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教师必须要通过不断阅读提升自身的
“文本素质”
[内容提要]
随着新课改实施的深入,人们清醒的意识到语文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专业化成长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应当以教材中的文本为中心,开展相关性阅读,不断地广泛地深入地阅读,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日益提升和丰富自己的“文本素质”,这是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前提。在阅读和教学的过程中给执教为师的职业生涯增添探索的、发现的快乐,使生命和才智不断地获得更新和发展。 [关键词]
文本素质 相关性阅读 课堂教学 底蕴 发展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从宏观的角度讲,语文负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失为一门国学课程;从微观的角度讲,语文负载生命个体的发展与完善,不失为一门美丽的生命学课程。不论是微观目标的把握,还是宏观目标的落实,都全依赖于我们精选出来的民族文化的经典名篇这一载体,都全依赖我们一线教师通过相关性阅读而日益完善的“文本素质”。通过阅读,语文教师不仅可以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后劲”,更能为课堂教学、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一个精神的“底子”。
但是由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母语教学的历史经验与现时成果的认同、吸纳不足,以致缺乏厚实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依托和丰富的教育底蕴的支撑,而使得目前的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从而发生了错位、变形、变味乃至变质,使语文本色淡化了,削弱了,甚至销溶了。
目前语文教学的突出弊端就是违背语文的学科性质,进行机械教条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存在如下“四化”倾向:文本解读的应试化,主题理解的单一化,有机整体的破碎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寻根究底,造成此种情况的根源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阅读状况和阅读成效严重缺失。“水者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阅读视野是不够开阔的,甚至远远下于优秀的学生。即使如此,我们还是缺乏汲水充电的意识与动力,课外阅读量少得可怜,基本是守着上大学或进修时的那点老本儿在“勉强支撑”。广
1
泛的阅读,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基。然而“教书而不读书”(尤其是教材教辅以外的书)已经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写照了,这不能不让人汗颜。
在这方面我就有深有感触,在刚教学《论语》时,自认为备课已经很充分了,但等我走进了课堂,我才知道,我对《论语》可谓是一知半解,因为在面对学生的质疑时,我无法应对。《论语》是我省高中新课改后增加的选修教材,以前的高中语文教材涉及到《论语》的篇章很少,因此我对《论语》没有好好阅读、思考过,更没有接触过解读《论语》的相关书籍。教学《论语》第一课《为政以德》,我就被一位学生的质疑问得毫无应答之策。《为政以德》一课中有三章写到冉有,情况各不相同,而孔子分别以解惑、批评和断绝关系对待他,那么冉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对冉有的态度上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思想?
此刻,我真正体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正确性。于是当天我就从图书馆、书店找来了几本《论语》解读的专著,如《鲍鹏山新读论语》《论语别裁》《丧家狗——我读〈论语〉》等。一边教学,一边读专著,有感想就及时记录下来。长期坚持下来,我便不仅能比较自如地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还能用自己的观点与学生探讨。比如在教《论语》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时,就对“末之难”的注解提出质疑,并结合孔子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更为合理的解释。这样,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读《论语》就应放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体会、分析的道理。
从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必须积极主动走进语文新课程,以教材为中心开展相关性阅读,不断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提升自己的“文本素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 走进语文新课程 促进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培养必须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注重职前职后教育的衔接,拓宽学术视野,调整语文课程的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学科培训为的是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教师专业化”学术定义最核心的内容是:具备教师专业资格的教师是不具备教师专业资格的教师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论》p5,施
2
良方著)教师专业“化”是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过程。教师必须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知识;具备丰厚的教育学理论素养和较高的道德素养,把能够进入更高的境界作为自己修身的自觉追求,而且具有终身学习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
“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p15)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社会在不断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只有语法知识和文学常识或许变化不大、增量不多。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二.整合语文教材是提升“文本素质”的基础
