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析《我是歌手》的成功和启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析《我是歌手》的成功和启示

一、绪论

( 一 ) 选题背景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经大约 20 多年,由于其贴合实际、迎合观众的娱乐 需求,所以经过短暂的初期发展就快速引发跟风热潮,尤其是选秀节目的出现,这在一 定的意义上带领中国综艺真人秀节目走向了巅峰。但是却因为这种巅峰式的发展阶段, 才使得选秀节目逐步走入难以突破的瓶颈, 盲目跟风所制作出的大同小异的节目也使得 真人秀节目市场陷入低谷,即同质化现象。 《我是歌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入人们 的视线,并打破了选秀类节目的传统模式,成功走上近年来国内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收视 巅峰。这档节目中顶尖 live 音乐配置、代际实力派歌手阵容、专业的大众评审构成了 节目的基本要素。草根选秀的煽情桥段已经麻痹了观众的视觉, 《我是歌手》则颠覆性 的让老牌歌手再战乐坛,将主导权回归大众,怀旧的旋律乍一响起,歌声里躲藏着的故 事就掀起了观众的怀旧情怀,其节目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好评,节目反响热烈,好评 之多也是超过以往任何一档节目的,再度引起了一次真人歌唱选秀高潮。

( 二 ) 选题意义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小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重要途

径之一。我国 的真人秀节目起步虽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然而随着真人秀节目的繁荣,其节目模式的 大同小异终究导致了大众审美厌烦,真人秀节目走得很快,却没能走得更远,发展中的 瓶颈亟待突破,模式的老旧亟待更新。 2012 由湖南卫视重磅推出的《我是歌手》节目在 短短的时间里便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议,多次出现在微博的热门话题榜单之上,连续登 上同时段收视率的宝座。这一档真人歌唱选秀节目无论在收视率、好评率抑或在节目形 式上都有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地方,其成功为中国选秀栏目带来了不少的启示。本文 通过对《我是歌手》从其营销策略、受众心理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启示, 看到今后娱乐选秀节目应该汲取的优点和弥补的不足。

( 三 ) 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

以对比,以找 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本论文主要是将《我是歌手》和其他 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节目规则、评委风格、制作效果、观众意见等进行比较,从而总结 出《我是歌手》成功的独到之处。

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的着作、文献以及学术论文等资料,另观看了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的《我是歌手》的视频资料。

二、《我是歌手》节目概况及节目特色

(一)《我是歌手》节目概况

1?《我是歌手》的节目来源

2011年,湖南卫视向韩国MBC电视台购买了《我是歌手》节目的版权。原版节目 在韩国有着颇高的人气,第一季播出时最高收视率达到了 %但在娱乐业发展较为繁荣、 成熟的韩国市场而言,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甚至韩国总统李明博也是该节目的热心观众。 ①在韩国原版节目两季的比赛模式完全不同,中方经过深虑放弃了第二季的模式,而选 择了第一季7位歌手擂台赛的形式。但是,由于韩国 MBC电视台一直没有给出一份详尽 的操作指南,由此出现了没有“白皮书”指导的状况。为此,中国版总导演洪涛组织节 目组赴韩进行学习,从中摸索经验,再加上中韩两国的国情不同,湖南卫视版《我是歌 手》节目最终在基本模仿韩版的基础上,又带有自己节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发展了起来。

2?《我是歌手》的节目现状

《我是歌手》 的节目自首播之日起就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央视索福瑞全国网收 视数据表明,《我是歌手》首播夺得了收视率 、份额%的好成绩,在同时段节目中排名 全国第一。在央视索福瑞城市网中,该节目也稳居同时段节目收视全国第一的宝座。在 总决赛之夜,《我是歌手》全国网收视,份额,中心城市网收视率,份额,双网均是 全国同时段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歌手》总决赛在黄金时段收视更是破 高峰值达到25②。

据统计,排名市场前三位的视频网站上传的 《我是歌手》全部13期节目总播放量 累计接近7亿次;总决赛当晚,微博上“我是歌手”热门话题突破 1亿次;通过百度 指数搜索“我是歌手”显示,用户关注度、媒体关注度分别达到惊人的120万、4000, 创下同类型节目新记录;由湖南卫视推出的首款基于电视互动的社交应用

