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基于科研合作网络的一流学科评价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间的关系,刘献君(2012)认为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大学[1]。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带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双一流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心议题,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2]。 1.2课题界定
课题中我们界定: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位,是以知识生产和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组织;学科评价是根据学科发展中表现出来相关信息对学科水平、前景和结构进行评价。科研合作网络是由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组成,用复杂网络的形式描述学者之间的合作行为。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学科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为使命,以学者为主体,以知识信息和各类学术资源为支撑,依据知识的具体分类开展知识传播、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李春林,2014) [3]。关于学科概念理解很多,但有两点是重要的:其一,学科是知识存在的形态,知识是以分门别类的、学科的形态存在的;其二,学科是一定领域的知识的系统化,在一定领域中,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产生一系列的概念、命题、推理,并形成相互联系的逻辑体系,就产生了相应的学科(张德祥, 2016) [4]。
一流学科的评价需要以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准作为参照。世界一流学科的评价有两大参照系:盎格鲁-北美传统体系认为学科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平台、汇聚学者的平台,欧洲大陆传统体系认为学科是一个教学的平台、育人的平台,当前占主导地位的是盎格鲁-北美体系,偏重于对科研产出水平的评价(周光礼, 2016)[5]。因此,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6]成为当前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中的主要构成,ESI基于SCIE/SSCI数据库所收录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针对22个专业领域,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6大指标衡量科学研究绩效。 ARWU,QS和THE是当今世界一流学科最有影响力的评价体系。ARWU(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7]是由中国政府授权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发布,选择指标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的折合数、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的折合数、各学科领域被引用率最高的教师数、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折合数、被SCIE/SSCI收录的论文数五项指标。QS[8]是教育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选择指标包括: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全球雇主评价,教师论文引用数,教师/学生比例,国际学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THE(Times Higher Education)[9]是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选择指标包括: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收入和声誉) ,引文(研究影响),国际展望(工作人员、学生和研究),产业收入(知识转移)。
三大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从建立方式上,都是首先设定指标, 然后对各级指标赋予权重, 通过加权求和进行排序,以此来确定排在前列世界一流学科(武建鑫, 2016)[10]。ARWU坚持单一的客观学术标准,其他的两个评价都既重视学术标准,又重视实践标准。但其中的实践标准也因具过多商业化指标而受到批评,声誉调查类指标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也因此带来排名的波动性较大、不稳定等问题,且数据回收率无法保证(王兴, 2015)[11]。评价体系中的科研产出被引频次等指标占有相当的比重。然而,被引频次等指标有着下列不可回避的缺点: 被引并不能完全反映论文的真实质量,比如论文由于其中的某种缺陷而作为“负面引用”时,再如论文属于不同研究方向时,被引频次不宜比较;热点领域往往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短期引文时间窗口容易带来不能反映论文长期的真实影响力等问题(MacRoberts,1989; Frey, 2010)[12][13]。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学者也开始将一流学科评价应用到学科评价和建设中。莫蕾钰(2016)从InCites 数据库得到基础数据,设计比较指标包括:机构整体及其专业、学科的标准化论文引用影响指数、SCIE 论文发表数、引用次数、引用比例及篇均被引、SCIE 论文主要合著者,选取3 所美国顶尖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与我国大陆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整体、专业及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学术环境、主要合著者及资助机构的指标来揭示真实差距及差距形成的原因[14]。刘瑞儒(2016)以目前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一流学科评价考核指标为指南,通过梳理目前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五个学科评价机构采用的考核评价指标,获得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多级递阶层级结构模型,进而依据该模型构建出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实施路线图[15]。 1.4选题意义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案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能够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1.5 研究价值