说到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要涉及的,即教师的文本素质。何谓教师的文本素质?我想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教师对文本的独立解读能力与科学有效施教的能力。要让语文课生机勃勃,体现其固有的灵性,决定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文本素质。而在决定教师文本素质高低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阅读是最基本的要素。
李苦禅说得好:“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最先阅读而且要整合的那就是教材了。
课改下的语文课程是开放的、多样的、有序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例子。阅读教材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语文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影响着学生对教材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学习的语文不只是语文课本里的语文,还有教师建构的语文。因此,语文教师阅读教材、建构语文课程的能力直接决定着老师的教书育人能力。
新课改后,我们采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必修教材,而这套教材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组合。面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个模块,一个个专题,我常常会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语文课该上什么,怎么上,总觉得无从下手,倍觉自身知识积累的不足。后来,我想,无论如何,我该把接下去要为学生解读的教材仔细阅读一遍,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我就慢慢尝试着围绕课程,以教材为中心,整合阅读,同时也从相关专业书籍中汲取知识,弥补不足。我阅读了必修一到必修五加上选修的语文教材,找出教材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有计划地阅读相
3
关书籍,丰富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类知识。如在学习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教材前,我将五本教材中所涉及的二十个专题的重点找到,仔细阅读,并围绕专题重点拓宽自己人文视野,然后就每个模块的四个专题进行内在逻辑分析,揣摩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如第一个模块的“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 四个专题。前两个专题旨在引导学生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旨在告诉学生在成长路上注重从经典著作中汲取精神食粮,不耻相师,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后两个专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脉亲情中获取滋养精神成长的营养,找到自己的精神之根;旨在引导学生聆听自然、体味人世,思考人与大自然关系。通过阅读整合,明白了教材编写者的真正目的,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恰到好处地引进相关人文知识、哲学命题,在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同时落实相应的语文知识。
学习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材前,我从头至尾仔细阅读,发现这本教材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三方面入手,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跟两种文体本质属性有关的主要之点。从选目看,各单元所选作品,均不在一个平面上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和鉴赏需要作多层次安排。只有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本质、把握学科知识和能力体系。这样才能站在学科的全局和高度看教材,建构整体的知识框架,按照学科的目标体系,思想方法体系和基本技能体系把知识统整起来,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一味赶进度。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语文,就选择了阅读。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师的使命》一文中说,语文教师知识仓库里的货物不能不杂,但要杂而有章。所谓杂,就是说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所谓杂而有章,就是说语文教师读书,还是要紧紧围绕教材这个中心,精读教材,整合教材,同时进行相关性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本素质”。
三.“文本素质”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限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的
4
行为。”(《学习论》p5,施良方著)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位语文教师这样描述自己多年从教的悲哀:“我们以自己的贫乏去期望学生丰富,我们以自己的漠然去期望学生感动,我们自己不阅读,却煞有介事地输送别人解读名著的结论给学生。这是现实,也是一个令语文教师倍感尴尬的讽刺。”我们自己以种种借口丢弃了阅读,丧失了思想,不仅不能用丰美的词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不能旁征博引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甚至还常常自以为是地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讲得“面目可憎”或者“枯燥乏味”或者“政治色彩浓厚”,使学生感觉语文学习“味同嚼蜡”,丝毫感觉不到文本所富有的情感魅力,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很难想象,以我们贫乏的专业知识、停滞不前的语文能力,如何能够引领学生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如何能够引领学生去感受母语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平时经常认为“一书(教师用书)在手,高枕无忧”,真正做到了和教师用书“相依为命”,形影不离,上课好象也是能够轻易应付。但我们能指望靠这样就培养出有知识、有素养、能创新的学生吗?只有我们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深入的理解,才可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应对自如。
