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程教学设计
沉郁顿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们常以“沉郁顿挫”四字来形容杜甫诗作,一般来说,“沉郁”主要指其诗的意境思想,而“顿挫”则是用来形容其创作手法。具体来说,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而在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恰好能够体现他的这一特点。
在这首诗中,涵盖了诗人自身生活的穷困,所遭遇的人情凉薄,而这一切又都被他放在了国家丧乱的大背景中,因此就有了更加深广的意义,更加沉痛的思索,恰恰表现了“沉郁”的特点。在这样的处境之下,诗人依然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吁,这是既对儒家“安无倾”的理想的诠释,又是苦难生活中不灭的追求。霍松林先生称之为“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作者在此完成了诗作的思想与情感的转变与升华,从而体现出“沉郁”的特色。同时,这一特点在诗作的音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前五句写“秋风破屋”,句句用韵,一气呵成,表现了风势之大,也同样衬托出了诗人的无力。中间五句写“群童抱茅”,“力”与“息”,“贼”与“得”押韵,均为入声字,语音短促,不仅承接了上文的无力,也表现了他内心的沉痛。后八句,写“秋雨摧屋”,其中“色”“黑”与上文“贼”“得”同韵,亦承接了上文的沉痛之情。尽管八月的成都并不寒冷,但草庐为风所破,已无法遮挡暴雨的侵袭,内心的无奈与痛苦由此而出。其后“铁”“裂”“绝”“彻”同韵,亦为入声字,诗人在这里将对家人的愧疚、对前途的迷茫和国家的沦丧合为一体,痛苦的程度被一步步加深。在诗
1 / 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程教学设计
歌中,仄声韵一般表现感情的激荡,而入声字短促,更能突出情感的跌宕,诗人在诗作后半部皆押入声韵,内心的激荡被重重地渲染了。而在诗作最后,“间”“颜”“山”押韵,为平声韵,再合以“广厦”“千万间”“大庇”“欢颜”“安如山”等表现“阔大境界”的词语,正如霍松林先生所说,“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而“屋”“足”通韵,均为入声字,此时出现则表现出了理想的坚定。通过韵律的变化,诗人不仅完成了内心的情感与理想的升华,也让诗句的自身的节奏与韵律在此走向了激昂的巅峰。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杜甫的生平事迹来解读诗句中包涵的家国之痛,而在朗读中,虽然我们不需要让学生读出入声字的声韵,但可以提示他们改变朗读的节奏,以节奏的快慢,配合声调的高低来体现诗句情感的起伏迭变。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式翻译——首先将诗诗句中可以表现茅屋为秋风所破的诗句简单翻译出来,再随着教学的进行,要求学生将诗句中体现的情感与思考一一放入所译的诗句,最终以此来体会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时诗人的心理。
二、教学准备:
杜甫经历,做于这一时期的一些诗歌。 预习作业:熟读全诗,划分层次 三、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人的处境。 2、通过诵读品析感受诗人的精神。 3、通过情境翻译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重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人的处境。
2 / 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程教学设计
2、通过诵读品析感受诗人的精神。 3、通过情境翻译感受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公元761年8月,在经历过长期颠沛流离后的诗人正栖身在成都浣花溪旁的一所简陋茅屋中,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茅屋摧破,辗转在凄风苦雨中的诗人写下了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今天我们就通过这首诗,走入诗人的生活,走入他的时代,走入他的内心。
2、检查预习,划分层次。
朗读全诗,理清结构。(学生读后讲述诗歌的层次) 提示:
(1)全诗哪些部分写现实?哪些部分又写想象?
(2)全诗描写现实的部分,又可以分成几幅画面?在这些画面中,哪些与茅屋被破有关?
总结:
现实:秋风破屋、群童抱茅、秋雨摧屋 想象:广厦万千
3、体会秋风破屋时诗人的内心情感。
(1)在这五个诗句中,哪个诗句直接写到了秋风破屋? (卷我屋上三重茅)
简单翻译一下这句诗。(学生翻译)
(2)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学习《石壕吏》时,老师给大家讲述的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遭遇。现在,历经了生离死别、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能够搭起这样一座茅屋实属不易。当时杜甫有诗曰:“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就是在这样的帮助之下,杜甫获得了暂时的安
3 / 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程教学设计
定。但是,这份安定转眼就被秋风所摧毁,他的内心应当是痛苦万分的。可是,大家从这句诗中能读出痛苦吗?大家觉得,在这一部分中,哪些诗句体现出了他内心的痛苦?
提示:
A、诗句中使用了哪些动词?(怒号、卷、飞、洒、挂、飘转、沉)
B、“飞”“洒”“挂”“飘转”“沉”都写诗人眼中茅飞动时的情景,茅草遍洒江岸,高的挂在树上,无法捡回;而沉在江中更无法再拾起,从这里大家可以感到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绝望)
C、再看“怒号”一词,用了什么手法?(拟人)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写诗,才会觉得风是狂怒的?(恐惧)为什么诗人会感到恐惧?结合他的处境来回答。(诗人恐惧自己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被摧毁)
(3)再看我们的翻译,是否能够通过描写诗人的目光,把这种恐惧、绝望表现出来呢?(学生简单添写)
(4)再读这五句诗,请大家注意,这五句诗句句押韵,请大家读时注意突出韵脚,以此来表现诗人沉重的内心。
的确,从下文来看,诗人的安定生活被接踵而来、无休无止的秋雨被“沾湿”了。但是,他的恐惧仅仅来源于此吗?我们再看下面的诗句。
4、结合背景,了解诗人处境,体会群童抱茅时诗人的情感。 (1)读这五句诗,说说当群童抱茅入竹时,诗人内心的情感?(焦急,无奈)
(2)或许几个孩子,出于顽皮抱走了他的茅草,诗人试过阻止但却无可奈何,但他为何要如此激动,以“盗贼”称之呢?这里他所心痛的真正是茅草吗?我们必须结合当时的背景。
4 / 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程教学设计
补充材料1:
杜甫为什么要入川?他在诗中如此回答“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因为带着一大家人,衣食馈乏,而四川还未被战乱波及,并且气候温和,再加上他的一些老朋友,如高适、严武先后在此为官,他才想到入川。
杜甫在此前后的经历如下: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
严武很看重杜甫的才华,曾推荐他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这是杜甫最后的官职。但是,严武手下的一些年轻人根本看不起这位无功名、无家财的老诗人。杜甫在他的《百忧集行》中有这样的诗句:“晚将未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后笑”。严武死后,朝廷新派来的节度使郭英乂贪婪无德,最后与严武的部将互相残杀,蜀中大乱,再无人搭理杜甫。杜甫只得带领家人逃出四川,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奉节)。
从这里看到,杜甫所遭遇的还有什么?(人情凉薄)
(3)当茅草被秋风卷起时,杜甫是否还想到了自己的处境?大家能否在上面的翻译上补写一两句话?
(4)朗读这几句诗,大家注意,这几句诗换了几个韵,如“息”“力”,“贼”“得”。大家在朗读时,可以将这几个字读快一些、重一些,表现他内心的焦急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