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卍”、轮回的“万方安和”轩
摘 要:清代五帝,汲取国内外建筑、园林之精华,在北京城西北郊六千多亩的地域,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其中,雍正执政时所建的以符号“卍”为建筑平面的“万方安和”轩是华夏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也是世界唯一的建筑形制。文章通过“卍”字符号出现、运用、演变的研究,对“卍”在圆明园中以“万方安和”轩的形式出现及带给人们的启示,进行文化内涵的解读。
关键词:“卍”字符号 万方安和 温暖光明 轮回永生 国泰民康
中图分类号:J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70-02
中国古代的建筑规格一般均采用“一正两厢”的格局,但“万方安和”轩是特例,它每间皆见方,东西南北室室曲折相连,合计33间,以符号“卍”为建筑平面,仪态雍容大方,为中国古建形制增添了精彩的一笔。为什么雍正要在圆明园里建造这个奇特的“卍”轩,名为“万方安和”?“卍”字符号被赋予了哪些文化内涵呢? 文章将详细说明。 1 “卍”在中国的出现
根据王锡昌和饶宗颐两位前辈的研究,“卍”不是文字,而是符号。学术界某些领域认为“卍”是外来物,是通过佛教的传播而出现的。其实不然,早在佛教传播之前,古代中国文明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的“卍”。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中发现了一个以鸟喙为象征的四鸟呈“卍”中心的陶盘;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陶器上出现多个“卍”;内蒙乌拉特后旗卜尔罕图山的岩画、新疆沙雅出土的汉魏时代的人工蚀花石珠上都有“卍”的出现。其中以马家窑出土的“卍”字符号陶器数量最多,也是学者们研究最深入的。“卍”还见于殷代甲骨文,根据饶宗颐前辈的研究,可知远在殷世,“卍”与“万”、“卍”三文,互相通借,以“卍”为“卍”,在契文亦有此种现象,这是与佛教的“卍”义毫无关涉的1。“卍”字符号早已存在于世界各大古代文明中,虽然各国“卍”的旋转方向不同,但是所呈现的图形却是惊人的相似2。 2 “卍”的运用
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一个图腾崇拜的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对于难以把握的自然现象,常出于猜测,而猜测完全是以直观经验为依据的。 每天都会起落的太阳成为先民首要“认识”的自然现象。他们认为太阳是一种伟大的精灵:太阳离开时,黑暗和恐惧袭来;太阳出现时,寒冷和灾难被赶走,光明随之到来,带给人们温暖和希望。于是,先民便对“神奇”的太阳产生了恐惧和崇拜,并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恐惧创造神”,这是一种“在想像里并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表现。既然人与自然无法截然分开,则先民很容易将自然现象和动物人格化,将人的意识附于它们。原始器物上多有表现的圆圈图案,代表的是先民们心中最崇拜的太阳,那么太阳里边的“卍”上为什么通体都画上了毛呢?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认为,这个图案表现的是飞翔的太阳鸟。先民无法用天体运行的知识去解释太阳绕着地球运转的现象,所以他们认为太阳之所以每天从东向西运行,是依托鸟背负太阳的飞行。远古时期“金乌负日”传说的便由此得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鸟的图案更加抽象——头部略去了眼睛,左翅向下,右翅向上,形成了似乎能转动的“卍”,“卍”也就被赋予了循环往复的涵义。四川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亦是古蜀先民对太阳的崇拜。所以,关于太阳崇拜是“卍”起源之一的观点,是基本可以肯定的。 3 “卍”的演变
另一个被学者大多认同“卍”起源的观点,是对火的崇拜。亘古以来,金碧辉煌的太阳辉映着地球,滋润着万物生长,有了太阳的光亮,先民就不惧黑暗,有了太阳的温暖,先民就不惧寒冷,可以说对太阳的崇拜是出于先民们对生存的需求。中国彩陶上的“卍”字符号多见
于青海、甘肃地区,其样式曲折旋臂,像朝四个方向跳动的火苗,也像以钻旋火的动作,虽左右旋向不同,但饶宗颐先生根据总结“卍”在中国的分布,得出“卍”是火象征的观点,大众是普遍认同的。火在史前的使用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火可以烤熟生食,可以驱猛兽,可以镇鬼邪;先民用火取暖,围火而居。火种的保存,意味着更多的温暖,使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寿命得以延长。看似“卍”源于火的观点与太阳的观点有出入,但两者是有共通性的,即都象征了光明与温暖,而这两点对古代先民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时光飞逝,先民的居住环境由新石器时代的穴居转而向建造的房子里居住。火的使用,使他们不再害怕黑夜;墙壁的保护,不再畏惧寒冷,生存环境有了保障,人的寿命得以延长,于是“卍”的意义便从对生存的期望变成了对长寿的期望,从活着的态度变成了生活的态度。 4 万方安和轩“卍”的文化释义
“万方安和”轩是雍正圆明园整体扩建工程的一个项目,从“雍正五年三月,皇帝传旨为殿内做象征皇权的一堂宝座,至同年八月“万方安和”的匾文正式做得”3的文献记载中,可推断其应竣工于雍正四年年底至雍正五年年初(公元1726年-1727年)。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皇帝正式驻跸圆明园后,明谕诸大臣:住园期间办理政事与宫中无异。足见圆明园被赋予了新的形象特征、使用功能和时代特质,逐渐成为与皇宫紫禁城相比肩的政治文化中心。“万方安和”轩也成为雍正在圆明园期间,主要居住和办公之所。
