)
五、简答题
1.简述目前移动基站普遍采用的板状天线高增益形成的主要途径。 答:一个途径就是上述的采用多个半波振子排成一个垂直放置的直线阵,半波振子越多,增益越大,能量也越集中于水平方向上。
另一个途径就是利用反射板把辐射控制到单侧方向,将平面反射板放在阵列的一边构成扇形区覆盖天线。
2.写出无线天线俯仰角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式中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答:俯仰角的计算公式为: θ=arctg(H/R)+Am
其中H为天线高度,R为小区半径,Am是修正值,常取天线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α/2。 六、论述题
通过将一根同轴电缆折开的过程来阐述天线幅射产生的原理。
答:首先发射机将高频电流馈入同轴电缆,在同轴电缆的两导线之间存在交变电场,但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
其次,将同轴电缆的两导线折开一定角度,此时场线变长,且与两导线保持正交,辐射有所增大。
第三,当把两导线张成90°角时,电场完全散布在周围空间,因而产生有效的辐射,在此导线张开两臂的长度为1/2波长。
第四,当导线张开两臂的长度远小于波长λ时,辐射很微弱,当两臂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第四章干扰和噪声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中,发射机的互调可以通过增大发射机之间的(耦合损耗)来减少。
2.移动通信中,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两者都调谐到所需要的(16035MHz)信道上。 3.移动通信中,发射机A和发射机B同时发射信号并能进入接收机,则接收机就产生(互调分量)。
4.移动通信中,天线共用器用于保持发射机/接收机特别在相邻的工作频率之间有一个(高隔离)电平。
5.移动通信中,减少互调干扰采用的陷波式空腔谐振器被设计成只抑制一个单一(窄带频率),而在工作频带内的其他频率全通过。 6.移动通信中,由与需要信号频率相同的非需要信号所造成的干扰,国家标准定名为(同波道干扰)。
7.移动通信中,两个或更多个发射机互相靠得很近时,每个发射机与其他发射机之间通常通过(天线系统)耦合。 二、单项选择题
1.移动通信中,互调分量在两个发射机中产生,两个发射机之间的频率差是(C)。 A.013MHzB.014MHzC.015MHzD.016MHz
2.移动通信中,我国大容量移动通信系统体制规定,信道间隔为(D)。 A.10kHzB.15kHzC.20kHzD.25kHz
3.移动通信中,调频信号含有(D)边频分量,倘若其中某些边频分量落入邻道接收机的通带内,那么就产生了邻近波道干扰。 A.1个B.2个C.多个D.无穷多个
4.为了控制邻近波道干扰,可建立一种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利用移动台接收到的基地台(A)对移动台发射功率进行自动控制,使移动台驶近基地台时降低发射功率。 A.信号强度B.信号方向C.信号干扰D.信号频率
5.在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为了增加频谱利用率,可能有两条或多条信道被分配在一个(A)频率上工作,这样就形成一种同波道结构。 A.相同B.不相同C.相邻D.不相邻 三、多项选择题
1.国际上大容量移动体制规定的信道间隔为25KH2的系统有(AC)。 A.NAMTSB.AMDSC.NMT-450D.NMT-900
2.移动通信中,为减少互调干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共用中继系统中的装置是(ABC)。 A.发射机组合器B.接收机多路混合器 C.天线共用器D.多路耦合器
