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电源完整性 - 于博士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虚线所示的电流通路,第一个非门接地处寄生电感上的电压为:V=L*di/dt。这里i为逻辑转换过程形成的瞬态电流。如果电路转换过程非常快(高速器件内部晶体管转换时间已经降到了皮秒级),di/dt将是个很大的值,即使很小的寄生电感L也会在电感两端感应出很大的电压V。对于一些大规模逻辑芯片,接地引脚是内部非常多的晶体管共用的,这些晶体管同时开关的话,将产生很大的瞬态电流,再加上极快的转换时间,寄生电感上的感应电压更大。此时第一个非门的输出信号电平为:非门本身低电平电压+寄生电感上的电压。如果这一值接近2V,可能会被第二个非门判断为逻辑1,从而发生逻辑错误。图8级联的非门寄生电感可能引起电路逻辑错误,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图9展示了一种解决方法。把电容紧邻器件放置,跨接在电源引脚和地引脚之间。正常时,电容充电,存储一部分电荷。当非门发生翻转瞬间,电容放电,形成瞬间的浪涌电流,方向如图9中虚线所示。这样电路转换所需的瞬态电流不必再由VCC提供,电容相当于局部小电源。因此电源端和地端的寄生电感被旁路掉了,寄生电感在这一瞬间没有电流流过,因而也不存在感应电压,这就保证了第一个非门输出信号的逻辑电平值的正确性。图9局部去耦所需电容可能不是一个,通常是两个或多个电容并联放置,减小电容本身的串联电感,进而减小电容充放电回路的阻抗。电容的摆放、安装距离、安装方法、电容选择等问题,本文后面会详细介绍。很多芯片制造商在参考设计中给出的都是这种局部去耦方式,但并不是说这种方式就是最优的。芯片商关心的是如何提高他所提供的特定器件的性能,也就是说,着眼点在器件本身,并没有从整个电路系统的角度来处理电源去耦的问题。有时你会发现,对每一个的电源和地引脚都单独去耦是不现实的,可能是空间限制,放不下如此多的电容,也可能是成本限制。因此对于板级集成的工程师来说,除了要熟悉局部去耦的方法外,还要深入研究如何从整个电源分配系统的角度进行电源去耦设计。八、从电源系统的角度先插一句题外话,很多人在看资料时会有这样的困惑,有的资料上说要对每个电源引脚加去耦电容,而另一些资料并不是按照每个电源引脚都加去偶电容来设计的,只是说在芯片周围放置多少电容,然后怎么放置,怎么打孔等等。那么到底哪种说法及做法正确呢?我在刚接触电路设计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困惑。其实,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看过本文后,你就彻底明白了。上一节讲了对引脚去耦的方法,这一节就来讲讲另一种方法,从电源系统的角度进行去耦设计。该方法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在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使整个电源分配系统阻抗最低。其方法仍然是使用去耦电容。电源去耦涉及到很多问题:总的电容量多大才能满足要求?如何确定这个值?选择那些电容值?放多少个电容?选什么材质的电容?电容如何安装到电路板上?电容放置距离有什么要求?下面分别介绍。九、著名的TargetImpedance著名的TargetImpedance(目标阻抗)目标阻抗(TargetImpedance)定义为:(公式4)其中:为要进行去耦的电源电压等级,常见的有5V、3.3V、1.8V、1.26V、1.2V等。为允许的电压波动,在电源噪声余量一节中我们已经阐述过了,典型值为2.5%。为负载芯片的最大瞬态电流变化量。该定义可解释为:能满足负载最大瞬态电流供应,且电压变化不超过最大容许波动范围的情况下,电源系统自身阻抗的最大值。超过这一阻抗值,电源波动将超过容许范围。如果你对阻抗和电压波动的关系不清楚的话,请回顾“电容退耦的两种解释”一节。对目标阻抗有两点需要说明:1、目标阻抗是电源系统的瞬态阻抗,是对快速变化的电流表现出来的一种阻抗特性。2、目标阻抗和一定宽度的频段有关。在感兴趣的整个频率范围内,电源阻抗都不能超过这个值。阻抗是电阻、电感和电容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然与频率有关。