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集训·把脉高考)第
一章 第一讲 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
(2)(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
(3)(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
(4)(2013·高考广东卷)SiO2可以与HF反应,所以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 (5)(2012·高考浙江卷)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
(6)(高考山东卷)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 (7)(高考广东卷)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
(8)(高考安徽卷)用上图装置存放浓硝酸。( )
解析:在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因此常温下,可以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故(2)错误。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不一定有误差,如测定的溶液是中性溶液,pH不变,不一定偏低,如测定的是酸性溶液,则pH偏高,(3)错误。受强酸腐蚀时,用大量水冲洗后,应涂抹3%~5%的小苏打溶液,受强碱腐蚀时,用大量水冲洗后,应涂抹稀硼酸溶液,故(5)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6)中顺序错误。金属钠非常活泼,在研钵中研磨时容易氧化着火,而且钠较软,不易研成粉末,故(7)错。浓硝酸会腐蚀橡胶塞,(8)错。
答案:(1)√ (2)× (3)× (4)√ (5)× (6)× (7)× (8)× 2.(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D.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
解析:选D。A.过滤时要求“一贴、二低、三靠”,该实验中玻璃棒悬在漏斗上方,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上,且漏斗下端应长管口紧贴烧杯内壁,故不正确。B.加热分解碳酸氢钠时,因为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否则容易炸裂试管,故不正确。C.该装置为洗气装置,导管口应该是长进短出,故不正确。D.由教材中的实验可知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及药品都正确,故正确。
3.(2013·高考天津卷改编)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的强酸溶液的pH,测定值偏大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
解析:选B。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的强酸溶液的pH,会稀释酸溶液,降低c(H),使pH偏大,A正确。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错。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则放出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读数,C正确。中和热测定时要将酸碱快速混合,防止热量的散失,若缓慢倒入,散失热量较多,
使所测温度值偏小,D正确。
4.(2015·高考四川卷)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A
HCl气体 B
除去氯气中的
观察铁的吸氧腐蚀 检验乙炔的还原性 C D
解析:选C。A.定容时读数的方法错误,视线应平视容量瓶刻度线,A项错误;B.HCl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使得Cl2中又会混入杂质CO2,应选用饱和NaCl溶液,B
-
项错误;C.在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铁作原电池的负极,正极反应:2H2O+O2+4e===4OH-
,消耗O2,使得试管中压强减小,则右侧导管中红墨水会上升一段液柱,C项正确;D.制得的乙炔中会含有H2S、PH3等杂质,这些杂质也具有还原性,也会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无法检验乙炔的还原性,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