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灭菌技术原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灭菌技术原则

灭菌技术是指使用热力或其他适宜方法将物品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杀灭的方法。物理灭菌法包括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低温及辐射灭菌方法,化学灭菌法包括气体灭菌法及化学杀菌剂灭菌法。

1. 灭菌技术适用于需穿过皮肤黏膜进入无菌组织和器官内部,或与破损的皮肤、黏膜、组

织密切接触的物品的器材的处理,包括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2. 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析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

毒、艾滋病病毒等)、SARS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实施灭菌技术处理。 3. 正确选择灭菌技术。优先选用高压蒸汽灭菌技术。

穿入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必须灭菌。

口腔诊疗的牙钻、手机、探针、牙钳、口腔检查镜、鼻窥、鼻咽镜等器械选择高压蒸汽灭菌。

使用后的压舌板、舌钳、开口器、扩阴器、引流管、引流瓶、口腔护理用物、导尿术用物、气管插管用物等诊疗用口处理尽可能选择高压蒸汽灭菌。

使用后的硬式内镜、腹腔镱、活检钳、膀胱镜等,耐高温的选择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则选择低温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或2%戊二醛浸泡10h化学灭菌。 结核患者使用后的支气管纤维镜可选择低温或2%戊二醛浸泡10h化学灭菌。 4. 待灭菌物品必须首先彻底清洗。

5. 确认灭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达到技术标准。

选择正确的灭菌工作参数。

有整个灭菌过程的记录,并妥善保管。 6. 做好灭菌效果监测。

预真空灭菌器应每日首次空锅时进行BD测试。每包手术器械进行内、外化漟指示卡(胶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准确观察及记录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结果,能解释其意义。 7. 正确装载与卸载。

8. 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管理。

无菌物品登记:每批物品灭菌处理完成后,应做好登记,记录灭菌物品包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灭菌日期、操作者姓名等。

无菌物品检查:取出灭菌物品时,应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化学指示胶变色情况。灭菌包潮湿、破损或包外指示胶带变色不合格或有可疑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开包使用前应检查包内指示卡是否达到已灭菌的色泽或状态。

无菌物品放置:消毒供应中心(室)的无菌物品放置于无菌物品存放间,采用开放式存放架。存放架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便于清洁和消毒、不易剥蚀脱落材料制成。无菌物品存放架距地≥20cm,距墙≥5cm,离天花板50cm。拆去外包装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和复用的无菌物品可分类放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时间顺序排放,有清楚的标识。存放间室温控制在25℃左右,湿度不宜>60%,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入。 无菌物品发放:工作人员发放无菌前必须认真核对无菌标识,确认无菌物吕的有效性方可

发出。运送无菌物品的工具保持运输过程的密闭,物品按顺序摆放,并加防尘罩,以减少被污染因素。运输工具每日清洗并保持清洁干燥。

9. 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清洁、维修调试。安全阀及温度表每年由市级以上的质量监督所进

行检查验证。

消毒技术原则

消毒技术是指使用热力消毒或化学消毒等技术,去除或杀死致病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患者皮肤与黏膜、医务人员的手、一般诊疗用品、患者生活用品,室内空气、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等。

1. 各级医院应使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器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时

间正确使用。应在病区设置清洗消毒间,根据分区分类的要求配备清洗池;有条件的应配备便器消毒机、床单位臭氧消毒器等,保证消毒效果。

2. 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医务人员在外科手术前进行外科手消毒;在其他各种诊疗活动、无

菌技术操作前后实施洗手或手消毒。

3. 需重复使用的物品在消毒前应充分清洗干净,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进行消毒。

4. 根据物品的性质、污染程度、污染物种类等选择恰当的消毒方法。需要消毒的物品优先

选用简单、符合环保要求的热力消毒技术。

诊疗用品尽量采用集中清洗消毒方式由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室)提供。

呼吸机、麻醉机螺纹管、氧气面罩、氧气湿化瓶、麻醉口罩等尽可能采用湿热93℃,5min热力消毒。无条件时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喉镜使用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抹干后,用75%洒精纱块擦拭消毒。 患者使用的餐饮具、便盆等生活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