学科概念从其形态上可以区分为知识形态的学科和组织形态的学科[16],现有的一流学科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更多是体现了是作为知识形态的学科在知识上的增进,但没有体现作为组织形态的学科建设。科研合作体现了学科建设的组织形态,推动了学科内部知识行动者的互动和合作。科研合作网络用来描述基于发展战略而建立起来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网络节点在合作过程中促进了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从而推动了一流学科的生成。所以,基于科研合作网络的一流学科评价体在理论上的研究价值在于对现有以知识增进为基础的评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2.1 课题理论依据
科研合作网络是复杂网络的典型代表,课题基于科研合作网络构建一流学科的评价指标,复杂网络理论是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复杂网络是一个由大量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的系统,其研究最早起源于应用数学领域中的图论。图论自规则网络后并未获得足够的发展,直到Erdos和Renyi(1960)提出随机图理论,称为ER随机网络模型[17]。但是真实网络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都不一致,介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之间。为了描述真实网络的基本特性,Watts和Strogatz(1998)提出了同时具有小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和大的集聚系数的WS小世界网络模型 [18]。为了揭示真实网络中幂律度分布的产生机制,Barabasi和Albert(1999)提出一个无标度网络模型,被称为BA无标度网络模型,BA无标度网络模型首次从动态的、增长的观点研究了幂律度分布的形成机制[19]。 2.2研究目标
课题的研究目标: 1)基于一流学科科研合作网络,构建一流学科评价体系中的科研合作指标;2)一流学科评价中科研合作指标与科研产出指标的相关性,与三大评价体系之间的相关性;3)一流学科的国内顶尖与国外顶尖在科研合作上指标上的对比。 2.3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
研究假设:社会网络对网络节点的学者具有信息获取、合作促进、学术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学者可以控制更多的资源,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科研产出;因此课题选取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介数中心性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betweenness centrality)和特征向量中心性(Eigenvector Centrality),国内合作社区,国际合作社区作为一流学科评价的科研合作指标,对科研合作与一流学科评价体系的相关性进行假设。
研究内容:1)以物理学学科为例,建立物理学的ESI高引论文的科研合作网络,分析合作网络的统计特征;2)检验科研合作的指标与反映科研产出和影响力的指标的相关性,检验科研合作的指标与ARWU,QS和THE评价体系的相关性;3)2016年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科技大学的物理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利用课题构建的一流学科科研合作评价指标分析这两所大学在科研合作上与国外世界一流学科的差异,以及引起差异的原因;4)从科研合作视角推导我国一流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 2.4创新之处
科研产出的水平一直是一流学科评价体系最重要的指标群。但现有的科研产出的指标以单个学者为单位,统计某个学科所有学者的产出水平和影响力,而忽视了对学者之间合作和学者在合作网络中地位的衡量。课题创新之处在于以大学学科内部,跨机构之间甚至国家跨地域之间的合作的大量增加为背景,以科研合作网络为基础,构建并检验了一流学科评价的科研合作指标,实证研究了国内外一流学科在科研合作方面的优势和差距。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3.1 研究思路
1)构建物理学学科,ESI高引论文的科研合作网络,将学者之间的合作抽象成为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的网络G(V, E), ??为节点的集合,??为边的集合,节点代表学科中的学者,边表示学者之间的存在着合作行为;2)对科研合作网络的基本统计特征进行描述;3)计算网络中节点的中心性排序和国内合作以及国际合作;4)一流学科建设中科研合作与科研产出水平和科研影响力间关系的研究假设的检验;5)物理学一流学科的国内top与世界top在科研合作指标的比较;6)由研究结论推导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的政策建议。 3.2 研究方法 1 文献计量
文献计量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的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并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课题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整理和清洗科研合作网络的数据来源,以及对一流学科从科研产出方面进行数量和质量上进行计量。 2 复杂网络统计分析
系统的整体性质既不同于单个个体的性质,也不等于系统所有个体的简单加和,不能用统计平均的方法来研究,而复杂网络统计分析为描述复杂系统提供了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课题以物理学科为实证研究对象,构建了物理学世界一流学科中学者之间的科研合作网络,采用复杂网络统计分析对科研合作进行了实证描述。 3.3 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见纸质版图1 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