“万方安和”轩架于九州清晏西北的水面上,建筑类型属开散式。33间房依循“卍”形自东向西铺展开来,具有四方向背的双重性。与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不易的一正两厢格局不同的是,“万方安和”轩各间房的面阔、进深均等,若不是通过文献、图像的研究,是很难判断这些房间的主次性。另外,以其中央“十”字间“四方宁静”为中心划分出的东、西、南、北四路区域,可随朝向、阴阳与季节不同,与皇帝居所随季节而迁的古礼暗合。这四路区域不仅是为区分皇帝的起居、朝政和娱乐功能区所设,更意味着国家之四面八方,疆域辽阔。雍正考虑到,天子虽然居中,但没有四方百姓,天子就不是中心了,故以此时刻提醒自己既身为人王,就要为四方百姓的安稳生活所辛劳。明清时期,“卍”字符号更多的象征佛教标志。雍正皇帝精研佛理,同时信奉道家仙术,他谈禅论道,既以“圆明主人”自居,便深得“卍”字符号的佛学真谛。
佛教认为“卍”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体现良好功德,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虽然 “卍”有左旋卍和右旋卍两种形式,但佛教认为其均用来表征佛无限的智慧与慈悲。旋回的力量表示佛力的无限运作,向西方无限地延伸、无尽地展现,无止地救济十方无量的众生。所以雍正以符号“卍”的“万方安和”轩来体现佛教的宇宙图示,使其赋予了轮回永生的含义。 但“万方安和”轩并非为宗教建筑,在雍正设计之初,就将意味汉地明堂的结构形式融入到此建筑中,乾隆《万方安和》九咏组诗中“明堂设稽古,左个在青阳”4也很好补充说明了儒家“明堂”的设计内容。而雍正在本轩中设计的“仙楼”格局,亦将道教元素融入其中。“万方安和”轩是多种建筑文化元素融会贯通的结合体,表达了清代皇家建筑美学的多重性与模糊性特征,恰好成为雍正三教合流的政治文化思想的最好诠释。
“万方安和”轩,中井交叉十字廊各五间,合为九间;四面旋臂各显六间,合为二十四间,是为中九外六的格局。“十”、“九”、“六”等数字在古人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所谓:天数、运数、劫数、气数等正是源于此,并深受其影响,这些“神秘的”数字被赋予了多种涵义。“九”为极阳之数,易卦属乾,乾为天,乃皇家专用数字;“六”为纯阴之数,易卦数坤,坤为地。“万方安和”轩对“九、六”格局的设计,隐喻着阴阳和合,四方平衡之意。而轩内悬挂的匾额亦是经过巧妙构思的。“万方安和”、“对溪山”、“佳气迎人”、“四方宁静”、“观妙音”、“枕流漱石”、“洞天深处”、“安然”、“一炉香”、“碧溪一带”、“山水清音”、“涤尘心”、“神洲三岛”、“高山流水”514面匾额为雍正题写,乾隆又题“凝神”、“静寄”、“澄观”3面匾额,共计17面。其中乾隆为9面四字匾增题诗咏,即御制诗《万方安和》。其数用“九”,亦非同凡响,迥异于约定俗成的八景诗。且诗咏中的每一咏都反映出了乾隆对父亲的治国方针的深刻理解,时刻提醒自己要时刻想着国家的安定,百姓的安康。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九”是最大数字的代
表,所以“九”只能用于最伟大、最至尊的皇帝。但皇帝也追求万事万物的“十全十美”,于是将“卍”这个由代表太阳光芒四射“十”所演变而来的符号,构成此殿的平面图形。一方面希望“卍”字符号万年、万代、万福、万寿之喻可保佑自己的皇权统治;另一方面希望这一吉祥寓意保佑国家万方安康、子民万世安泰。 5 “卍”的启示
雍正以普天之下万方臣民的精神领袖自居,将“万方安和”轩这个集合了佛教宇宙图式、易卦乾坤及汉地明堂形式为一体的特立独绝建筑为载体,体现了其集君权与神权之炽、融入王与法王之尊于一身的膨胀皇权。乾隆《万方安和》九咏组诗中所包含的儒释道,为我们揭示了皇帝阶层对风水、皇权、仙境、隐逸思想的融合。一如雍正其人,“万方安和”轩所体现的复杂和多元性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园林建筑,“万方安和”轩已不仅是传达抽象的天人观念、伦理道德和精神信仰的礼制或宗教的象征符号,它可游可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超越了“汉地明堂”、“宇宙图示”的层次,它是一座包含了佛教教义、儒学经典与民间信仰等多重政治、宗教、哲学内容,对生命升华的标志。
皇帝居住其中,感受天地万物生生不息而变化无穷的和谐态势,乾纲独断,化育万民,是否就是雍正“万方安和”轩的真正内涵呢? 参考文献
[1][清]《清世宗御制文》;《清高宗御制诗》;《清仁宗御制诗》;《清宣宗御制诗》.故宫博物院编.影印版.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清]乾隆吟诗,汪由敦代书,沈源、唐岱等绘.《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绢本彩绘影印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5;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 圆明园,内务府造班处各作成活计清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2000年重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1 饶宗颐著:《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2 注:文章不对国外的“卍”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