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情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部编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2课,共有4个子目。本课承接着早期国家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过渡阶段。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斗与百家思想的争鸣。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讲授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并未有良好的高中历史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在本课的学习中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培养唯物史观的能力。
2、时空观念:通过课表的地图,让学生对春秋霸主的争霸的演变过程,对春秋战国诸侯所处的位置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在特定的时空下更好进行学习。
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到诸侯改革的影响,让学生学会运用史料来证实历史,明白史料的重要性,来逐步学习辨析史料,运用史料。
4、历史解释:根据课本的历史资料与课外资料的结合,让学生了解到百家的代表人物与其观点,及百家争鸣的影响。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到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场面及百家争鸣思想的碰撞,感悟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及统一感,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引导学生对春秋战国诸国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引导学生感受春秋战国当时诸侯纷争的局面,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兴趣。
设计意图:以图片的展示较为直观的帮助学生了解到春秋战国诸侯的纷争,给学生创设了相关的历史情景,利于引导学生对于春秋战国有一定的兴趣,对于华夏认同有了一定的奠定基础。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教师提问学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是谁?
学生答: 主流说法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但说法不一未得到统一。战国七雄为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找教材获得问题的答案,锻炼学生使用教材,
查找资料的能力。对于导入起到了响应的作用,紧密相扣。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国家及人物。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课本上自行勾画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教师问: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学生答:
1、经济方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
2、政治方面: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郡县制
教师问: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答: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必要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可引导学生较有针对性地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学生自行勾画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和概括材料的能力。
(三)百家争鸣
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学生小组讨论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其主要思想是什么,每个小组推选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提前在PPT上制作出相应的表格进行展示。
教师问: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是什么? 学生答: 根据课本答出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学派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代表人物 老子、庄子 孔子、孟子、荀子 墨子 韩非 主要观点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仁、礼、智 兼爱、非攻 法制 阴阳家 兵家 邹衍 孙武 五德终始 胜败乃兵家之常事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答案,并结合所学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对于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有一定的掌握。让学生认识到“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环节三:课堂小结和作业
(一)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这节课领略了春秋战国诸侯的纷争,也了解到百家争鸣的盛况,那就有了改革与思想的碰撞,国家又将何时走向统一呢?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内容,巩固知识。
(二)作业布置:根据本课堂学习的内容,采用列大纲或表格的形式概要春秋战国诸侯改革及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设计意图:采用列大纲或表格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本课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知识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牢固的知识框架。 七、板书设计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通过地图、表格的形式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同学们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看图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讨论,锻
炼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在小组讨论中很难把控同学们讨论的方向,这是要不断改进的。最后在课堂小结方面,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归纳,这是对于学生的一种锻炼,并布置课后的作业,让学生可以及时的巩固复习。在课堂的讲授中,应该多加些史料史证,让学生养成历史学习的思维模式。而本课的讲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对于华夏的统一,家国的情怀有一定的认识与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