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造林中防火树种的选择
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一大自然灾害 ,如何防止森林火
灾已成为世界备加关注的课题。 为了解决森林防火问题 ,国内 外已经采取了很多方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中广泛采用 的一种方法 ,即选择生物防火树种 ,可有效阻止林火的发生和 发展 ,也是人们寻求和探索出的提高林火控制能力的措施和 最有效的途径――绿色防火。 绿色防火是指绿色植物 (主要包 括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 ),通过营林、造林、增补、引进等 措施来减少林内可燃物的积累 ,改变防火环境 ,增强林分自身 的难燃性和抗火性 ,同时阻隔和抑制林火蔓延。 随着生物技术 的不断发展 ,生物防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生物防火 树种的相关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 ,利用防火树种构成的防火 林带也会成为一道道 “绿色长城” ,对森林防火起到重要的作 用,现将防火树种选择的依据和标准介绍如下
(一)树种的化学成分 由于不同树种的化学内含物、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
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因此 ,由不同树种所形成的林分 (带)在抗火、耐火及阻火性能上也存在相应的差别。通常要 从含水率、木质素、粗脂肪、灰分、苯乙醇抽提物等方面来
综合考虑。但这些因子也都是随土壤、气候或遗传因素而变
化的。乙醇提取物和灰分含量随季节有所变化 ,也因树种而 异。枯落物随着腐化过程 ,灰分含量也发生变化。 森林枯落物 的灰分为活可燃物的 2?8倍。树木的叶子和小枝的含水率 对于火行为有重要作用。叶子的含水率是由遗传和环境决定 的 ,干旱条件下 ,含水量会降低 ,即使水分充足 ,在一天中也有 变化 ,一般在中午含水量降低。 针叶树春天和夏初时含水率最
低,这样火灾来临的时候就很容易燃烧 ,落叶阔叶树和灌木在 春季含水率最高 含有―定的水分 树种 ,含水率也达 高,又含一定水分
,这个时候就有一定的抗火性。 生长的林木都 ,例如黄檀、青檀、栓皮栎等
380 C的高燃点
30%以上。一般燃点高的树种 ,因其燃点较 ,能使原有火势变小 ,蔓延速度减缓 ,便于人
工扑灭。
(二)燃烧性、 抗火性和耐火性
燃烧性指不同树种着火蔓延的难易程度和速度快慢
般可分为易燃、可燃和难燃 3 大类。抗火性和耐火性前者指
中、差 3 个等级。
树种对火的抵抗能力 ,一般可分为抗火性强、
树木的抗火性由燃烧性和生物学特性等因素所决定 ,而耐火 性指树木经过火烧后的萌芽能力。 树木地上部分被火烧死后 但若树种萌芽或根蘖能力很强 ,地下萌芽条又很快萌芽 ,使生 命得以延续发展。 因此 ,在挑选防火树种时要充分考虑树种的 这些特性进行选择 ,此外 ,选择防火树种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各 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比如 ,有的树种适合在南方栽种 ,且 抗火性较强 ,则可以作为防火树种进行培养 ,比如木荷则是南 方最适于的防火树种。如大兴安岭林区首选的营造防火林带 树种为兴安落叶松 , 其次是灌木柳、 白桦、毛赤杨等树种 , 而 应避免采用云杉和樟子松建立防火林带。 除了这些指标 ,抗燃
时间是衡量树种抗火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反应树种抗 火性的直接体现。 如选择抗燃时间较长的红花油茶和广玉兰 而避免选择抗燃时间极短的马尾松或抗燃时间较短的柏木 和杉木等。
(三)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栽培特性 树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燃烧
性和抗火性。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特性、树 冠浓密程度、叶片大小与质地、树皮的厚薄、自然整枝和萌 芽力等 ;树种的生物学特征 ,如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特性、 树种萌发能力以及凋落物的性质等直接影响树木的燃烧性。
生态学特性包括适应性、耐荫性、耐湿性等。栽培特性是选 择种源丰富 ,栽培容易、成活率高、速生等性状优良的树种 应选择难燃、抗火、常绿、树冠浓密、适应性强、生长快的 作为防火树种。
当然 ,更重要的一点是防火树种的选择必须要遵循适地
适树的原则 ,防火树种要尽量采用乡土树种 ,各地采用的树种 虽有所不同 ,但在一定的地区内 ,可用相同的树种 ,适地适树是 指造林树种的特性 ,主要是它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 条件相适应 ,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达到该地在当前技术经济 条件下可能取得的最佳效益。 在实际选择时 ,防火树种不仅要 有良好的抗火性 ,还要具有耐火性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防火树 种的适应性强 ,才能在山脊贫瘠地带生长良好 ,从而形成良好 的林带和林分结构 ,有效地发挥阻隔火的作用 ,树种的繁殖更 新、造林成活难易等特性也决定着它在实践上的推广与应 用。
综上所述 ,我们选择防火树种的依据可概括为 :一是抗火 性强、含油脂少、不易燃烧、阻燃性强的树种
;二是根深、皮
厚、枯落物易于分解、坚硬抗火性强、含水率大的植物 ;三是 常绿、栽培容易、生长速度快、郁闭快、树冠浓密连续、生 态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
(编辑 /梁永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