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课稿
【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信息技术整合点 四、教学流程 五、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解读
《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标准】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六单元第19课,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的运行方式、发展模式,上承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下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这节课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紧密联系。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难讲清楚。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与能力
1.记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
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
3.理解: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国家制度、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通过情境做选择题。 4.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主人公一生的生活经历,懂得宏观把握历史,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
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学生懂得分析历史要从表象看到本质,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生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参与讨论,锻炼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及新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高一学生从整体来看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智力水平中等,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相对较低,对知识的掌握不易形成体系,分析问题往往从个人喜好和经验出发,缺乏理性、深度。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漫画、视屏等素材,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信息技术整合点
本节课特点
整合方案
1 知识容量大 幻灯片展示,快速切换知识点,省时高效。
2 理论性强,难以理解 利用多媒体辅助,具体、形象。
四、教学流程 1.本课分三个环节:
新课导入——电影《阿凡达》主题曲、相关图片
新课教学——荷马·辛普森(美国100位最伟大的荧屏人物之一)的人生经历
探究升华——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深度剖析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
2. 荷马·辛普森的人生经历
? 人物介绍(交代人物背景)
? PART 1——WHEN I WAS YOUNG(“黄金时期”与国家干预经济) ? PART 2——LIFE WAS CHANGED(“回不到原来美好的日子”?) ? PART 3——AFTER MARRIAGE(“福利国家”制度) ? PART 4——MY DAUGHTER(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 END——从辛普森的经历归纳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探究升华
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深度剖析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
五、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不只是文本化了的教案,而主要是指教师思维中,脑海中的教学筹划如何科学的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本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比较抽象难懂。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提升学习能力的目标要求,因而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整合教材做到对问题深入浅出,让学生主动性的、协作性的、体验性的、情境性的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习内容以简驭繁,化难为易,能激发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
本课的灵魂是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变、新”,概括为经济政策的新调整、社会政策的新变化、经济运行机制新变化。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锚,以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为脚手架,以主人公一生的经历为主线带动全课,引用较多贴近现实、学生耳熟能详的材料、图片、漫画和新闻照片、微软的广告片等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