5. 消毒后的诊疗用品独立、密封包装,有清晰的物品名称、消毒时间等标识,放于洁净、

干燥环境备用。

6. 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使用后的医疗仪器设备、环境要清洁消毒。医院对患者单位及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制定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普通病房的环境、患者经常接触的床单和仪器设备物体表(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地面定期清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的表面,应及时使用醇类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确保在下一个患者使用之前保持清洁。

治疗室、配餐室、病房、厕所等场所的拖洗工具(抹布、拖把、容器)应分别设置,各室专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7. 患者的被服与医务人员的工作衣、被服等分别置于专用袋中,密封包装运输至指定地点

进行清洗、消毒。不在病房内清点衣被。

医护人员的工作衣专机清洗,选择80℃,10min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

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要独立放置密闭袋中并有标识,到洗衣房及时放入洗衣机,选择80℃,5min进行洗涤及消毒。

8. 加强消毒剂的配置、使用及管理。有严格的配置、使用操作指引及书面记录。配置好的

消毒剂要标识配置时间、有效时间、浓度、配置人签名等。物品浸泡前要彻底清洗、干燥并将轴节充分打开。要有消毒器械次数和数量登记。

9. 严格执行消毒效果监测。热力消毒要监测温度、持续时间等参数。机械热力消毒要有操

作指引及操作记录,正确装载和定期生物监测结果。化学消毒要监测消毒剂的配置设备、配置流程、浓度、使用时间及微生物污染情况等。

无菌技术

【护理目标】

正确的戴、脱和使用无菌手套,保证操作全程的无菌性。 【操作重点步骤】

1. 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手套仅用于无菌操作。

2. 戴无菌手套前,修剪指甲,取下手表和手上饰物,七步洗手法洗手。 3. 选择合适的无菌手套型号。

4. 采用分次提取法或一次性提取法从无菌手套包中取出无菌手套。

5. 凡未戴手套的手,只能接触手套内面;已经戴好手套的手,只能接触手套外面,戴好无菌手

套的手,只能在无菌区内活动,并始终保持在腰部以上、平视线范围内。

6. 进行无菌操作过程中,无菌手套被(或疑被)穿破、污染,应立即更换或另戴一副无菌手套 7. 脱手套时,已污染的手套勿接触到皮肤或周围环境。

8. 使用后的一次性无菌手套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复用手套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 9. 脱手套后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结果标准】

1. 戴手套方法正确,手套没有被污染。 2. 进行无菌操作过程中手套保持无菌状态。 3. 使用后手套得到妥善处置。

【无菌手套的使用操作洗程及要点就明】

操作流程 要点说明 准备 1操作者:修剪指甲,取下手表和手上饰物。按1. 修剪指甲以防刺破手套 洗手法法手后戴口罩 2. 无菌手套在有效期内,包 2.环境:宽敞、清洁、明亮 装无潮湿。破损 3.用物:合适型号的无菌手套 戴无菌手套 1. 展开无菌手套包,一手掀起手套袋开口 处查看袋中手套的摆放,将手套反褶部分移 到近身处 2. 手套分次提取法:一手掀起手套袋口处, 别一手从开口处捏从头再来一只手套的反褶 部分(手套内面)向前向上取出手套 ①五指并拢,伸入至手套指根部,再张开五 指对准手套五指戴上 ②用未戴手套的手掀起别一袋口,以戴上手 套的手四指并拢插入另一手套的反褶内面 (手套外面),向前向上取出手套后四指张 开,分别用食,小指支撑在手套反褶内面桡 、尺两侧顶端,未戴手套的手对准手套的手 指插入手套内 ③将手套的反折部翻上套在工作服袖口或手 术衣袖口 3. 手套一次性提取法:两手同时掀起手套 袋开口处,分别捏住两只手套的反褶部分 (手套内面)向前向上一次性取出两只手套 然后同上法戴好

灭菌技术原则

灭菌技术原则灭菌技术是指使用热力或其他适宜方法将物品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杀灭的方法。物理灭菌法包括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低温及辐射灭菌方法,化学灭菌法包括气体灭菌法及化学杀菌剂灭菌法。1.灭菌技术适用于需穿过皮肤黏膜进入无菌组织和器官内部,或与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密切接触的物品的器材的处理,包括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bzf226ple6bod04q70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