“呼啦”,首 4,节目最

① 孙 瑜.从《我是歌手》探析如何打造电视栏目核心竞争 ② 数据来源:央视索福瑞官网

:[传媒论道].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次实现多屏互动活动,创新推出的“我是歌手总决赛院线抢票活动” 在60多万网友的 参与下,瞬间 “秒杀”。③随着节目关注度迅速升温,之前节目剩余的插播广告位很快 就被敏感的广告商

填满,而原本一条15秒左右8万6千元的广告位价格也迅速涨价 到13万一条,涨幅高达近50%。④

截图1《我是歌手》节目的新浪微博指数⑤

(二)《我是歌手》的节目特色

1. 反向而行的差异化定位

2012年10月,各家卫视仍在数年如一日地进行着“草根”选秀的“红海”搏杀, 湖南卫视却另辟蹊径,引进并开播了一档“让韩国总统也疯狂”的韩国顶级明星音乐体 验节目《我是歌手》。在借鉴原灯光、舞美、节目包装等元素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土实 际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改革。

在众多电视节目长期沉迷于打造“草根明星”时,

《我是歌手》却反其道而行之,

即将焦点聚集在乐坛老资格的实力歌手身上, 展现了一个明星变“草根”的戏剧化过程。 毫无疑问,与“草根”相比,专业歌手实力强,舞台效果好,市场有基础,节目质量当 然也更有保证。功成名就的歌手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而且,各明星本身就有粉丝团, 这也让节目有了先天的观众基础;选手再尽量选用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参赛曲目, 则更能引发共鸣和互动。因此,“集体怀旧”自然成了《我是歌手》的一大特色。高菲 说“摇滚中年”黄贯中的去留,“亚洲第一女声”黄绮珊和“中国第一摇滚女声”罗琦 的复出,“国宝级”歌手韦唯的加盟等都成为怀旧的配料。 ⑥观众在这些带有怀旧因素的 歌手口中,听到一种似曾相识却又经过重新演绎的旋律,并在旋律中回想起曾经伴随自 己成长的那些片段,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被打动,进而主动传播,这就是《我是歌手》 反向而行、差异化定位带来的独特效果。

2. 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竞争机制

《我是歌手》引入了韩版节目的竞争机制:每场都有排名,连续两场综合排名在最 后的歌手就要离开。这种淘汰机制让歌手们自然不能示弱一一不想被淘汰,就要全身心

③ 肖建珍?《我是歌手》热爆荧屏原因探析 ?《信息传媒》,212-214. ④ 数据来源:《我是歌手》节目新浪官方微博 ⑤ 截图2来源:《我是歌手》节目新浪官方微博

⑥ 高 菲.浅析《我是歌手》的制胜之道 ?传媒案例,2014年第2期. 投入准备节目,而且不能出任何纰漏,

也不能重录,所以,歌手们比开个人演唱会或参 加春晚还要用心。这种起点高、明星云集的节目,与其说是拼声音、比唱技,毋宁说是 比面子、拼演技甚至比拼人际沟通和现场公关能力。当然“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或笑或哭 的表现都是节目激发情感的产物,由此产生的精神上的共鸣就形成了节目的思想指导。’ ⑦为此,收视率和影响力迅速飙升为全国第一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巧 妙的激励机制对调动节目参与者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3. 悬念迭起的环节设置

《我是歌手》首期播出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来参加比赛的歌手都有谁?两轮比拼 之后谁会被淘汰?谁还能继续留在舞台上为大家献唱?比赛当中,

歌手会为大家带来什

不管是电视

么样的作品?歌手排名怎样?下期新加入的歌手会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

机前的观众还是坐在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甚至是歌手自己都会反复疑问,大家会有这 样的疑问正是节目设置层层悬念的结果。看过《我是歌手》节目的观众知道,紧张的气 氛从开始一直延续到节目的最后一刻。节目中有歌手紧张的神情,有经纪人惊喜的表情, 有观众意想不到的反应,各种瞬间的捕捉,给节目带来了精彩的内容,这也造就了节目 最大的看点。正是每一期节目中这些无尽的悬念、想象与期待,构成了节目内在无限的 张力和魅力,吸引并留住了无数的观众。

