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课程是最基本的载体和突破口。在新课程实验和高中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从培育特色课程出发,逐步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课程文化,彰显学校特色,成为很多高中学校发展的实践选择。本文结合北京市2008年高中新课程实验中批准的十所自主排课实验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实例[1],分析当前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并提出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及其主要特性
特色是一事物显著区别于他事物的风格、特性,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特色课程是学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办学实践中逐步创建的具有一定特征和影响力的课程,对于当前普通高中学校而言,它既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一类课程或一个课程群、一个课程领域;既包括对国家课程的改进,也可以指一些地方课程和学校的校本课程。就其本质而言,特色课程是学校某一门(类)课程实现卓越(优质),并融合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直指育人目标,并进而带动其他课程,逐步形成学校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实施的环境生态,最终塑造学校的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彰显学校办学和育人的特色。即与其他课程相比,特色课程在思想性、目标性、规范性、发展性、实效性以及社会影响性
等方面具有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独特优势[2]。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适应、不断优化的过程,是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效果等环节呈现的综合结果。 从特色课程的本质出发,其主要特性集中体现在:一是独特、优质和稳定。这是特色课程的核心内涵。即特色课程总是相对于学校之间、学校各类课程之间的某类课程,其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在水平上逐步实现优质或卓越,且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比较持久稳定的专有性或显著性发展方式。二是相对、发展和创新。即特色总是体现在学校课程的某一要素、方面或范围上的,相对于别的同类课程而言的,是在一定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并且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且能涌现出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三是集中、现实和影响。即特色集中体现在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和质量上,在现实中可以有效实施并发挥作用,且被社会广泛认可,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
按特色课程的内涵和主要特性,北京市十所自主排课实验学校典型的特色课程有:北京二中:基于丰富资源和新课程观的动态生成课程;北京四中:基于学校文化传承和育人目标的人文教育课程;北师大实验中学:基于特长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专修课程;北师大二附中:基于新课程理念和特长发展的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北师大附中:基于学校传统和系统构建的德育课程;人大附中:基于先进办学理念和学生需求的创新拓展课程;北京一零一中:基于学科优势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实践;
北京潞河中学:基于新疆学生特点和多样需求的民族课程;北京中加学校:基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中外合璧课程;北京市盲校:基于特殊生源的适应性课程。
二、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课程建设是学校日常运用频繁、内涵外延丰富但又缺乏准确界定的词语,从实践运行的角度看,其包括课程的建立和优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体现在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实践路径是指目标实现过程所必要的条件与实施的行为步骤,本文主要从课程建设中最重要和含义最广的范畴——课程设计(其涉及从基本理念的确定到选择具体程序方法的整个过程,包括课程的价值、目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内容)来分析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1.特色课程建立的基本思路
从北京市十所自主排课校的实践看,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建立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整体规划、科学建构中建立特色课程。如北京二中的动态生成性课程,就是学校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课程有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在课程结构上释放空间,然后再设计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并依托丰富资源有效实施和动态发展。这种思路比较适合新建校和一些与社会、生活、学科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二是在学校自身特点或优势的基础上确立特色课程。如北京中加学校和北京市盲校,因为不同的办学模式和特殊生源,学校一开始就开设了相应特点的课程,在进行特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