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突破五 精准翻译句子(二) (含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符合“信”“直”“境”,落实得分点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这四大知识点。
一、多义实词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又如“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中,“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含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具体见后面“四、通假字”)
学习多义实词除了要通过课本、试题及阅读大量积累外,还要注意: 1.寻找义项联系,巧记一词多义
多义实词是文言实词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如果能弄清其词义衍变的规律和特点,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临场推断,效果都会大大增强。多义实词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实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或基本义项,寻
语文高考
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找出本义,关键是看该字的造字方法,从其构造的字形上推导出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找到这个“源”,顺“流”而下,就可以发现其他义项的来龙去脉。
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 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
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犯”;③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叫从(zònɡ),如“从弟”。
(1)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指出哪个义项是其本义,各义项间有什么联系。 ①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邑 .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以……为边邑 .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鄙陋、见识短浅 .④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粗俗、未开化 .⑤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轻视、看不起 .A.哪个义项是其本义?为什么?
答:“鄙”的本义是“边邑”,可从“鄙”的构字法看出。“鄙”为形声字,左声右形,“”放右边,表示“邑”。 B.各义项间有怎样的联系?
答:“鄙”的本义是“边邑”,那么,“边邑”之人大多是“粗俗、未开化”之人;既然是“未开化”,肯定是“见识短浅”之人,“见识短浅之人”一般要被人“轻视、看不起”。 (2)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指出哪个义项是其本义,各义项间有什么联系。 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台阶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拜官授职 .
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修治、清理 .④此情无计可消除(《一剪梅》)清除、废除、除掉、去掉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过去、逝去 .A.哪个义项是其本义?为什么?
答:“除”的本义是“台阶”,“除”是形声字,左形右声,“”放左边,与“小土堆”有关。
B.各义项间有怎样的联系?
答:“除”的本义是“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拜官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修治、清理”“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过去、逝去”了。
语文高考
2.因文定义,语境推敲
一个实词虽有多个义项,且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但在具体、确定的语境中只有一种含义。因此,完全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都能成为确定其含义的钥匙。 边练边悟1
(1)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令吏弗诛。腹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 .
( )
A.忍耐 C.对……狠心 答案 C
解析 “忍所私以行大义”的意思是墨学大师腹忍痛杀掉自己的儿子来推行大义。这里的“忍”是“忍痛”“对……狠心”的意思。
②祜(指传主羊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晋书·羊祜传》)( ) .A.侵占 C.侵害 答案 A
解析 “侵占”侧重入侵后占有对方财富、土地的结果。羊祜带兵至吴国境内,割下吴国的稻谷当作军粮,且事后“送绢偿之”,只能是临时的“占有”。 (2)解释下列文段中“安”字的意思。
①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宋史·曾公亮传》) .安心
②羊祜,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晋书·羊祜传》)安抚、安慰,使……安顿 .
类义词(一义多词) ①表示“庄稼收成不好、荒年”的有:凶、俭、歉、饥、馑。 ②表示“责备”的有:让、过、望、谴、非、尤、咎、责、诛、折。 ③表示“赞许”的有:多、称、誉、许、道、与、嘉、褒。 ④表示“私下、暗暗地”的有:阴、潜、间、私、窃、微、暗、密、偷。 ⑤表示“掌管”的有:典、当、知、守、掌、职、执、序、司。 ⑥表示“去、到、往”的有:之、适、如、造、诣、徂、至、趋。 ⑦表示“轻视、看不起”的有:小、易、轻、少、鄙。 ⑧表示“代理”的有:假、行、权、摄、署。 语文高考
B.容忍 D.抑制
B.侵犯 D.侵袭
⑨表示“等到”的有:及、至、逮、迨、洎。
二、古今异义实词
1.把握“异义”类型,记“异”不记“同”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六种。
①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只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②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古义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③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④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⑤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强。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⑥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
学习古今异义词,特别注意其“异”义,要记“异”不记“同”。
试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并说明差异类型。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义:黄河 今义:一切大的河流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扩大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古义:金属 今义:黄金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缩小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
语文高考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转移
(4)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古义: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弱化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古义:仇恨,怀恨 今义:埋怨,责备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弱化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古义:遗憾,不满 今义:仇恨,怀恨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强化 (7)先帝不以臣卑鄙 ..
古义: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中性词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贬义词 词义变化类型:感情色彩变化
2.特别关注古今同形而异义的双音节词
文言实词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实词则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节)居多数。学习古今异义词,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不要把文言的两个单音实词误以为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实词。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实词,在现代汉语中变成了一个双音实词,如果用现今的词义去解释,就会出错。例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中的“妻子”是两个单音实词,指“妻子和儿女”,而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是一个双音实词,指“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请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是否是与现代汉语同形的双音实词。如果不是,请解释其义。 (1)铁骑突出刀枪鸣。不是,指突然爆发出 ..
(2)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不是,走上前进献 ..(3)汉亦留之以相当。不是,相抵押 ..
(4)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不是,指确实存在 ..
(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至于”不是,指“来到”;“颜..........色”不是,指“脸色,面容”;“憔悴”是双音实词;“形容”不是,指“形体,容貌”;
语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