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改善大学英语教育中的 文
化失语现象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当今时代前沿的方法论,是我们实践的指导理论。在英语教育中,“哑巴英语”普遍存在。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大都变成了单向、“被动”的交际者,研究者称中国英语教育中的这种现象为“中国文化失语症”。它对文化生态教学是一种破坏,对学习者全方位的素质培养是一种妨碍,其背后所折射的隐患更是很多研究者所担心的。本文将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改善英语教育中文化失语现状中的价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文化失语
文化作为传统的重要传承,经过历史的沉淀和人类社会意识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国家、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而语言,作为人类存在和生活的方式,则是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文化是语言的基础,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所在;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民族的特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体现。语言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语言服务于人类,人类时时刻刻也离不开语言;另一方面,人类世界的物质特征可以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而精神特征可以通过语言形式来进行阐释。在中国的语言发展中,“文化”概念包括物质、行为、精神和制度四个层面,即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因此,无论是人类的物质特征还是精神特征,都属于文化的一部分,都通过人类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来表述,同时,语言也促进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在校园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问题却早已出现。在2000年10月19日的《光明日报》中,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指出:“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非常值得欢迎与肯定的。然而仅仅加强了对英语国家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从丛教授还将医学术语中的“失语症”引用到了外语教学中,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即从事外语教学的学者,在与西方人的交往过程中,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国家的本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因此,在文化对话中,丧失了对话的能力。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既妨碍跨文化交流,更制约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要实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有效交流,并使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就要真正了解“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进而找出克服这种现象的有效措施。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文化导入现状
首先,各大学普遍适用的教材中,无论是《新视野大学英语》、《21 世纪大学英语》还是《大学英语》,课文绝大部分选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英美报刊书籍。这些文章注重引用和介绍西方国家的语言与文化,很少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缺乏中国性和民族性。英语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西方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然而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的缺失,常常使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所适从。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很多英语专业都缺乏有关汉语和中国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大学英语更是没有这方面的计划,我们身处母语环境,却被英语文化所覆盖,难怪从丛教授感叹“在西风颂的伴随下,国人们效仿西方人,吃着洋快餐,开着洋车,住着洋房,过着情人节,圣诞节,西方文化在不经意间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精神和行为理念,我们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处于边缘状态。
另外,在教学方面,人们偏重于对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的过度强调,致使英美文化在学生中肆虐蔓延,而中国文化得不到蓬勃发展,学生认识不到中国优秀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缺乏民族自豪感,文化素养普遍较低。[1]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改善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失语现象中的作用 2.1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要求英语教育以遵照规律为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主张唯物史观,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过程的结束即是下一个过程的开始。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尤其是我们讨论的对于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就是以一个过程来展开的,通过认识到文化失语现象的存在,到寻找其发生的客观规律,总结其解决的规律,一系列的过程逐渐构成了认识和调整教育教学的清晰脉络。[2]
2.2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要求大学英语教育以实践为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主张实践论,强调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我们凡事要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自觉做到立足实践,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毛泽东说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这说明,英语教学必须立足于实践,理论才能继续;教学必须投入生活,才能真正了解实践的需要。[3]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代英语学科探究中具有其特殊的指导意义,坚持这种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有助于我们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外语教学经验,有助于不断总结和提炼中国的外语教育经验和发展模式。本文分析文化失语的现状和原因,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参考。希望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中国文化下英语学科中文化教学需注重的方面,加促进学生中国文化的学习,具备中国精神,深耕中国梦,了解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志华.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之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0):53-55.
[2]朱荣英.论西方哲学方法论之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意义[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9.
[3]赵宜凯,肖祥.理工科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J].传承,2014,(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