3.移动通信中,为减少互调干扰通常采用的滤波器主要有(ABC)。 A.通带滤波器B.阻带滤波器C.陷波器D.调压滤波器
4.移动通信中,假设A是发射机A的发射频率,B是发射机B的发射频率,那么三次、五次互调谐波分量可以用(ABCD)式求出。 A.2A-BB.2B-AC.3A-2BD.3B-2A 四、判断题
1.无线通信中两个或更多个发射机互相靠得很远时,从每个发射机来的辐射信号进入其他发射机的末级放大器和传输系统,于是就形成了互调。(×)
2.无线通信中两个或更多个强的带外信号,可以推动射频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工作区,甚至在第一级混频器中互相调制。(√)
3.无线通信中互调分量可以通过良好调谐发射机和天线系统来减少。(√) 4.移动通信系统中两个电台在地理上的间隔距离无助于减小信号干扰。(×)
5.对于模拟调频移动无线电,一般来说,两个同频道小区之间的距离与小区本身半径之比,约为4/9。(×)
6.我们假设在两个发射机之间有一个低的耦合损耗,结果发射机B输出的一部分进入发射机A的功率输出级和发射机A的天线系统。(√)
7.移动通信中,假设在发射机A和B之间没有信号交换,因此没有互调分量产生。(√) 8.在移动台输出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基地台受干扰的程度取决于两个移动台至基地台的距离之差。(√) 五、简答题
1.移动通信中控制邻近波道干扰的方法有哪些? 答:(1)减小邻近波道干扰需提高接收机的中频选择性以及优选接收机指标; (2)限制发射信号带宽;
(3)尽量采用小功率输出,以缩小服务区; (4)建立一种功率自动控制系统;
(6)使用天线定向波束指向不同的水平方向以及指向不同的仰角方向。 2.简述移动通信中采用增大基地台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同波道干扰的方法。
答:当有两条或多条同频波道在同时进行通信时,就有可能产生同波道干扰。移动无线电通信设备能够在同一波道上承受干扰的程度与所采用的调制类型有关。信号强度随着距基地台的距离增大而减弱,但是这种减弱不是均匀的,还与地形和其他因素有关,这种减弱设备能够承受的同频干扰可以用载波功率与干扰功率的门限比值(C/I)表示,单位为分贝(dB)。为了使系统能正常运行,我们必须取载波干扰比大于门限比值,即:C/I>(C/I)门限。 六、论述题
阐述采用增加发射机耦合损耗来减小互调干扰的方法。
答:发射机的互调可以通过增大发射机之间的耦合损耗来减少。最重要的步骤是把天线系统离开相当远才能行之有效。一般用隔离器增加耦合损耗。隔离器一般包括一个跨接电阻,这个跨接电阻能把向相反方向传播的能量消除。互调分量还可以通过良好调谐发射机和天线系统来减少,由于失谐和不良的连接,通常会产生高的驻波比值,因此良好的匹配和良好的调谐在传输线上保持一个低驻波比至为重要。
第五章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中,如果移动单元所收到的各个波分量的振幅、相位和角度是随机的,那么合成信号的方位角和幅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别为0≤θ≤2π和(γ≥0)。
2.移动通信中,对于电波传播中的多径衰落,基站采取的措施就是采用时间分集、(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的办法。
3.移动通信中信道工作于符合瑞利分布的快衰落并叠加有信号幅度满足对数(正态分布)的慢衰落。
4.就电波传播而言,发射机同接收机间最简单的方式是(自由空间)传播。
5.移动通信中,在UHF频段,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电磁波的主要传播模式是(散射)。 6.移动通信中,合成的复驻波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发生的位置大约相差(1/4)波长。 二、单项选择题