当然,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能接受哪些有用的信息,得到哪些方面的能力训练,养成怎样的思维品质等,其外延不可能是个无穷大的圆。课堂的时间长度是恒定值,所以,要想让教学更有效、更高效,教师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文本,恰当取舍后进行“精加工”,才可能在课堂上烹调出佳肴美味。如此说来,教师就需要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阅读方法,用好教材这套范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阅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这是一首写景诗,同时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中意象缤纷多彩,想象奇谲瑰丽,意境雄浑壮阔。且诗人忽而登山游湖,忽而神行仙庭,我们在跟随诗人一路上天入地,目不暇接之际,也会听到诗人昂扬奋进、愤懑激越的心声,感受到诗人潇洒出尘、耿介、孤高的气概。当然,在阅读时,我们会感到意象之间跳跃性大,且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我们在欣赏此作品时,就要根据诗中的“一鳞半爪”“断帛裂锦”,用自己的相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才能缘景明情,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入手,让学生
5
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和诗人取得共鸣,也可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更需要我们教师的恰当引导和课堂中的教学机智,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我们课外的广积博蓄,厚积薄发。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对李白的《梁甫吟》、李清照的《渔家傲》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曾细细品读并熟谙于心,那么,我们在引领学生解读此类诗词就不会感到有很大难度。因此,语文教师更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p15)
还有,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极大多数时间主要是讲授字词,帮助学生疏通文句,至多再外加内容概括。于是,难怪广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毫无兴趣,到学完高中所有文言文,学生依然不能达到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p8)这个极低目标。这不仅体现了我们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错误定位——只是理解词句含义,而且也正反映了教师对文本理解的不透彻以及自身阅读的狭窄。拿经典文本《烛之武退秦师》来说,教学《烛之武退秦师》疏通文句只是一个基础问题,不应该是课文教学首要的、唯一的目标。《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文学艺术的代表,是古代语言艺术的经典作品。整篇课文不仅闪烁着语言艺术的光芒,而且透着语言智慧的雄辩力量。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说法,其效果是不相同的。烛之武是为了郑国的利益奉命去却说秦军退师的,最终使秦君心甘情愿地撤军,还与郑国订立盟约。这里,烛之武游说的成功,正是依托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雄辩的口才,而这有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因为它正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现代社会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素质。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感受、领会,并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而组织学生讨论、训练,以提高学生说的素养。然而教师要自如地驾驭好课堂讨论,要引导学生真正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以至雄辩才能,教师自身仅有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理解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的相关阅读,即能做到广积博蓄、厚积薄发。假如我们教师熟知《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在中学教材出现过的经典作品,假如教师还能对苏秦、张仪、贾谊等历史雄辩口才熟谙于心,以及对孟子、晏子子的雄辩技巧如数家珍,那么,何愁学生不会对这堂课产生学习热情?何愁学生不会主动去探索文言文中所蕴藏的种种“奥秘”?
6
“理性知识才能提供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可靠知识,感性认识只能提供个别的、偶然的知识,因而常常是不可靠的。”(《学习论》p108,施良方著)。记得我曾听过一个老师的公开课,在教学史铁生《我与地坛》的节选部分时,他觉得对“作者在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已经分析得非常到位,但是,对“深沉伟大的母爱”这一点,还可以再拓展,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挖掘。所以,他就引进了“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母爱齐天——陈玉蓉”这个材料,并把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陈玉蓉的颁奖词 (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也搬上大屏幕,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也来给史铁生的母亲设计“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或者尝试着给自己的母亲也颁颁奖。学生兴趣浓郁,当时有不少学生就给史铁生的母亲写了颁奖辞,如有一位学生写道:“残疾人的母亲,她们比平常的母亲更为痛苦,更为不易,她们注定是没有回报的,她们是一辈子的苦役,所以她们的爱更加无私,更为崇高,因而也更具有人格美、人性美,是人间爱的极致、美的极致!”能写出如此语句,说明他对母爱的理解已非常深刻。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们在教学美国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时也设置这样一个环节:给主人公老贝尔曼写一组颁奖辞,那么课堂的阅读和训练效果是否就会更理想?一个语文教师喜欢阅读各类书籍并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所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逐步提高;而欣赏力的逐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他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能力。
