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
策分析
摘要: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工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地方高校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要求,以临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在总结目前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工程认证过程中存在典型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高校需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师资工程素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等方法,构建各地方高校的区域特色与行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整体水平,达到国家工程专业认证的标准。
关键词:专业认证;环境工程;工程素质;课程体系;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233-03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特别是工程学等许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有400多所高校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我国高校多数培养的环保类学生与社会需求符
合度不高,该问题在地方高校更为突出[1-2]。为了提高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质量,开展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势在必行,教育部于2007年启动了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各高等学校都积极参与,目前已有30多所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通过了认证,主要集中在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部属高校,地方高校通过专业认证的较少[3]。临沂大学高度重视工程专业认证工作,2014年起,每年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工科专业参与认证工作,在此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对比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对目前该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对策。本文以临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针对地方高校在环境工程专业工程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通用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水平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指导。
一、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开展工程认证的必要性 环境工程主要通过评价人类生?a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4]。环境工程专业属于新兴交叉学科,要求知识面非常广,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依托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传统理论学科设立,存在工科基础非
常薄弱,课程体系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临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为社会已累计培养了200余名毕业生,通过近10年的建设,资源环境实验中心已达到省级示范中心标准,与地方相关部门共同建设实训平台10余处。但与传统的环境专业名校相比,还存在着工科基础偏弱,实践类教学课程不足,教师实践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训练,缺乏对工程设计在工程及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通用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开展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建设,对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整合教学资源和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配置,提升师资工程教育素质,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开展工程认证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许多行业都需要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如环境监测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各生产企业的污染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施运行和环保设备的销售安装等工作,均需要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而环保工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实践能力恰恰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瓶颈。以临沂大学环境
工程专业为例,对比环境工程专业工程认证标准,地方高校在专业建设和工程认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程体系设置不甚合理。课程体系建设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要保证毕业生获得进入该专业领域从事职业工作的技能。而地方高校由于师资、经费等原因,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往往导致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占比过大,尤其是校级通识学分比重过大,工程基础类课程、设计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比重不足,导致培养的学生工程基础偏弱,工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强。 2.师资队伍的工程背景偏弱。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从事本专业主干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教育经历中,至少有其中之一毕业于环境工程类专业;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学历毕业于环境工程类专业的教师人数应≥50%;从事专业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的80%的教师均应具有6个月以上的企业或工程实践(包括指导实习、与企业合作项目、企业工作等)经历。而地方高校师资队伍中具有工科背景的教师非常紧缺,具有6个月以上企业或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比例更低,一般很难超过30%。专任教师的工程背景偏弱和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直接导致对学生工程现场实习环节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水平不高。
3.毕业论文(设计)涉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比例偏低。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选题要结合本专业和地方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毕业设计类论文要占有一定比例,另外,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而地方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以论文类为主,占比在50%以上,设计类论文比例偏低,其中涉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比例更低,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论文的指导亦是流于形式,没有做到实处。
4.实践教学组织和安排具有随意性。环境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地方高校由于实践设备、经费和场地不足,使得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需求,实践基地少且不固定,导致实践内容和实践教学时间安排较为随意,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考核制度亦不够完善。 三、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开展工程认证的对策分析
在借鉴国内外工程教学改革经验和总结已通过专业认证的相关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以临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该专业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工程背景,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是地方高校通过专业认证的必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