1.对流层传播方式应用于波长小于(A)米,频率大于30MHz的无线通信中。 A.10B.30C.50D.70
2.无线电波分布在3Hz到3000GHz之间,在这个频谱内划分为(C)个带。 A.8B.10C.12D.14
3.当电波波长小于(D)时,电离层是反射体。 A.4米B.3米C.2米D.1米
4.蜂窝系统的无线传播利用了(B)电波传播方式。 A.自由空间B.地波和表面波C.地波和表成D.电离层反射 三、多项选择题
1.无线电波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的方式主要有(ABCD)。 A.直达波或自由空间波B.地波或表面波 C.对流层反射波D.电离层反射波
2.无线电地波传播可看作是(ABC)的综合。 A.直达波B.反射波C.表面波D.电离反射波 3.无线电波频段有(BCD)。
A.03~3HzB.3~30HzC.30~300HzD.300~3000Hz
4.移动通信中,为防止多径衰落,基站采取的措施是(ABC)。 A.时间分集B.频率分集C.空间分集D.振幅分集 四、判断题
1.当电波波长小于1米(频率大于300MHz)时,电离层是反射体。(√)
2.在陆地移动通信中,通常信号中值随时间的变动远小于随地点的变动,因此可以忽略慢衰落的影响,r=rL。(√)
3.同一障碍物高度对长波长产生的绕射损耗大于短波长。(×)
4.所有的信号分量合成产生一个复驻波,它的信号的强度根据各分量的相对变化而增加
或减小。(√)
5.在CDMA移动通信中每个信道都是一种扩频通信。(√) 五、简答题
1.无线电波通过哪些方式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 答:(1)直达波或自由空间波; (2)地波或表面波; (3)对流层反射波; (4)电离层波。
2.简述移动通信中主分集天线接收的不相关性。
答:不相关性是指主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与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不具有同时衰减的特性,这也就要求采用空间分集时主分集天线之间的间距大于10倍的无线信号波长,或者采用极化分集的办法保证主分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不具有相同的衰减特性。 3.简述移动通信环境中慢衰落的定义。
答: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台接收的信号除瞬时值出现快速瑞利衰落外,其场强中值随着地区位置改变出现较慢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慢衰落。 六、论述题
阐述影响蜂窝式通信的因素。
答:在蜂窝环境中有两种影响:第一种是多路径,由于从建筑物表面或其他物体反射、散射而产生的短期衰落,通常移动距离几十米;第二种是直接可见路径产生的主要接收信号强度的缓慢变化,即长期场强变化。也就是说,信道工作于符合瑞利分布的快衰落并叠加有信号幅度满足对数正态分布的慢衰落。
第六章基站控制器(BSC) 一、填空题
1.移动基站控制器是基站收发台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连接点,也为基站收发台和操作维修中心之间(交换信息)提供接口。
2.移动基站控制器主要的功能是进行无线信道管理、实施呼叫和通信链路的建立和拆除,并对本控制区内移动台的(越区切换)进行控制等。
3.移动通信中,当信道质量不是因为信号强度的原因而变得较差时,需要使用(小区内切换),它与信道在哪个频率上激活无关。
4.若手机正在使用需要作位置更新时,是通过(空闲信令)信道来获得新的位置区识别码。
5.如果手机收集到的位置区(识别码)与手机中原存储的不同,则手机将进行位置更新,这就是通常的位置更新。
6.当手机关机或SIM卡取出时,手机请求(分配)一个信令信道。 二、单项选择题
1.手机更新周期这一参数是由系统设置的,可从0-(A)。 A.255B.355C.455D.555