三、《我是歌手》的成功原因分析

(一)《我是歌手》的受众心理分析

1. 追求新鲜与真实的心理

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的 《超级女声》红极一时,将综艺真人秀节目推向了一个 高潮。之后各大卫视争相效仿。然而随着此类节目的日益增多,观众容易从心理上对这 种怀揣音乐梦想的草根来参加海选、犀利的专业评审、晋级、淘汰等常规选秀环节产生 倦怠心理。而此时,湖南卫视推出的这档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综艺秀节目《我是歌手》颠 覆了以往音乐选秀节目的模式,迎合了受众追求新鲜感的心理。

《我是歌手》节目形式

新鲜、刺激。与以往草根选手同台竞技,明星或者专家担当评委点评并打分的模式不同, 这种明星歌手之间的对决、淘汰,普通观众则成了评审的节目设置无疑令观众耳目一新。

播引发的几点思考[J] ?当代电视,

2012(9) : 71-72

孙崧.浅析音乐真人秀节目的价值观传播 《中国好声音》热

通常情况下,受众看到的电视节目往往是经过电视工作者精心的筛选、编辑等工作 之后形成的。受众对其过程真相不得而知。久而久之,受众对这种电视节目越来越感到 乏味,希望看到充满了生活原汁味的、比赛如火如荼的电视节目。

《我是歌手》 节目实

行全景记录,全景呈现,立意真诚,不矫揉,不造作,不矫情,靠真诚的音乐态度和过 硬的音乐力说话。节目组导演洪涛表示:真诚是这个节目的最大特色,要用真诚的态度 唱歌,用真诚的舞台呈现最本色的音乐,用真诚的节目回馈观众。科尔沁夫认为《我是 歌手》在这个噱头大于实质

的时代带观众回归了音乐的本质, 它证明只要真正尊重音乐,

不需要编故事,不需要搞噱头,不需要炒负面新闻,不需要假唱假弹,音乐本身的力量 足以。

具体到《我是歌手》,首先,观众可以看到歌手从下飞机到比赛结束后接受采访的 几乎全部环节。从明星经纪人去机场接歌手,至用歌手在休息室的欢乐交谈,至持由到演 出顺序后的反应以及各个歌手在休息室里的相互交谈以及导演最后宣布名次等等情景 中,观众都可以感受到真实。其次,节目的真实感来源于每位歌手的真实情感表现。此 外,在场观众真实情感的流露也为节目增色不少。

2. 弓I起追星与怀旧心理

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作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又被 称为人际魅力,是对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这一现象的概括与总结,描 述的是接近另一个体以寻求互动的渴望和需求 ⑧。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具备人际吸引 的参赛者非常容易引发观众的自我认同。一般而言,人际吸引的要素包含(

1外表与

容貌。(2)才华与能力。(3)相似性(similarity )。(4)互补性。(5)个人品质。具 体到《我是歌手》,聚集了众多优秀的资源:专业的歌手、一流的舞台、顶级的音乐团 队等,同时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专注细节、追求极致的精神。从这点上看,

《我是歌手》

节目可谓是星光熠熠。这些名人无论从外表、容貌,还是才华和能力、个人品质上都容 易吸引到普通观众的关注。从目前节目的效果来看,参赛的歌手们的确具备人际吸引的 魅力,为节目的火爆立下了功劳。

节目组选择的参赛歌手多是入行多年的歌手,大多都有自己脍炙人口的成名曲,所 以,当歌手首次登台演唱自己的成名曲时,观众的情感往往被引爆,怀旧心理得到满足。

⑧ 杨艳珊.《伊莱休?卡茨传播思想研究》 [M].《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 ----- 第二

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 》,2002,15-20.

尤其是节目首次播出时,7位歌手都是各个年代的时代记忆,每首经典歌曲的再次演绎 都是观众的催泪弹。节目当日的收视成绩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贴吧里和微博中也 充斥着一股怀念岁月的怀旧情绪。

3. 设置悬念与参与心理

如今,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在电视机前看节目了,而是更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到节目的 录制中,到现场去感受气氛,实现自我心里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求 分为:生理需求、

浅析《我是歌手》的成功和启示

浅析《我是歌手》的成功和启示一、绪论(一)选题背景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经大约20多年,由于其贴合实际、迎合观众的娱乐需求,所以经过短暂的初期发展就快速引发跟风热潮,尤其是选秀节目的出现,这在一定的意义上带领中国综艺真人秀节目走向了巅峰。但是却因为这种巅峰式的发展阶段,才使得选秀节目逐步走入难以突破的瓶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cx3z0aewc0daes3y3831emx02sb1m00vo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