再如,教师要胜任作文指导与评改的责任,就必须要比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积累更加丰富的素养,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否则就是“大糊涂教小糊涂,越教越糊涂”。正如“木桶理论”所揭示的,构成木桶的哪一块木板都不可或缺,也不可太短,否则,必然影响木桶的容载总量。从下面这个“月亮代表我的心”的作文思路导引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丰富的涵养能够让教师在指导中得心应手。
教师的导语:“世间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多面性,由于观察者经历、情感、认知、素养的不同,对同一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如“月亮”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中就有丰富的内涵。有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空阔
7
月,有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月,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寒凉月,有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相思月。诗人对“月”又赋予了多姿的情态,有“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清丽,有“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朦胧,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变幻,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痴情,有“暮从碧下,山月照从归”的知心,有“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的高贵,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孤寂,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惆怅,有“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不来”的调皮,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迷茫,有“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孤独……让我们打开思维之门,真情抒发自己的感受。”学生听到如此流光溢彩的点拨指导后,势必是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了。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虽然课堂教学时间的长度是规定的,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的宽度;虽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物理时空的宽度是不变的,但通过阅读可以改变他们在精神时空中穿越的深广度。通过阅读,我们不但可以拓宽生命时空,更可以充盈教学时空。
四.拓宽阅读视野,提升“文本素质”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语文教师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提高素养,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一种过程,而作为教学内容重要载体的文本,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寓言、童话,各种体裁一应俱全,这些作品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每部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表达,激情的传递,理想的放飞,充满了灵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广泛阅读,具有开阔的阅读视野,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只有这样才能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才能够引领学生恰到好处地理解作品,体味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从而诱发学生的心智和情感,激活学生的思想火花,因为我们教师的阅读视野宽阔,会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一个自如的平台。
如果要提出一个最起码的标准来衡定教师的阅读视野,我想其定义可形象地表述为:以课本为中心点、以相关内容为半径的圆。教读每篇课文前,教师除了认真研读文本外,还要将阅读区间扩大到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著作、背景资料
8
等,在这样的拓展阅读中,教师既丰富了自己,还有可能获得课文中一些疑难问题的答案、加深对课文解读的层次。
以教材中的文本为中心,开展相关性的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
记得我曾上过《秋水》这一公开课,课前我征询过几位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意见,他们的看法是:把它当作一篇文章去读,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品味庄子散文思想的深邃和文化的美。我也照着这一思路去“执行”了,课上有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河伯在海神若面前自惭形秽,除了与前文构成对比外,有没有其他用意?河伯对“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这种说法到底是什么态度?“始吾弗信”到底“弗信”什么?见到海若后,河伯应该“信”了,他信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很有“思维含量”的,如果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无疑会让学生对庄子的无限相对论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与评价,对《庄子》散文中的孔子及弟子形象与庄子的态度有初步的印象,课堂立刻就会有高潮和亮点。可惜的是,我在课堂上很无奈地将这些问题岔开,继续进行我自认为非常到位的“文字疏通”。原因很简单,我是在按预定教案授课,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在我的预设之中;为什么?因为我没读过《秋水》全篇,没读过相关书籍,这些问题大多是我在当时难以回答的。也就是说,对这篇课文而言,我的阅读视野基本上等同于学生的阅读视野,甚至还不如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自己不能高屋建瓴,又怎能让课堂开合自如,使学生如沐春风呢?