2.当手机关机,而MSC一直未收到(B)不可及的消息,它就必须对手机不断地进行寻呼。
A.子系统B.IMSIC.供应站D.发射机
3.MSC向手机发送确认信息时,如果手机与系统有其他联系,则计时器(A)。 A.清零B.计时C.不计时D.不工作
4.手机调谐到新的频率并在相应时隙上发送切换接入突发脉冲,该切换接入脉冲仅包含(D)比特信息。 A.5B.6C.7D.8
5.小区内切换使通话中切换到(B)的另一信道成为可能。 A.不同小区B.同一小区C.相邻小区D.任意小区
6.如果在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某一特定区域,移动电话是由(A)基站处理,并且手机在此区域内移动时,并不需要告之网络更新位置,那么此部分区域即为一个位置区。 A.一个或多个B.一个C.两个D.多个 7.手机更新同期参数若设为“10”,则更新周期为(B)。 A.30分钟B.60分钟C.90分钟D.120分钟 三、多项选择题
1.移动用户位置更新有(ABC)。
A.通常型的位置更新B.开机时的位置更新 C.周期性的位置更新D.关机时的位置更新
3.移动用户处在通常型位置更新时,由手机向BTS发送的一个信道请求消息,消息中包含的接入原因是(ABC)。
A.位置更新B.寻呼应答C.紧急呼叫D.呼叫转移
4.移动用户呼叫信令切换主要包括(ABCD)和MSC间切换。 A.同一BSC内切换B.BSC间切换 C.小区内切换D.SDCCH切换
5.手机在收到寻呼信息后会申请一个信令信道,MSC进行鉴权并加密,将关于用户业务的信息诸如(ABC)等送给手机。 A.数据B.传真C.话音D.报文 四、判断题
1.如果手机收集到的位置区识别码(LA1)与手机中原存储的不同,则手机将进行位置更新,这就是通常的位置更新。(√)
2.IMSI不可及是指手机关机后在原来所在的位置区重新开机,发送信号通知系统手机又进入开机状态。(×) 3.在通话期间,手机不断测试它所在TCH的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以及相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并评估出一个平均值。(√) 4.在同一BSC内切换过程中,BSC控制一切,MSC有一定的参与,在切换完成后由BSC告知它这一信息。(×)
5.如果手机关机后改变了所在位置区,那么手机开机后将经过一次通常类型的位置更新才能进入开机状态。(√)
6.当手机中的计时器计时已到,则手机进行周期性的位置更新,而手机和MSC中的计时器亦重新开始计时。(√) 7.BSC间切换中,由原BSC根据测量报告决定将呼叫切换到新BSC所属的小区信道上,这时原BSC向MSC发出切换请求信息以及新小区的识别号。(√)
8.当被叫用户摘机应答后,网络发送连通信息给手机,告诉它呼叫已经建立;手机收到后,向系统发送一个确认信息,这样整个呼叫建立过程结束。(√)
9.如果手机已在MSC中登记,则其鉴权参数已保存在对应的VLR中;若没有,那么MSC/VLR就必须与手机所归属的HLR取得联系。(√) 五、简答题
1.简述手机开机时的位置更新过程。 答:(1)手机向系统请求分配信令信道(SDCCH); (2)MSC收到手机发来的IMSI可及消息; (3)MSC将IMSI可及信息再发送给VLR,VLR将IMSI不可及标记更新为IMSI可及; (4)VLR反馈MSC可及信息信号; (5)MSC再将反馈信号发给手机。 2.简述手机周期性位置更新的过程。 答:(1)含有周期性登记的系统信息; (2)激活手机及MSC中的相关计时器;
(3)手机计时器到时后激活周期性登记步骤; (4)系统确认,计时器清零。
3.简述移动通信中无线链路的建立过程。
答:首先由手机向BTS发送一个信道请求消息,消息中包含要求接入的原因,接入原因除位置更新以外,也可能是寻呼应答或紧急呼叫。然后基站收到请求消息后,再发送给BSC,BSC寻找一个空闲的信令信道(SDCCH),并让BTS激活它。最后BTS接到BSC的反馈消息后,立即通知手机占用该信令信道。 4.在手机作被叫时信号发送需经过哪些步骤? 答:(1)无线连接建立(MT); (2)服务请求; (3)鉴权;
