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 作者: ———————————————————————————————— 日期:
2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 院: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102班
小组成员:常晓玲 201108141032
熊佳俊 201108141038
田成鑫 201108141042
石 磊 201108141043
闫 敏 201108141044
黄牧兴
201108141058
指导教师:刘晖
目录
一.大学生课外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1.前言-----------------------------------------------02
2.调查结果及分析-------------------------------------03
3.对策及建议-----------------------------------------10 二.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课外读书情况调查问卷----------------11
附录二 本次活动的获得的心得体会------------------15
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前言
书是人的精神粮食,也是人的终身伴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各学科教育都是智育,但是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学生的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大学生涯中,也不例外。除了丰富多彩的其他生活,课外阅读也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它能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其思维,陶冶其品德。而且对其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精神境界的形成与提高
4
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让学生直接接受书中的艺术鉴赏的角度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为了进一步明确书籍在我校大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切实影响与大学生目前阅读存在的问题,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在本校进行了本次调查。
调查内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取向、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获得书
籍途径、课外阅读对大学生的影响等。
调查对象: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在校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3年 04月——2013年05月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共发放并收回放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0份,
有效率91.7%。
一. 调查结果分析
(一)阅读取向
关于大家的课外阅读取向,我们发现近一半同学的课外阅读内容基本集中在文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我们知道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大学生兴趣的选择也是其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中对科学类读物的关注,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实。这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还反映出大学生对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关系认识的现实态度。
被调查对象的阅读取向比例图如下:(其中文学类包括网络文学,自然
科学类则主要指与读者自身专业领域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阅读内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