感兴趣的整个频率范围有多大?这和负载对瞬态电流的要求有关。顾名思义,瞬态电流是指在极短时间内电源必须提供的电流。如果把这个电流看做信号的话,相当于一个阶跃信号,具有很宽的频谱,这一频谱范围就是我们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如果暂时不理解上述两点,没关系,继续看完本文后面的部分,你就明白了。十、需要多大的电容量有两种方法确定所需的电容量。第一种方法利用电源驱动的负载计算电容量。这种方法没有考虑ESL及ESR的影响,因此很不精确,但是对理解电容量的选择有好处。第二种方法就是利用目标阻抗(TargetImpedance)来计算总电容量,这是业界通用的方法,得到了广泛验证。你可以先用这种方法来计算,然后做局部微调,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何进行局部微调,是一个更高级的话题。下面分别介绍两种方法。方法一:利用电源驱动的负载计算电容量设负载(容性)为30pF,要在2ns内从0V驱动到3.3V,瞬态电流为:(公式5)如果共有36个这样的负载需要驱动,则瞬态电流为:36*49.5mA=1.782A。假设容许电压波动为:3.3*2.5%=82.5mV,所需电容量为C=I*dt/dv=1.782A*2ns/0.0825V=43.2nF说明:所加的电容实际上作为抑制电压波纹的储能元件,该电容必须在2ns内为负载提供1.782A的电流,同时电压下降不能超过82.5mV,因此电容值应根据82.5mV来计算。记住:电容放电给负载提供电流,其本身电压也会下降,但是电压下降的量不能超过82.5mV(容许的电压波纹)。这种计算没什么实际意义,之所以放在这里说一下,是为了让大家对去耦原理认识更深。方法二:利用目标阻抗计算电容量(设计思想很严谨,要吃透)为了清楚的说明电容量的计算方法,我们用一个例子。要去耦的电源为1.2V,容许电压波动为2.5%,最大瞬态电流600mA,第一步:计算目标阻抗第二步:确定稳压电源频率响应范围。和具体使用的电源片子有关,通常在DC到几百kHz之间。这里设为DC到100kHz。在100kHz以下时,电源芯片能很好的对瞬态电流做出反应,高于100kHz时,表现为很高的阻抗,如果没有外加电容,电源波动将超过允许的2.5%。为了在高于100kHz时仍满足电压波动小于2.5%要求,应该加多大的电容?第三步:计算bulk电容量当频率处于电容自谐振点以下时,电容的阻抗可近似表示为:频率f越高,阻抗越小,频率越低,阻抗越大。在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电容的最大阻抗不能超过目标阻抗,因此使用100kHz计算(电容起作用的频率范围的最低频率,对应电容最高阻抗)。第四步:计算bulk电容的最高有效频率当频率处于电容自谐振点以上时,电容的阻抗可近似表示为:频率f越高,阻抗越大,但阻抗不能超过目标阻抗。假设ESL为5nH,则最高有效频率为:。这样一个大的电容能够让我们把电源阻抗在100kHz到1.6MHz之间控制在目标阻抗之下。当频率高于1.6MHz时,还需要额外的电容来控制电源系统阻抗。第五步:计算频率高于1.6MHz时所需电容如果希望电源系统在500MHz以下时都能满足电压波动要求,就必须控制电容的寄生电感量。必须满足,所以有:假设使用AVX公司的0402封装陶瓷电容,寄生电感约为0.4nH,加上安装到电路板上后过孔的寄生电感(本文后面有计算方法)假设为0.6nH,则总的寄生电感为1nH。为了满足总电感不大于0.16nH的要求,我们需要并联的电容个数为:1/0.016=62.5个,因此需要63个0402电容。为了在1.6MHz时阻抗小于目标阻抗,需要电容量为:

电源完整性 - 于博士

中虚线所示的电流通路,第一个非门接地处寄生电感上的电压为:V=L*di/dt。这里i为逻辑转换过程形成的瞬态电流。如果电路转换过程非常快(高速器件内部晶体管转换时间已经降到了皮秒级),di/dt将是个很大的值,即使很小的寄生电感L也会在电感两端感应出很大的电压V。对于一些大规模逻辑芯片,接地引脚是内部非常多的晶体管共用的,这些晶体管同时开关的话,将产生很大的瞬态电流,再加上极快的转换时间,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bn4z6iip07zlrl1b2v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