教师对一个文本的理解,涉及的是教师身体力行的阅读。要有自己的理解必须要有自己的阅读。语文教师要阅读,这是颠扑不倒的要义。因为学生以何种阅读方式阅读,是被我们阅读教学所“构造”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一方面是指对文本从言语到精神的解读,另一方面也指教师自身广泛的涉猎。从广泛的阅读中选择、吸收和积累,完成对自我精神的塑造,这样你就不会对学生提出的“逾规”问题束手无策。用辽阔的阅读视角来审视你要执教的课文,从而带领学生去进行独立的阅读和思考。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备小课——你即将要上的这一课,更要备大课——你的阅读。从自己的阅读中完成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精神,具备自己的智慧。
读一读《民国的那些人》或《林徽因传》等民国学者传记,再来引导学生解读《金岳霖先生》,就可以带着学生走进金岳霖先生的内心世界,把握金岳霖
9
先生真诚自然、治学精深的灵魂;读一读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之后再引导学生去理解《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欧?亨利式的结尾,就可以让他们明白了所谓“欧?亨利式结尾”就是结局常常出乎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一读诸葛亮的生平传记,再对杜甫的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作一个深入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甫写作《蜀相》的用意;了解一下南北朝时实行的门阀制度,知道了当时寒族士人普遍在政治上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样才能深刻理解《拟行路难》中所表现出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激,决不仅仅是鲍照的个人牢骚和私愤;同样,对于孟浩然的那些隐逸诗、田园诗,我们除了要阅读相关史传材料,知道他正处于政治清明、贤才济济的盛唐前期,并且利用同代人的记述,想象其性格风神,还可以了解其故乡襄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以及此地自古就有的高士隐逸的传统,这样就能充分理解他的诗歌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灵魂的骚动和困惑;如果把“三苏”的《六国论》合在一起读或比较着读,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借题发挥、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的写作目的就一目了然了。
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没有读过苏轼的生平传记,没有触摸过东坡先生的脉动,甚至从未听说过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那能体悟《念奴娇 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旷达情怀吗?假如我们没有通读过过《变形记》、《等待戈多》、《百年孤独》,那能对《墙上的斑点》那种“意识流”风格进行透彻的分析吗?假如我们没有接触过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没有阅读过南瑾怀的《论语别裁》,那我们在《论语》的课堂上唾沫横飞时,能驾轻就熟、成竹在胸吗?假如我们对庄子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怎么能引导学生解读《逍遥游》中的意境呢?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坠九里雾中,分不清南北西东”了吧?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鸿门宴》时要想一想,有无了解过《史记》中与项羽、刘邦相关的章节;在剖析《林黛玉进贾府》黛玉的心理特点前,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有无通读过《红楼梦》一书;如果我们比较仔细地阅读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而后引导学生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肯定会有得心应手的感觉吧;如果我们在讲《长亭送别》前先读一读《西厢记》,才能更好的理解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以及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才会明白其“元代艺苑奇葩”的评价是实至名归的。开卷有益”,围绕语文教材中的学习文本进行拓宽性阅读更是有益。
甚至,这个拓宽性的阅读我们还可以涉及到其他学科领域。各学科的教学
10
都只是相对独立而又互有联系的。无论是哪一科,他们都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这呼唤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时代,我们教师也应该改变观念,来个教学上的先行创新,大胆吸收各门各科特点,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比如,我们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就可用上数学、物理还有其他各学科的知识。记得在编制高一学生语文知识竞赛题时,我们就曾经尝试着设计了一个题目:朗读古诗巧解几何题。(湖静浪平六月天,荷花半尺出水面。忽来南风吹倒莲,荷花恰在水中淹。湖面之上不复见,入秋渔夫始发现。落花距根二尺整,试问水深尺若干?)这类题是以“知识渗透”和“能力迁移”的方式,使学生尽可能将所学的有关知识组合成结构较复杂的知识链条,以拓宽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天地。再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在诗歌鉴赏课上要指导学生理解优美的意境,就可以运用到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知识,如何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行船和岸边)。这样在古诗文教学中适当渗透物理学知识,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加强素质教育。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就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围绕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进行拓展性阅读,还要让自己的阅读延伸到其他学科领域,坚持使自己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以此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阅读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假如教师自己不阅读,自身的阅读素养不提高,却要求学生进步,那么我们可曾想过,当学生大踏步前行的时候,不阅读的老师如何能丰富自己的心灵,如何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如何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呢?教师读书既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识,也为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高。在语文课上,教师眉飞色舞,学生眉开眼笑;教师神情激越,学生神采飞扬;教师妙语连珠,学生滔滔不绝;教师棱角分明,学生个性飞扬;教师才思敏捷,学生灵光闪烁;教师哲思泉涌,学生智慧流淌。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至理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由此可见,读书对于人生是何等重要,而对于一生与书打交道的教师来说,读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果我们总是用昨天学来的知识,来教今天的学生,又要求学生去面对明天的挑战,我们就会误人子弟,贻害下一代。所以说为人师表的我们不仅要在自己的学科专业上是行家,还需通晓育人的艺术、掌握网络信息的技术、用科学的理论来充实自己、用理念来支撑课堂教学。
