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问题
林世选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最高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在继承、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而深刻的论述,开拓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最高价值追求和理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真总结了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科学发展观首先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问题,明确了发展与“人”的关系,强调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人的生存、发展、幸福才是目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
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这就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从而在价值取向上矫正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为经济发展、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人的全面发展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结构要素的全面性,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空间的全面性,统筹今天的发展与未来发展的时间的全面性,同时,发展的衡量指标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
这种发展的全面性表现在人身上,是全体社会成员或绝大多数人都能平等而全面地享有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一是强调从制度设计入手,体现公平与和谐的原则。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在利益分化和重组过程中,许多社会不公正现象明显地暴露出来,影响着社会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从而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
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以利益表达和利益实现为主旨的民间组织,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消除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剥夺和排斥,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消除“城市人”、“农村人”、“东部人”、“中部人”、“西部人”因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所带来的不平等。
3.要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和发展
自然的进化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是人类得以延续、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和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我们决不能沿袭西方“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造成生态和环境的破坏。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正在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杀手。全面发展是包含着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它以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前提,以社会的全面和谐为依托,以生态的健康发展为条件。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提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及其付诸实践,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更为人的全面发展、生
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国民素质是国民在先天遗传和后天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品质、能力和状态。国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要素。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讲得最多的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体力素质(现实的自然力)和智力素质(潜在的自然力)是作为人的主要素质进人马克思的视野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丰富了国民素质的内涵与构成。毛泽东提出了“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邓小平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江泽民提出了健康素质的现代诉求。胡锦涛总书记在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了国民素质的内涵,赋予了国民素质以崭新的时代内容。
1.国民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国与国之间实力的较量往往体现在对土地、人口、能源和技术等因素的占有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上,同时也表现在文化、社会风尚和国民素质等软实力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包括政治、文化、科技和国民素质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
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确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 2.构建以人为本的国民素质体系
一是强调要坚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本,以人为本的定义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以人民群众的发展为本;二是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本。这一定义阐明了人的发展和提高归根结底是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二是提出了完整的国民素质的构成。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概括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三个方面,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要理论创新。特别是在我党正式文献上第一次确立健康素质的概念,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融人了新的时代气息。三种素质互为依托,相互促进。
三是国民和谐的理念和思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国民新的和谐素质文化观念生成和不断整合的过程。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最重要是必须培育国民和谐的理念,提高国民用和谐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 3.思想道德建设是国民素质提高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