(4)设置加密模式; (5)起呼;
(6)分配话务信道; (7)对方振铃; (8)呼叫建立。 六、论述题
1.阐述移动通信中同一基站控制器(BSC)内切换的过程。 答:(1)每隔两秒钟,手机向基站发送一份报告,内容包括对所在小区及相邻最佳小区的测试报告;
(2)基站加上自身对TCH的测试情况一起发送BSC; (3)如果需要切换,BSC将通知新的BTS准备好TCH;
(4)BSC通过原来的BTS将新的频率、时隙、输出功率发送给手机; (5)手机调谐到新的频率并在相应时隙上发送切换接入突发脉冲; (6)BTS检测到该切换接入脉冲,将时间提前送给手机;
(7)当手机发送回切换完成信息后,BSC会从BTS那儿收到切换成功信息; (8)交换系统话音通路发生变化,BSC让BTS将原TCH及SACCH去活。 2.阐述移动通信中不同基站控制器(BSC)间的切换过程。 答:(1)由原BSC根据测量报告决定将呼叫切换到新BSC所属的小区信道上,这时原BSC向MSC发出切换请求信息以及新小区的识别号;
(2)MSC知道新小区由哪个BSC控制,于是继续将切换请求发送到这个BSC(2); (3)这时新BSC命令BTS激活一个空闲的话务信道(3);
(4)在BTS激活TCH后,BSC将包含输出功率,时隙和频率的信息发送给MSC; (5)MSC又将该信息送给原BSC; (6)接着通知手机换到新信道;
(7)手机在新信道上发出切换接入脉冲;
(8)当BTS检测到该脉冲后,将“时间提前”信息发送给手机; (9)并通知新BSC,BTS已经收到切换脉冲;
(10)BSC再通过MSC将该信息送给原BSC,并建立一条新的通路; (11)原TCH,SACCH将被原BTS去活;
(12)手机在与新话务信道相关的SACCH上获得有关小区的信息,如果该小区属于新的位置区,手机还必须在呼叫释放后做位置更新。
五、移动通信工程第七章GPRS系统介绍第七章GPRS系统介绍 一、填空题
1.GPRS的基本功能是在移动终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路由器之间提供(分组传递)业务。
2.GPRS网络分成无线接人和(核心)网络两个部分。 3.移动台有两种分组接入方法,即一步接入和(两步接入)。
4.GPRS支持两种类型的承载业务,即点对点业务和(点对多点)业务。
5.GPRS点对点面向连接的网络业务属于虚电路型业务,它为两个用户之间传送多路数据分组建立(逻辑虚电路),它要求有建立连接、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的过程。
6.GPRS用户终端业务可以分为基于点对点的用户终端业务和基于(点对多点)的用户终端业务。
7.GPRS用户用IMSI来识别,它有一个或多个(网络层)地址。 8.GPRS中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移动性)管理过程激活或清除。
9.GPRS支持标准数据协议的应用,允许与IP网络和(X25)网络互联互通。 10.GPRS在现有的GSMPLMN上引入两个新的网络节点,即SGSN和(GGSN)。 11.GPRS PLMN与固定网络的(参考点)称为Gi,固定网络的典型是分组数据网络。 12.完整的GPRS移动台应由以移动设备和(SIM卡)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GPRS网络在无线传输信道上的时间轴按照复帧序列来组织,每一个复帧包含52个TDMA帧,组织成12个无线块,每一个无线块包含(D)个TDMA帧。 A.1B.2C.3D.4
2.互联网协议(IP)到达GPRS系统,IP数据包包含(A)字节IP包头。 A.20B.30C.40D.50
3.GPRS网络中一个RLC块所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85ms,或者等效于一个TDMA帧大约为(A)ms。
A.4625B.5625C.6625D.7625
4.GPRS网络中当编码速率为1时,传输能力为214kbit/s,而当编码速率为1/2时,每一个时隙的瞬时传输能力下降到(B)kbit/s。 A.605B.905C.1205D.1505
