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品报废品管理控制程序
编号: GW- ZY- QC-001 生效日期:2012-2-25 文件名称 版次:1.0 不良品、报废品管理控制程序 第 1 页 共 2 页 1.1. 制定目的
规范不良品、报废品的管理流程,使之有章可循。 1.2. 适用范围
本公司制造、加工、装配、测试等作业中产生之不良品或报废品,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办法
执行。 1.3. 权责单位
1) 生产部: 负责在线不良品(来料和制程)反馈、报废申请及退库作业 2) 品管部: 负责对不良品的性质判定及甑别材料所属供应商等评审,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
3) 仓库部:负责不良品的账物管理,并监督、跟进落实相关部门对不良品的处理结果。 2. 定义
1) 不良品
本公司之物料、在制品(半成品)或成品,不符合品质标准,具有缺陷或瑕疵,未经修复或再
加工不可使用或销售的,称为不良品。不良品又分为一般不良品和报废品。 2) 报废品
本公司之物料、在制品(半成品)或成品,因具有严重缺陷,不可再修复,因而不可再使用或
销售的,称为报废品。报废品又分为原报废品和作业报废品。 3. 不良品管理规定
3.1. 不良品的种类
1) 品管部门在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最终检验、出货检验.等检验工作中发现之不良品。
2) 制造部门在制造、加工、装配、重检、盘点等作业中发现之不良品。 3) 技术、品管等单位用于试验、测试等工作之良品,试验、测试后产生缺陷或瑕疵而成为不
良品。
4) 存货因挤压、摔跌、潮湿、日晒或其他原因而成为不良品。 5) 客户退货重检、拆解、处理等作业中产生不良品。 6) 其他原因发现或产生之不良品。 3.2. 不良品判定依据
品管部制定《品质检验标准》、作为判定不良品的依据,其来源有: 1) 客户提供之检验规范、标准或样品。 2)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 设计指标、技术参数。 4) 品质历史资料。 5) 企业品质方针、策略。 6) 其他可供参考之依据。 3.3. 不良品确认流程
1) 各具体经办人员在3.1列及之各项作业中,发现与品质标准不符或不易分辨之物料时,应
将其视为异常品予以隔离。
2) 经办人员提请品管人员作不良鉴定工作,以确认隔离之异常品是否属于不良品。
3) 品管检验人员依据《品质检验标准》、及样品等资料判断异常品是否属于不良品。
4) 判定良品者,可以继续使用;判定属不良品者应提出处置方式。 制作: 审批: 核准:
编号: GW- ZY- QC-001 生效日期:2012-2-25 文件名称
版次:1.0 不良品、报废品管理控制程序 第 2 页 共 2 页 5) 如品管部检验人员无法判定,或经办单位人员及主管不认同品管人员之判定时,应向上级
品管主管申诉。
6) 逐级申诉由品管经理作最后之核定,特殊情况呈总经理核定。 3.4. 不良品处置规定
不良品由品管判定后,处置方式有如下几种: 1) 修复使用
将不良品经整形返工、削边、去污、重新组装等作业予以修复使用,修复后应由品管人员鉴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2) 拆解使用
将不良组合品,拆解成零组件,取符合使用标准之零组件使用,或取部分零组件修复或代用。 3) 报废
不良品确无法重新利用者,视为报废品,依报废品管理规定处置。 4) 退料
不良品属供应商送料之原不良时,可以将不良品以退货形式或换货形式与供料单位交换。
3.5. 不良品退料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