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历史教学中的单元整体设计-2019年精选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历史教学中的单元整体设计

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每册教学内容一般由6到8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有其不同的教学主题,单元专题构成了历史内容呈现和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单位。如果说学科教学目标是宏观层面,一节课的教学是微观层面,那么单元视野下的教学设计就是中观层面。从单元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过程和活动的安排,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下面本文拟就此问题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确立单元主旨 优化教学方案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以每一课为单位确立教学主旨。但是在钻研教材的时候,如果能够优化和整合单元内容,确立单元主旨,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单元主旨,可以避免对教学内容的肢解,避免单课教学时的片面性与盲目性。在实际教学中,每课时的教学都承担着单元目标的一部分,单元主旨确立后,对每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规划,可避免流于形式的教学,有利于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以华东师大版《历史》(下文所举例子都为同一套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标题为《区域文明的发展》,因此可以将每一课的重点落在“文明”二字上,通过以文化立意串联起整个单元的教学。如《东亚南亚文明》一课,古代朝鲜和

日本都受到中国高度发达文明的影响,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东亚文化圈。而同样处于亚洲区域的古代印度则先后受到伊斯兰文明、蒙古文明的冲击,在莫卧尔帝国时期再度鼎盛。而《阿拉伯帝国》一课可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和扩张作为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借此来介绍阿拉伯文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影响,以期与单元主旨契合。最后的《蒙古帝国》一课可讲述蒙古帝国的崛起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蒙古帝国的扩张战争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也打破了欧亚大陆间疆域的封闭状态,扩大了各区域文明交往的范围,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再以八年级下册《当代世界的多元文明》这一单元为例。在把握了单元课文的逻辑关系后,可将单元教学主旨确定为:二战结束后的世界,美苏两极格局曾主导了世界局势的发展。但随着苏联解体、欧洲联合、日本崛起和发展中国家的壮大,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也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今世界虽然区域冲突仍然存在,但就总体而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文明呈现出多元并存发展的局面。

由此可见,在进行单元内每一课的教学时,将教学重点置于单元主旨下去安排和考虑,无形中便将每课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段历史。 二、梳理教材内容 把握逻辑关系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虽然有课程的总目标指导,但多数教师会更多地关注每一节课的教学,容易将纵横联系的历史知识割裂

开来,而忽视单元内教学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就很难形成完整的历史图景。在设计每节课时,将每课内容放在单元背景中去考虑,有利于揭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只有建构单元学习板块的总体框架和结构,才能便于学生将杂乱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避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以八年级下册《第二次科技革命与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化》这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共三课内容《第二次科技革命》《近代的生活方式》《19世纪的文学艺术成就》,乍一看三课间似乎联系不大,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其间的逻辑关系。第二次科技革命使得世界大工业文明基本确立,促使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变革,引发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巨额资金和规模扩大的企业出现使生产和资本集中。由此可以引出第二课的内容,因为工商业的发展,农业人口大量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城市并非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需要大量的工业品和生活日用品。因此,城市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会带来人口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加大。为满足工业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手段的进步也相应加快。城市发展带动科技革命的车轮滚滚向前,两者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推动历史的进步。而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需要其居民和就业者较高的文化素质,所以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这样便可以自然引入下一节课的内容《19世纪的文学艺术成就》。

再以八年级下册《当代世界的多元文明》这一单元为例。本

单元共7课内容,讲述了美苏冷战到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内容繁杂、千头万绪,但仔细分析后可归纳出单元内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二战后的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共同构成人类社会的多元发展。其中政治从两极到多极的发展过程对应的是本单元的《冷战》《超级大国》《西欧与日本》《?l展中国家》《苏联东欧剧变》这几课。而经济全球化虽然是最后一课的内容,但在《西欧与日本》《发展中国家》这两课中也有涉及和铺垫。各国在寻求政治独立、经济发展的同时,感受到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得各国更加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但是多元文明的出现也意味着不同地区因为思想形态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等等导致冲突的出现。因此在讲述区域冲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当今世界仍存在地区冲突和动荡,有助于落实最后一课内容的教学,即当今时代下和平和发展才是主题。最后实际上又回归到本单元的标题即《当代世界的多元文明》。

三、整合课程资源 形成系统认识 单元视角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打破了单元内不同内容间的界限,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学中的弊端,有助于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各类与教学单元相关的材料,实现有机整合和贯通。从单元视角下进行的资源搜索既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也防止了历史现象被割裂看待这一问题的产生。

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为“救国道路的新探索”,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四课。如何在本单元中体现出救国道路的“新”探索呢?在《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两课中,可感受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体会这一思想潮流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进而救亡图存的新探索紧密相连,是一个渐进的思想解放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走上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发动民众进行阶级斗争以争取民族解放的新道路。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以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起始的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工具,让文学不再只是少数精英的奢侈品,通过文学开启民智,进行思想启蒙,为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突破口,文学革命助推新文化运动由“小众”扩展到“大众”,为新文化运动打开崭新局面。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从这个角度而言,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五四运动的最大功绩。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一课中可以讲述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新局面;国共分裂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中国,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之后为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历史教学中的单元整体设计-2019年精选文档

历史教学中的单元整体设计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每册教学内容一般由6到8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有其不同的教学主题,单元专题构成了历史内容呈现和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单位。如果说学科教学目标是宏观层面,一节课的教学是微观层面,那么单元视野下的教学设计就是中观层面。从单元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过程和活动的安排,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目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cicq46rdk0ne2d1fovz9epjx24qp9012r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