5.根据GSM的TDMA概念,一个RLC块是用(D)个连续突发传送的。 A.1B.2C.3D.4
6.GPRS网络中CS-1编码方案中每个RLC块的有效载荷为(A)比特。 A.160B.240C.288D.400
7.GPRS网络中CS-2编码方案中1个时隙的数据速率为(B)kbit/s。 A.80B.120C.144D.200
8.GPRS网络CS-3编码方案2个时隙数据速率为(C)kbit/s。 A.160B.240C.288D.400
9.GPRS网络CS-4编码方案中4个时隙数据速率为(D)kbit/s。 A.320B.480C.576D.800
10.当采用静态分配GPRS业务信道方式时,初期一个小区一般考虑分配一个频道(载波),即(D)个信道时隙用于分组数据业务。 A.2B.4C.6D.8 三、多项选择题
1.GPRS点对点交互式电信业务包括(ABC)和远程控制业务。 A.可恢复业务B.消息业务C.对话业务D.虚电路业务 2.GPRS点对多点业务可细分为(ABC)。 A.点对多点多播业务B.点对多点群呼业务 C.IP多点广播业务D.点对点虚电路业务
3.GPRS基于点对点的用户终端业务主要有(ABCD)。 A.信息点播类业务B.电子信函业务 C.会话业务D.远程操作业务
4.GPRS的业务质量(Qos)的基本属性是(ABC)、峰值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 A.优先权B.时延C.可靠性D.随机性
5.GPRS系统中TLLI地址范围分成(ABCD)等区域。 A.本地B.异地C.随机D.辅助
6.GPRS网络逻辑功能包括移动接入、MM、(ABCD)等。 A.分组选路与传送B.逻辑链路管理 C.无线资源管理D.网络管理 四、判断题
1.GPRS网络的无线接入部分在移动台与基站子系统(BSS)之间传递数据;核心网络在BSS和标准数据通信网络边缘路由器之间中继传递数据。(√) 2.GPRS的前向信道和反向信道上的复用是在频域中完成的。(√) 3.GPRS是面向不分组的,是对GSM扩展的结果。(×)
4.如果移动台处于GPRS空闲状态,那么,该移动台的分组业务会被拒绝。(√) 5.GPRS不允许服务用户采用端对端的分组传递模式。(×)
6.一个移动台由移动终端(MT)与终端设备(TE0)或终端设备+终端适配器(TE+TA)组成。(√)
7.在GPRS承载业务支持的标准化网络协议基础上,GPRS网络运营商可以支持或提供给用户一系列交互式电信业务。(√)
8.GPRS点对点无连接网络业务属于数据报业务类型,是由提供多个用户之间网络层通信的无连接网络协议CLNP和IP协议支持的业务。(×)
9.GPRS点对点无连接网络业务主要支持突发性交互式应用业务,如基于IP的网络应用。(×)
10.GPRS提供的点对多点业务可根据某个业务请求者请求,把信息送给多个用户或一组用户,由PTM业务请求者定义用户组成员。(√)
11.适用于GPRS承载业务的补充业务可分为GSM Phase2的补充业务和GPRS特定的补充业务两类。(√)
12.引入GPRS之后,GSM网就包括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有自己的移动性管理、呼叫控制以及用户数据传输等一套相对独立的功能。(√)
13.采用GPRS推荐的CS-l和CS-2信道编码方案时,数据速率仅为905kbit/s和1340kbit/s。(×)
14.为了接入GPRS业务,移动台首先应该让网络知道自己的存在,即执行GPRS附着过程。(√)
15.每一个GPRS PLMN均有两个接入点,其中R用于移动台的接入,Um参考点用于消息的发起和接收。(×) 五、简答题
1.在GPRS网络内定义了哪几种不同的业务? 答:(1)点对点无连接业务; (2)申节点面向连接的业务; (3)点对多点多播业务; (4)点对多点组呼叫业务。
2.在GPRS网络内,定义了哪几种不同的移动台? 答:(1)A类工作模式移动台; (2)B类工作模式移动台; (3)C类工作模式移动台。
3.GPRS分组模式数据具有哪些特征?
