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致子宫穿孔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UD)致子宫穿孔的原因、治疗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IUD致子宫穿孔12例的病历资料。结果 本站发生3例,乡镇计生服务所及卫生院转入9例;产后哺乳期8例,多次流产史5例,双角子宫1例;7例单纯穿孔,腹腔内无出血者,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5例复合损伤者剖腹探查,取出IUD、缝合、修补,经治疗未遗留后遗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高度重视哺乳期、反复人工流产者;做好术前检查,查清子宫的位置;操作轻柔、仔细,进入宫腔的手术器械方向必须与宫腔的方向、子宫屈度一致,如遇阻力需查清原因,且勿用力过猛地操作,是预防IUD致子宫穿孔的关键措施。
标签: 宫内节育器; 子宫穿孔; 防治
宫内节育器(简称IUD)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放置IUD手术为非完全直视的操作,如子宫位置、倾屈度了解不详细,宫体性状异常,操作粗暴,均可能损伤子宫。放置IUD致子宫穿孔是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穿孔伴有盆腹腔脏器损伤,则后果更为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1]。国内置取IUD致子宫穿孔的发生率为0.02%~0.88%[2]。截至2009年,侗族自治县已婚育龄妇女放置IUD的有31 600人,现将本站收治的因放置IUD所致子宫穿孔12例(发生率约0.04%)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探讨其发生原因、治疗与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
12例患者,年龄19~36岁,平均25岁。本站发生3例,乡镇计生服务所及卫生院转来9例。其中8例为产后哺乳期妇女,1例为双角子宫未查出,5例有多次流产史。
2 结果
12例IUD致子宫穿孔的器械,探针4例,扩宫器3例,置器叉5例。其中7例单纯穿孔,腹腔内无出血者,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5例为复合损伤者剖腹探查,取出IUD、缝合、修补,经治疗未遗留后遗症,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IUD致子宫穿孔的原因 (1)哺乳期或多次流产,特别是哺乳期子宫宫壁软,肌层薄,宫腔缩小,哺乳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可使IUD嵌入子宫肌层或子宫旁组织,操作稍有不当,较正常子宫易发生损伤。国外学者曾统计,放置IUD手术者子宫穿孔中,在产后6周内者占13%,产后6~7周者为42%,产后8周以上者为45%。故对哺乳期闭经妇女放器时须多加警惕[1]。多次人工流产者子宫肌层组织薄而脆弱,放置后由于子宫收缩,IUD被逐渐挤入被损伤的子宫肌层,甚至进入腹腔。本组病例有8例为哺乳期,5例有多次人工流产史。(2)
由于子宫位置异常,如子宫前屈位时,IUD通常是从子宫后壁穿通,进入子宫直肠窝;子宫位置向左,则一般穿通入右侧子宫旁的阔韧带内;子宫位置偏右,则反方向进入左侧阔韧带内,甚至通过阔韧带再进入盆腔。子宫后屈时,可通过子宫前壁进入盆腔或膀胱腹膜反折下[2]。(3)子宫畸形常伴子宫肌层薄弱或致宫腔狭小,易使IUD嵌顿。本组病例有1例双子宫穿孔放置IUD时损伤子宫壁。(4)IUD断裂,断端尖锐部分容易穿透子宫壁而嵌入肌层,甚至进入腹腔。(5)TCu IUD未放到子宫腔底部,较宽的横臂处于狭窄的子宫下端,受宫缩嵌入肌层,其纵臂之下可能穿透宫颈管甚至后穹隆。(6)IUD过大与宫腔大小不适应,尤以质硬、支撑力大、弹性强的IUD为甚,易产生局部刺激,引起子宫收缩,使内膜受伤,嵌入内膜或浅肌层。(7)手术操作粗暴,用力过大,导致放置时IUD穿出宫壁,本组1例放置一枚母体乐IUD,在剪短尾丝后,见尾丝回缩到宫腔,受术者放器后一直感到右下腹呈持续性疼痛,活动时加剧,尤其蹲下解大便时感右下腹痛甚,未引起注意和重视,县站检查证实为子宫穿孔。80%子宫穿孔的操作者为初学的低年资医生。
3.2 诊断 (1)病史:患者一般有放置IUD宫腔内操作史,使用探针、扩宫器、置器叉等。(2)体征:子宫穿孔较小时,由于子宫强有力的收缩,可无明显内出血症状,仅有腹胀、下腹痛。如果子宫裂口较大,伤及血管,内出血较多,患者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口唇紫绀,皮肤湿冷等休克症状,下腹部剧烈压痛、反跳痛,阴道流血,后穹隆穿刺可有不凝血性液体[3]。(3)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增加,百分比升高。(4)IUD进入盆腔者,B超示子宫后方,盆腔内可见一节育环回声。(5)如置入的是带尾丝的IUD,在宫颈口找不到尾丝,或在子宫前、后、侧壁有触及物,即可获得诊断。但为确诊,需进一步行X透视及摄片[1]。
3.3 治疗 (1)保守治疗,IUD导致子宫穿孔的病例多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子宫穿孔,应立即停止手术操作。穿孔的部位如位于子宫的中线附近,特别是宫底的前后壁,远离子宫的血管,或穿孔的面积不大,无肠管损伤的可能,可以暂时保守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腹部体征的改变,定时查B超及血象,给予缩宫素及抗生素预防感染。本组病例7例单纯穿孔,予以保守治疗。(2)手术治疗。5例子宫穿孔IUD进入腹腔,予以剖腹探查,寻找出血点,迅速缝扎止血,清除腹腔积血,取出异位的IUD,修补穿孔损伤部位,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
3.4 预防 (1)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高度重视哺乳期、反复人工流产、剖宫产后以及子宫畸形者。(2)术前一定要认真进行妇科检查,要查清子宫的位置,是否畸形子宫,其大小和软硬度,例如双角子宫,如术者经验不足,易在双角之间发生穿孔。如倾屈严重应先用手法纠正。(3)手术时操作要轻柔、仔细。对哺乳期及产后子宫质软而壁薄者,术前可常规注射缩宫素,使宫体变硬,宫壁相对变厚,术者手感明显,有利于防止子宫穿孔。(4)子宫颈口过紧或操作困难时,一定要先扩张子宫颈口,然后再放置IUD,不要强行操作,粗暴放置IUD。(5)凡进入宫腔的手术器械(如子宫探针、扩宫条或放置器等)方向必须与宫腔的方向、子宫屈度一致,如遇阻力需查清原因,且勿用力过猛地操作。
参考文献
[1] 徐增详,杨辛,盛韵姑.妇产科急症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35-537.
[2] 王世瑄,王益鑫.计划生育技术.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0-141.
[3] 胡伦颖.妇产科疑难病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