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36.下图示意1873~2024年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归纳两条曲线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并为促进全球平均温度偏差平衡提出相应措施。
37.国家海洋局于2024年3月26日发布《2024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海平面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至202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1)我国海平面变化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海平面上升,我国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答案解析
1.B
【解析】冰雪融化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植被破坏和大量化石的燃料的燃烧,释放二氧化碳所致,因此要想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应大力植树造林,同时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用新能源缓解、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B项。 2.B
【解析】推广太阳能、核能可能降低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的比重,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故①项正确;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加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③项正确;而②项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即相对提高了化石能源的比重,④项提高单位GDP能耗,也增加了化石能源的消耗,②、④项均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②、④项均错误。 3.D
【解析】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 4.A
【解析】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第 11 页
5.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反光板”、 “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都能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热量减少,目的显然是为了给地球“降温”,D正确。 6.C
【解析】“地球工程”目的是削弱太阳辐射,给地球“降温”,削弱而不增强太阳辐射,C正确。降低大气温度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增强自然灾害风险,ABD错。 7.D
【解析】由气温曲线可以判断,全球气温在升高,气候变暖趋势明显。 8.D
【解析】为抑制全球变暖,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9.D
【解析】读图,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 ①是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是可见光部分,A错。②是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B错。③是大气逆辐射,全天都存在,C错。④是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D对。 10.A
【解析】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拉会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A对。微粒不直接影响被大气吸收的②,到达地面的③,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对这些因素影响,不是缓解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B、C、D错。 11.C
【解析】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具有森林生长所需的温度条件,C对。苔原带太阳高度角没有变化,光照不会增强,可能降水增加,云量增多,A错。水土流失加重,不利于森林生长,B错。降水减少,不利于森林生长,D错。 12.A
【解析】钢铁产业是消耗化石燃料最多的产业。 13.D
【解析】为了实现目标,我国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新能源、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 14.A
第 12 页
【解析】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又会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现象。 15.D
【解析】为了控制全球变暖,各国应该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6.D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一般来说会使中纬度地区农业受损,高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但是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有限,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度地区减少的产量,因而世界粮食产量总体上会下降,故②错误。巴西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全球变暖的助长作用,受多种因素变化的制约,并不一定使其增产,故③错误。 17.B
【解析】提高能源利用率,可减少能源的利用,进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利用能源量将增加,故A、D错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加快的是新能源的开发,故C错误。 18.D
【解析】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难以人为改变。 19.B
【解析】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可以减少CO2的排放量;防治全球气候变暖,禁止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是不现实的。 20.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中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的反射,大气逆辐射具有保温作用,增强全球变暖,故C正确。 21.D
【解析】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同时进行环境保护与治理,故A错误;造成全球变暖问题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B错误,D正确。 22.A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
第 13 页
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A正确。 23.A
【解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有效控制海平面上升的措施应是控制全球变暖的措施,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全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有效控制海平面上升,A正确。 24.C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导致冰川、雪盖大量融化,故雪线上升;由于水、热资源的利用难度增大,故可能导致能源消耗增加;由于气温上升,故可导致冻土融化;由于全球变暖影响生态环境,可能导致部分生物灭绝。 25.B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大面积的砍伐森林。 26.C
【解析】针对全球变暖采取的措施可结合其原因分析,主要从调节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分析。 27.D
【解析】读图可知,②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④为人类燃烧矿物质燃料排放二氧化碳,③为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产生二氧化碳,①为动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故选D。 28.C
【解析】全球变暖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和热带地区降水增加而亚热带地区降水减少,A错误;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不受其影响,B错误;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C正确;火山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与全球变暖无关,D错误;故选C。 29.C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农业、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 30.B
【解析】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主要是增加地表植被,特别是森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1.(1)正 (2)波动上升 温室 (3)BD (4)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
第 14 页
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以及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对策。第(1)(2)两题,通过读图即可得出结论。第(3)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有关,植被破坏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客观上也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第(4)题,全球变暖会使海水受热膨胀、两极冰川也会因为温度升高而融化,从而使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产生威胁。因此需要针对原因,采取一些抑制二氧化碳增加的措施,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严重的后果。
32.(1)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 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
(2)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解析】(1)读图,根据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 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
(2)开发利用新能源,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33.(1)光合作用 沉积作用 全球生态系统破坏 气象灾害增加 (2)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
(3)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加强全球合作;增强保护大气的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各数字的作用或结果。第(2)题,CO2的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大量使用煤炭和石油等矿物燃料,释放大量CO2;另一方面是由于毁林造成吸
第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