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中国当代政治制度》(十) 第十章 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
(一)政治参与扩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必然会引发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动,从而也必定激起利益
表达与政治参与要求的高涨。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处理好改革开放与不断扩大的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政治参与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而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又必须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党做主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的民主意识的提高,民众要求在政治决策中发挥作用,要求社会更加公平,以及实现自身的政治诉求,必然要导致政治参与的扩大。但是政治参与也会导致各种政治利益的交锋,甚至是对抗,造成政局的动荡,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处理好改革开放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营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的任务非常艰巨。所以,中国的政局要稳定,就必须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这个政治格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所有制结构与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民主党派的基础更广泛,代表性更强了,各党派在政治参与中更有效地发挥了参政党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二)利益表达渠道拓宽
政党作为现代社会中主要的利益聚合与表达组织,根据其多元化社会基础的要求必然建立起相应的竞争性运行机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成份有了重大变化。但从总体上看,还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就决定了与公有制联系最为紧密的工农群众在社会中仍应居于主体地位,同时也决定了全国人民作为公有经济的所有者,在社会经济利益方面仍存在着统一性与共同性。这必然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政党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在当今中国,只有共产党既能集中代表工农利益,又能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正是适应了经济基础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由于新经济成份正在不断增长,“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同样需要坚持多党共存与合作。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民主党派的主要社会基础已经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其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劳动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已经发展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三者的政治联盟”。扩大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不仅不会改变现有政党制度架构的力量,反而更有利于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最终也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加强。这样更有利于那些伴随新经济成份而起的新阶层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
(三)社会力量整合增强
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执政党要不断扩大社会基础,实现政治整合,从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确保执政党的领导地位。这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尤为重要。如果执政党的政治整合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领导社会,而是以强力控制社会,就会使社会窒息,从而失去活力。这种社会的不成熟形态将会导致社会的动荡,执政党的领导地位也将因此岌岌可危。因此,执政党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整合的能力,及时有效地把各种新生社会力量吸引过来,使之与现存政治秩序达到高度的整合状态。这要求政党制度必须具有强
大的社会整合力。共产党是社会整合的中坚力量;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合作进一步整合了社会政治资源,扩大了社会力量整合的力度。这样,现代化过程中不断被激活的政治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开发,不断增长的社会政治参与需求被有序地整合进政治体制内。
(四)民主监督加强
民主监督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关系基础是通力合作与协商,同时又强调双方在此基础上的互相监督,由于中国共产党居于执政党地位,因此,这种互相监督主要表现为民主党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民主党派可以就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进行监督。监督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形式来实现。当前,民主党派—方面通过成员参与人大、政府等担任相关职务的直接参政的形式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另一方面通过谈心、座谈会、民主协商会等形式发表意见,民主党派还可以通过人民政协这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进行大会发言,提出提案等进行民主监督。
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科学架构了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体制,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这一制度必将进一步彰显出其强大的坚不可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