答:GPRS使得分组模式数据应用代价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这些应用表现出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一是间断、非周期(或突发)数据传输,它是指相继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远大于平均传递时延。二是频繁的小容量数据传输,例如,小于500字节的数据量,每分钟能发生多次。三是罕见的大容量数据传输,例如,包含数千字节的数据量,每小时才出现若干次。 4.简述GPRS参考模型。
答:GPRS是要在一个发送实体和一个或多个接收实体之间,提供数据传递的能力。这些实体可以是一个移动台,也可以是一台终端设备。后者可以连接到一个GPRS网络,或连接到一个外部数据网络。基站为移动台提供无线信道,接入到GPRS网络。用户数据可以在四种类型的移动台之间传递。 5.移动终端有哪几种类型? 答:(1)MT0,包含以上移动终端的全部功能,但不支持终端接口。
(2)MTl,包含以上移动终端的全部功能,并且提供一个接口,符合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的GSM建议子集。
(3)MT2,包含以上移动终端的全部功能,并且提供一个接口,符合ISDN07.0x系列终端适配功能规范。 6.GPRS终端有哪几类? 答:(1)A类:GPRS和GSM电路型业务可同时工作。
(2)B类:可附着GPRS和GSM电路型业务,但二者不能同时工作。 (3)C类:只能附着GPRS业务。
7.简述GPRS分组交换业务与原GSM电路交换业务配合工作中的联合GPRS/IMSI附着以及分离功能。
答:当移动台执行联合GPRS/IMSI附着时,一旦它送请求到SGSN,SGSN立即通知MSC/VLR,MSC/VLR存储SGSN的地址。当移动台已经实现IMSI附着时,也就实现了GPRS附着,这样可以节省无线资源。
8.简述GPRS分组交换业务与原GSM电路交换业务配合工作中的联合路由区/位置区更新功能。
答:当移动台同时改变了路由区和位置区时,联合路由区/位置区更新请求从移动台送到SGSN,SGSN将位置区更新请求转发给VLR,VLR即可知道移动台位置区的改变,这样可以节省无线资源。
9.GPRS分组路由和传输功能有哪些? 答:(1)在移动终端设备和外部网络之间路由和传输分组。
(2)在移动台终端设备与其他GPRSPLMN之间路由和传输分组。
(3)在终端设备之间路由和传输分组。 六、论述题
1.阐述在GPRS网络内,定义的几种网络工作模式。 答:模式1:网络在分组寻呼信道、CCCH寻呼信道或GPRS业务信道上,给附着GPRS的移动台发送电路交换寻呼信息;在分组寻呼信道、CCCH寻呼信道上发送分组寻呼信息。 模式2:网络在CCCH寻呼信道上给附着GPRS的移动台发送电路交换寻呼信息和分组寻呼信息。 模式3:网络只能在CCCH寻呼信道上,给附着GPRS的移动台发送电路交换寻呼信息,但既可以在分组寻呼信道上,也可以在CCCH寻呼信道上发送分组寻呼信息。 2.阐述移动终端的功能。 答:(1)无线传输终端; (2)无线传输信道管理;
(3)终端能力,包括给用户提供人机接口表示; (4)语音编码/译码;
(5)为无线路径上传送的信息提供差错保护,包括为信令和用户数据提供的前向纠错(透明数据业务除外)和自动请求重传;
(6)信令流控,用户信令与PLMN接入信令之间的映射; (7)用户数据流控(透明数据业务除外),异步透明数据业务流控的映射; (8)无线信道速率和用户速率之间,用户数据的速率适配; (9)多终端支持; (10)移动性管理;
3.阐述GPRS与GSM点对点消息业务的关系。
答:移动台通过GPRS无线信道能接收来自GSM的短消息SM业务(MT方向),MS也能经GPRS信道发送,SM业务(MO方向)。
如果移动台附着GPRS业务而未附着电路交换(CS)业务,则短消息业务通过GPRS信道来提供,如果移动台同时附着GPRS和CS业务,则短消息业务在GPRS信道和CS信道上都可以传送,优先选择哪个信道来传送由运营商确定。一般来说,通过GPRS信道传送短消息无线资源效率会高一些。此外,如果CS控制信道正在使用,则通过SGSN,来对MT短消息进行寻呼。
4.阐述GPRS网中Um传递功能及其传递过程。
答:Um传递功能在移动台和基站子系统之间的无线接口上,提供分组数据传递能力。它包括以下过程:
(1)在无线信道上提供媒质接人控制; (2)在公共物理无线信道上进行分组复用; (3)移动台内部的分组识别; (4)差错检测和纠错; (5)流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