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单元检测(三)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7·潍坊高二检测)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的局面,这种局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北魏实行了( ) A.编户制度 C.宗主督护制度
B.汉化政策 D.民族歧视政策
2.(2016·北京高二检测)冯太后认为:“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可见实行三长制的主要作用是( )
①清查户口,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②打破豪强地主控制人口的合法性 ③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④建立基层行政机构,加强社会控制 A.①② C.①②③
B.③④ D.①②③④
3.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的均田令的内容不包括( ) A.只有男子才能领种政府的土地 B.授田农民的露田死后要归还政府 C.地主原有的土地不作任何变动 D.授田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4.(2017·平顶山高二检测)“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钱穆《国史大纲》)此田亩最有可能是( ) A.天子赐予的井田 C.租种的诸侯土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
5.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吏治清明 B.粮食产量增加
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 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6.(2016·雅安高二检测)孝文帝曰:“今恂 (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由此反映北魏孝文帝( )
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A.入主中原的愿望 C.改革的坚强决心
B.实行汉化政策 D.废除宗法制的决心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7题24分,第8题15分,第9题15分,第10题22分,共76分)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认为“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迁都嵩极,定鼎河,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他还说“今日之行, 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
材料二 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评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今有学者也认为,孝文帝不顾国情、族情,独断专行的迁都决策破坏了鲜卑族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动摇了北魏的立国根基。魏孝文帝迁都以后,父子相继在洛阳大兴土木,修筑洛阳的民夫“日有万计”,工程的耗费“日损千金”。国力耗费严重,人民负担沉重,贪污腐化加剧。——蒋福亚《魏孝文帝迁都得失议》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孝文帝拓跋宏执意迁都的原因是什么?(9分)
(2)有学者认为迁都与北魏的覆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认识。(15分)
8.(2016·潍坊高二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是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魏书·高祖纪》说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还亲自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等道德思想传授给拓跋宏。
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民族在隋唐时期以青春焕发的面貌和绚丽多彩的文明行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打下了基础。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概括指出这一现象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6分)
(2)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材料二的论断。(9分)
9.(2016·滨州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作出了贡献。——肖黎《魏孝文帝评传》 (1)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的改革措施有哪些?(8分)
(2)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并指出影响评价改革的因素。(7分)
10.(2017·大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
1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7: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