11
五.丰富“文本素质”,拓宽生命的经纬度
离开阅读,司马迁就不能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离开阅读,川端康成绝不能以《故都》、《雪国》、《千只鹤》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殊荣;离开阅读,莎士比亚又岂能以众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剧本而名闻遐迩、流芳百世?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教育是传承文明的桥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语文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素养的阶梯。
一个教师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书能改变教师的一生,性格、爱好、禀赋、气质、思想和观念。教师外在的相貌和物质的构成基于遗传而无法改变,但教师的精神却可以因阅读而改变;阅读固然不能改变教师职业生涯的长度,但它完全可以改变教师人生的宽度。正如培根所说的,人的天性犹如花草树木,而阅读好比修整与剪裁,使其更加美丽、丰富多彩。
当然,我们不是说语文教师都要成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名作家,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苛刻的,也是不现实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我想也可以把我们的阅读和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的治学的三种境界联系起来。我们教师阅读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读用结合,读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阅读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我们也应该长期坚持阅读,积少成多,最后肯定能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阅读的面拓宽了,所读的书多了,“文本素质”也就丰富了,教学的智慧就也就随之慢慢地增加了,我们就能在课堂上驾轻就熟,魅力四射,就可能让课堂充满穿透力,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甚至是终生都难以忘记的印象,从而影响他的一生所以我想说:书能把我们托得多高,取决于我们触摸过多少文字;书能把我们带到多远,取决于我们品味过多少书香。一个教师,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他所达到的高度。所以,我一直以为,不坚持阅读便无以为师。”
语文教师通过大量的阅读而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素养,日益完善地优化“文本
12
素质”,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同教育对象建立起活泼、丰富的联系,并且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就能感受到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探索的、发现的快乐,使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所以说夯实我们教师人文底蕴,提高思想境界与文化品味,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 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一个有功底、有思想的语文老师,他的教学决不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为本,他深知,真正的教学内力取于他读书的质量与数量。教学方法是常教常新的“流”,知识内功才是永远不息的“源”。“至乐无如多读书。”阅读既是欣赏别人,也是在挖掘自己;阅读可以使人的心灵不死,使人的思想永远鲜活。
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关注自己生命的实体有多长的问题,但是一个人真正的生命不在表面和实体,而在精神和文化上,阅读就能从精神方面提升自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阅读能让我们语文教师变得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语文教师更加有教育教学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美丽。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阅读,丰富自己的“文本素质”,拓宽自己生命的经纬度。
参考书目:
1.《学习论》(施良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4年5月第一版。)该书陈述、剖析和评价了各种学习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以帮助读者形成科学教育观,为做好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动物与人的目的性行为》(托尔曼著,1932年出版。)该书强调了行为的整体性,阐述了行为的指向性、验证性、智质性、适应性,揭示了行为主义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3.《学习的条件》(加涅著,1965年首版。)其主要观点是:学习是指人的心理倾向和能力能够持续一段时间的变化,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结于生长过程。
4.《论人的形成》(罗杰斯,1961年出版。)著述的主旨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的描述,必须探讨人的情感、对经验的看法,以及在特定环境里的行为。
5.《现代教学设计论》(盛群力、李志强著,1998年出版。)该书介绍了国外若干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教学设计学说或操作模式,阐述了如何运用教学设计方法改革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问题。
13